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生死大事问题;
生命苦难的解决问题;
身心烦恼的解脱问题;
如何解决生命痛苦的问题?
什么才是造成人生苦难的原因呢?
如何找到众生生命问题的根源?
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需要我们在解读这部代表着佛陀正法的《法华经》来找到答案。
在这个解读经中,将使自己和他人能够顺着世尊导师的引导下,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获得清净正见。正见,就是般若波罗密。
有了正见,人生的困扰、生死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连载理悟法师《法华经讲座》部分文搞供学习,顶礼理悟法师传承历代高僧大德正法!感恩!
“沙门”总指出家人,包括佛教与外道的出家众。梵语;s/raman!a,巴利语saman!a。音译室罗末拏、舍啰摩拏、室摩那拏、沙迦懑囊。乃西域方言(龟兹语sama^ne,于阗语 samana^)之转音。又作沙门那、沙闻那、娑门、桑门、丧门。意译勤劳、功劳、劬劳、勤恳、静志、净志、息止、息心、息恶、勤息、修道、贫道、乏道。为出家者之总称,通于内、外二道。亦即指剃除须发,止息诸恶,善调身心,勤行诸善,期以行趣涅盘之出家修道者。
又作娑门、桑门、丧门、沙门那,译曰息、息心、静志、净志、乏道、贫道等,新作室摩那拏、舍啰磨拏、室啰磨拏、沙迦懑囊,译曰功劳、勤息,劳劬修佛道之义也,又勤修息烦恼之义也。原不论外道佛徒,总为出家者之都名。
注维摩经曰:‘肇曰:沙门,出家之都名也。秦言义训勤行,勤行趣涅盘也。什曰:佛法及外道,泛出家者皆名沙门。’
大经慧远疏曰:‘沙门此翻为息,息诸恶故。’法华玄赞二曰:‘沙门息义,以得法故暂尔宁息,亦息恶也。正言室罗磨拏,或室摩那拏,此云功劳,谓修道有多功劳也。’
玄应音义六曰:‘沙门旧云桑门,或云丧门,皆讹略也。正言室摩那拏,或言舍啰磨拏,此言功劳,言修道有多劳也。又云勤劳,言至诚也。义亦言息,以得法故暂宁息也。旧译言息心,或言静志是也。’
慧苑音义上曰:‘沙门正言沙迦懑囊,此云止息,谓止息一切诸不善法。又曰劬劳,谓修一切劬劳苦行。又曰听闻,谓多闻熏习是常业也。’
慧琳音义十八曰:‘沙门讹也,正音云室啰末拏,唐言勤恳也。’同二十六曰:‘此云勤劳,内道外道之总名也,皆据出家为言耳。古经为丧门,或为娑门,罗什法师以言非便改为沙门也。’
俱舍论二十四曰:‘诸无漏道是沙门性,怀此道者名曰沙门,以能勤劳息烦恼故。’同光记曰:‘沙门此云勤息。’
羯磨疏三上曰:‘沙门旧翻桑门,音之互也。涅盘云沙门那者是本音也,或言乏道贫道以译之,皆谦虚自收不伐德也,今译为息恶者取其意也。元拔俗来入非家者,决誓断恶息本习也。’
释门归敬仪上曰:‘沙门或云桑门沙门那者,并是天竺道士之佳号,俗中之常目也,亦是彼国修净行者,此云净志,以义目之。
’百论疏一曰:‘沙门者,云乏道,亦云息心。乏道者,以道断于贫乏也。息心者,经云,息心达本源,故云沙门也。’
四十二章经曰:‘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
增一阿含经四十七曰:‘沙门名息心,诸恶永已尽,梵志名清净,除去诸乱想。’(《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
沙门释子作为区分其他外道沙门的名称
佛对比丘们说:“譬如恒河,遥扶那萨罗摩醯,流入大海,皆失本名,合 为一味,名为大海;汝等如是,各舍本姓,皆同一姓,沙门释子。”(僧祗律卷二十八)
佛告诸弟子们说:“有若干辈各自道说言:我种豪贵,如贵,富 乐贫贱,当如五江水入海;若干辈为佛作弟子,皆当弃本名字,乃为佛弟子耳 。”(恒水经)
佛说:“吾道弘大,合众为一,帝王种、梵志种、君子种、下贱 种,来作沙门者,皆弃本姓。”(佛说海八德经)
(一)增一阿含经卷三七“八难品”四二·四:“佛告阿须伦……我法中 有四种姓,于我法中作沙门,不录前名更作余字,犹如彼大海四大江河皆投于海 而同一味更无余名。”
(二)增一阿含经卷四四“十不善品”四八·三:在弥勒佛的时候“比丘 姓号皆名慈氏弟子,如我今日诸声闻皆称释迦弟子。”
由于印度宗教的复杂纷歧,并且每一宗教,都有其出家的徒众,印度通 称出家者为沙门,如要分别沙门的宗教信仰,便不得不以宗教的名目作为识别 ,比如尼乾子外道有沙门,婆罗门教也有沙门,所以在佛教中出家的,便以“ 释子”作为区别,称为“沙门释子”,使人一听,便可知道这是佛教的出家人 。
沙门分类;据长阿含卷三游行经、大毗婆沙论卷六十六载,沙门可分类为下列四种:
1、胜道沙门。又作行道殊胜,如佛或独觉;以能自觉之故。
2、示道沙门。又作说道沙门、善说道义,指说道无误者,如舍利弗等;以能常随佛转大法轮之故。
3、命道沙门。又作活道沙门、依道生活,指依道而生者,如阿难等;以虽居‘学位’然同于‘无学’,多闻善持,具净戒禁,传法身慧命于世之故。
4、污道沙门。又作坏道沙门、为道作秽,指污染圣道而伪善者,如莫喝落迦比丘;以盗他财物之故。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亦举出四种沙门,谓胜道沙门即‘诸善逝’,说道沙门即‘说诸正法’者,活道沙门即‘修诸善法’者,坏道沙门即‘行诸邪行’者。
此外,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亦列举形服沙门、威仪欺诳沙门、贪求名闻沙门、实行沙门等四种沙门。
沙门修持;沙门修持甚严,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列举五种毁辱:发长、爪长、衣裳垢坋、不知时宜、多有所论;
大宝积经卷一一三沙门品更列沙门应远离之三十二垢及八法覆沙门行,三十二垢者:
(一)欲觉。(二)嗔觉。(三)恼觉。(四)自赞。(五)毁他。(六)邪求利养。(七)因利求利。(八)损他施福。(九)覆藏罪过。(十)亲近在家人。(十一)亲近出家人。(十二)乐于众闹。(十三)未得利养作方便求。(十四)于他利养心生悕望。(十五)自于利养心不知足。(十六)于他利养中心生嫉妒。(十七)常求他过。(十八)不见己过。(十九)于解脱戒而不坚持。(廿)不知惭愧。(廿一)无恭恪意,心慢掉动,无有羞耻。(廿二)起诸结使。(廿三)逆十二因缘。(廿四)摄取边见。(廿五)不寂灭,不离欲。 (廿六)乐于生死,不乐涅盘。(廿七)好乐外典。(廿八)五盖覆心,起诸烦恼。(廿九)不信业报。(卅)畏三脱门。(卅一)谤深妙法,不寂灭行。(卅二)于三宝中心不尊敬。
八法覆沙门行者:(一)不敬顺师长。(二)不尊敬法。(三)不善思惟。(四)于所未闻法,闻已诽谤。(五)闻无众生、无我、无命、无人法后,心生惊畏。(六)闻一切行本来无生后,解有为法,不解无为法。(七)闻说次第法后,堕于大深处。(八)闻一切法无生、无性、无出后,而心迷没。
“婆罗门”是其他的宗教家,译成中文为“净裔”、“梵志”。
定义;梵语bra^hman!a。又作婆啰贺磨拏、婆罗欱末拏、没啰憾摩。意译净行、梵行、梵志、承习。
介绍;印度四姓中,最上位之僧侣、学者阶级。为古印度一切知识之垄断者,自认为印度社会之最胜种姓。长阿含卷六小缘经、卷十五种德经、慧琳音义卷二十九等皆载此阶级由梵天之口生,颜貌端正,清净高洁,以习吠陀、司祭祀为业。依摩奴法典规定,四姓中婆罗门有六法,即学习吠陀、教授吠陀、为自己祭祀、为他人祭祀、布施、受施。故四姓中除最下之首陀罗族外,其余三姓皆得诵吠陀、自作祭祀,然为他人祭师、教他人吠陀、受施等则仅限于婆罗门。
种姓制度;
种姓是以血统、职业世袭、内部通婚与不准外人参加等为特征的社会等级集团。印度的种姓思想在《原人歌》中已见端倪。吠陀诗人宣称:婆罗门从原人口中生出,刹帝利从臂中生出,吠舍从腿中生出,首陀罗从脚生出。种姓制度的正式确立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之后,即梵书制作和奴隶制国家形成的时期。
当时的种姓分为四等,即婆罗门(祭司)、刹帝利(王族、武士)、吠舍(农民、手工业者及商人)和首陀罗(奴隶)。四种姓中婆罗门最高贵,首陀罗最卑下,首陀罗一般是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
此外,在吠陀末期还出现了种姓以外的旃陀罗(贱民)。他们被称为“扫除污物的人”。
根据婆罗门法典规定,前三种姓可以诵读吠陀经并参加宗教祭仪,从父母亲那里获得第一生命,通过“入法礼”再获得第二次生命,因此被称为再生族;首陀罗不准读或听吠陀,亦不能参加宗教仪式,被称为一生族。对各个种姓在社会地位、权利、义务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规定。
古代的印度社会洋溢着浓郁的宗教气氛,祭司被人们仰视如神,称为“婆罗门”。“婆罗门”源于“波拉乎曼”(即梵),原意是“祈祷”或“增大的东西”。祈祷的语言具有咒力,咒力增大可以使善人得福,恶人受罚,因此执行祈祷的祭官被称为“婆罗门”。
雅利安人相信,藉着苦修、祭祀奉献,这一生就可以得到神的保佑和赐福:婆罗门由于掌握神和人的沟通渠道,所以占据了社会上最崇高的地位
婆罗门教是多神教而又带著一神教的色彩,崇拜各种自然的神碉,盛行祭祀祈祷以招福禳灾,而以梵(Brahma)为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梵从口生出婆罗门,从肩部生出刹帝利,从腹部生出吠舍,从足部生出首陀罗,以此定四姓的贵贱,这就成为种姓制度的根据。人应当服从梵天的意旨,因此应当信奉《吠陀经》,奉事婆罗门,严格遵守种姓制度。
后来婆罗门教义有所发展,它把‘梵’抽象起来做为宇宙的本体,或宇宙生起的最高原理;一方面又从个人观察,认为‘我’是个人的主宰和本体,人的身体由‘我’而生,人的活动由‘我’而起,外界万物也都因‘我’而存在。由此推论出‘我’与‘梵’本来不二,人所应当努力的就是经过修行以达到梵我一致的境地,这样才能免去轮回之苦而得到大自在。
起源;古代的印度社会洋溢着浓郁的宗教气氛,祭司被人们仰视如神,称为“婆罗门”。“婆罗门”源于“波拉乎曼”(即梵),原意是“祈祷”或“增大的东西”。祈祷的语言具有咒力,咒力增大可以使善人得福,恶人受罚,因此执行祈祷的祭官被称为“婆罗门”。雅利安人相信,藉着苦修、祭祀奉献,这一生就可以得到神的保佑和赐福:婆罗门由于掌握神和人的沟通渠道,所以占据了社会上最崇高的地位。
特权;由于职责和地位的特殊可享有许多特权。可以免交各种捐税,因为人们认为,婆罗门已经以自己的虔诚行为偿清了这种债务,不得被处以死刑或任何类型的肉刑,因为婆罗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向婆罗门赠送礼物的人则得到保证,将在今生和来世获得一定的报答。最受欢迎的礼物是土地,它可以“解除赠送者的一切罪孽”。因此婆罗门占有大量地产,包括整座的村庄。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为了维护种姓制度,婆罗门僧侣宣扬,把人分为四个种姓完全是神的意志,是天经地义的。
内涵;印度以婆罗门阶级最具势力,故该国又有婆罗门国之别称。其民众所奉之宗教,称之为婆罗门教。
《长阿含经》卷十五,种德婆罗门曾说婆罗门成就五法,谓生为此阶级者,具有五项条件︰一者婆罗门七世以来父母真正(种姓纯正),不为他人轻毁。二者学习《吠陀》,讽诵通利,种种经书尽能分别,世典幽微靡不综练。又能善于大人相法,明察吉凶祭祀仪礼。三者颜貌端正。四者持戒具足。五者智慧通达。
《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曾为婆罗门作分类,谓有种性、名想、正行等三种婆罗门。种性婆罗门,谓生在婆罗门家者。名想婆罗门,谓假名为婆罗门者。正行婆罗门,谓能驱摈恶不善法者。
分期;婆罗门的一生可分四期:为了把世俗生活纳入宗教行事中去,婆罗门教提出了教徒修行和生活历程的四行期:
①梵行期。从师学习吠陀,接受宗教训练,敬事师长,过苦行生活,一般为12年;八岁就师,其后十二年学吠陀,习祭仪。
②家住期。在家过世俗生活,娶妻生子,经营与婆罗门身份不相违背的社会职业,进行家祭并施舍;返家结婚生子,祭祖灵,营俗务。
③林栖期。家事既毕,本人或携妻隐居丛林,作种种苦行,亲证梵我,严格奉行祭祀的各种规定;年老则家产让子,栖居树林修苦行,专心思惟,入宗教生活。
④遁世期。弃家云游四方,靠接受施舍为生,把苦乐弃之度外,以期获得最后解脱。在吠陀后期文献中,有的主张把遁世期安排在林栖期之前,也有人认为在梵行期后即可漫游在外,成为行者、头陀或苦行僧,以后,这种制度也为印度教所袭用。绝世俗之执着,被粗衣,持水瓶,游行遍历。遁世期婆罗门之行法,其后为佛教沿用者不少,如游行、乞食、雨安居等即是;又此期行之婆罗门称比丘(梵bhiks!u )、沙门(梵s/raman!a )、游行者(梵parivra^jaka )亦是例证。
影响;婆罗门教对缅甸文化影响较大。首先婆罗门教是缅甸人最早信奉的宗教,婆罗门教神被作为佛教的保护神而引入佛教的范畴,帝释天作为缅甸至今仍然信仰的37位传统神的第一位大神而备受崇拜;
其次,婆罗门教的宗教仪式被广泛吸收和应用在缅甸封建王朝的各种仪式中,缅甸历代封建王朝宫廷中都聘用婆罗门祭司,用婆罗门教礼仪主持宫廷大典和国家大典;
再其次,婆罗门教的花纹图案普遍被应用在缅甸的佛教和民用建筑艺术上;
第四,婆罗门教的占星术传入缅甸,至今流行于缅甸社会;
第五,婆罗门教的神话故事传入缅甸,形成了传统节日;最后,婆罗门教的故事对缅甸文学也有较大的影响,罗摩衍那戏剧至今长盛不衰。
思想;婆罗门教是多神教而又带著一神教的色彩,崇拜各种自然的神碉,盛行祭祀祈祷以招福禳灾,而以梵(Brahma)为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
梵从口生出婆罗门,从肩部生出刹帝利,从腹部生出吠舍,从足部生出首陀罗,以此定四姓的贵贱,这就成为种姓制度的根据。人应当服从梵天的意旨,因此应当信奉《吠陀经》,奉事婆罗门,严格遵守种姓制度。
后来婆罗门教义有所发展,它把‘梵’抽象起来做为宇宙的本体,或宇宙生起的最高原理;一方面又从个人观察,认为‘我’是个人的主宰和本体,人的身体由‘我’而生,人的活动由‘我’而起,外界万物也都因‘我’而存在。
由此推论出‘我’与‘梵’本来不二,人所应当努力的就是经过修行以达到梵我一致的境地,这样才能免去轮回之苦而得到大自在。
婆罗门教 - 基本教义;1.梵天崇拜~2.四种姓~3.三大纲领: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4.其它诸重要观念。灵魂不灭论:轮回转世论:善恶因果论:解脱论:梵我一如~~~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区别;
婆罗门教是印度古代宗教之一,起源于公元前2千年的吠陀教,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4世纪是婆罗门教的鼎盛时期,公元4世纪以后,由于佛教和耆那教的发展,婆罗门教开始衰弱。与佛教的异同在于
一是信仰方面。婆罗门教信奉吠陀思想,与婆罗门的无限权威——透过祭祀,使人和神可以直接沟通;人们崇尚自然、歌咏自然,尤其崇拜神格化的自然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神。人们之所以崇拜他们,是因为三大主神各司其职,共同主宰宇宙的一切,梵天创造宇宙,主宰人类的命运;毗湿奴维护宇宙间的和平,展现赏善罚恶的大无畏精神,故最得人们敬仰;湿婆神不但能毁坏宇宙,同时能降伏妖魔,繁衍(生殖)世间的活动。所以人们只能服从神的权力,崇拜主神赐给人们的生活,而严格遵循既有之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受限于神权宗教的思想底下。
佛教并不否认神的存在,但神非主宰者、非创世者、非唯一者,神虽积集福德,有神通大势力,若无通达缘起性空的般若智慧,仍为六道轮回转世的众生之一。佛是一位圆满觉悟者,不论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或首陀罗,只要依循戒、定、慧,次第进修,同样可以成就阿罗汉、菩萨或佛的果位。
佛性即悟性,人人都具有觉悟缘起的性能,都有可能成佛,和婆罗门教所谓的梵天创世神权之说是迥然相异的。
二是业报轮回思想 。婆罗门教以为,生死轮回的根源,来自于业。业,是行为善恶的造作,产生于人们无限的“爱欲”与无始以来的“无明”。于是“以无明为始,依欲而成意志,由意志而有业,由业而受果”的轮回圈子于焉形成。
此外,婆罗门教以为,“我”是生命轮回中的主角,人的身体因“我”而生,人的活动也由“我”而起,所以“我”是恒常存在的,现世人生的苦,由前世行为招感而来,今生行为的善恶,同样也会连带前世的业缘,影响到下一世的人生。由此可知,婆罗门教的轮回观和业力说是恒贯三世,建立在“实有”我思想上,与真我论相结合。
佛教否认“恒常有我”的理论,认为业力并非依附在固定的“我”上,而是一种生命继起的动力。也就是说,轮回中的“我”,是众缘和合而生,由外在具有形体的身躯,与受想行识等内在精神的作用组合而成,而且每一因缘又是其他众缘的和合所得,所以在缘起性空中不断地刹那转变、聚灭,无法令人随心所欲,故无永恒不变的“实我”存在。如同燃烧中的薪火,尽管一个个的火焰刹那窜起,又刹那熄灭,火的本身仍以一种焚烧的状态继续蔓延。而这个由众缘和合,假名为我的生命,也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承受自己过去的业报,流转于六道之中。所以佛教的轮回观,是在无限时空循环中的三世因果里,建立“自业自得”的业报思想。
三是修行解脱思想 。
就形式而言,佛教与婆罗门教主张透过修证的方式,完成身心的苦恼束缚解脱;但在内容上,婆罗门教主张“梵我一如”即是解脱。解脱的方法,除了要学习吠陀、祭祀、布施、苦行之外,更须舍弃名利、妻儿亲朋,出家修习瑜伽禅定,使心寂静;由此认识自我,才能得到“梵我一如”的正智,体悟“梵我一如”的真解脱境界。
佛教的看法则不同,在修持实践上,强调自我觉照的工夫,认为解脱必须经由四圣谛的亲身体悟,在缘起思想的前导下,依八正道行持,证入“无我”自在的究竟空性中。
就持戒而言,婆罗门教实行人生的四个行期:梵行期、家居期、林栖期与云游期;按照每个阶段规定的义务,致力履行祭祀、祈祷、持戒及禁欲等,以求解脱。佛教除了在家信徒之外,更有戒律严谨的僧团组织为圭臬。
二者虽同样奉行“五戒”,但佛教着重生活的实践,令人容易遵行。
相较于婆罗门教的苦行、祭拜的种种苛刻条件来说,佛教认为诸法是互相依赖,互为条件的,因此采取不偏于苦,不偏于乐的中道修持,与慈世济物的利他行。
佛教针对婆罗门教的主要观点,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1、否认“梵”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关于人类的起源,婆罗门教主张人是“梵”创造出来的。“梵”从口生出婆罗门。从肩部生出刹帝利,从腹部生出吠舍,从足部生出首陀罗。佛教针对婆罗门教的神创说,提出业感缘起说。佛陀指出,人们的命运,决定于自己相续流转的身、口、意三业,起惑、造业、感果,感果时再起惑、造业,循环往复。佛陀认为只有业才是一切有情生生不息的原动力。在古代印度神权弥漫的社会里,佛陀敢于否定“梵”的权威,不承认它是造物主,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神造归结为人为,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2、反对常恒独存的宇宙本体;婆罗门教把“梵”作为宇宙的本体,或宇宙生起的最高原理。“我”是个人的主宰和本体,人们应当修行达到“梵”、“我”一致的境地,才能得到解脱。佛陀提出宇宙间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现象,都是缘生缘灭,三世迁流,没有常恒、独存的实体,哪里有什么不变的“梵”和“我”?佛陀认为和合与相续是一切事物的实相。
3、反对祭祀:祭祀万能是婆罗门教三大特点之一。古代印度,一家设一火,一年到头,长燃不熄。把人类所需要的食品,如瓜果、米谷、乳酪、牛羊等投到火里,作为祭品。这些祭品被火烧时,气味升到天上,天神食后,生欢喜心,就能保佑你的家庭五谷茂盛,牛羊繁殖。佛陀认为祭祀天神、屠杀牛羊、耗费财物。除了增长罪愆,加重负担,给人们带来巨大痛苦之外,毫无益处。
4、反对种姓制度: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规定:婆罗门掌握祭祀和文教;刹帝利掌握军政;吠舍是商人、手工业者和一部分农民;首陀罗是农人、牧人、仆役和奴隶。前三者是雅利安人,后者非雅利安人。印度当时的种姓制度是世袭的,绝对不可逾越,界限十分严格。这些规定不仅可在法律里面,而且还写在神圣不可侵犯的宗教教条中。
佛陀针对种姓制度提出:“四海之水,同一咸味。四姓出家同为释子”的号召。他把僧团作为反对种姓制度的实验和尝试。如著名的十大弟子之中的优婆离出身于首陀罗种姓,他在僧团内威信很高,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出身的僧众,都要向他顶礼问讯,这在当时的社会上是不可想象的事。
此外,旃陀罗人,社会地位最低下,称为不可接触者,佛陀十分同情他们的不幸,经常和弟子们接触这部分人,到他们那里应供和说法,对他们予以支持和安慰。婆罗门教规定前三种姓有再生权,首陀罗出身的人则没有再生权。
佛陀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是未来的佛,佛和众生平等无二。
5、尊重妇友:在古代印度社会里,妇女的地位很低。妇女是没有出家的权利的。在当时来说,出家,即意味着摆脱家庭的桎梏。而参访名师,寻求真理,又被社会上认为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出家人被称为人天师表。
佛陀既然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是未来的佛,妇女当然也不例外。所以佛陀接受了他的姨母大爱道的请求,准许妇女为出家弟子,建立女性僧团。佛还经常印证一些比丘尼明罗汉果。这件事在僧团里引起了一些婆罗门出身的人的议论。
如摩诃迦叶在佛逝后不久,就以阿难曾就妇女出家的事,向佛求过情,定阿难犯突吉罗(恶作)罪。摩诃迦叶是婆罗门出身,他自然希望把婆罗门教的传统带到佛教中来,所以他对佛陀接受妇女出家一事是不满意的。
此外,婆罗门教吸收了许多佛教的习惯和信仰,如果没有佛教,今日的印度教永远不会有当前的状态,诚如圣雄甘地所说,佛教给予印度教(婆罗门教)新的生命、新的意义、新的解释。
譬如印度教(婆罗门教)过去认为杀羊宰马,甚至杀人做为祭神供养的牺牲品,自己便可以获得幸福,后来由于佛教业力思想的主张,使他们以不杀生为第一美德;又德拉维达地区的寺院组织和僧侣戒律以及在商羯罗的哲学中,和在纯宗教范围以外的印度逻辑学的发展中,也都同样可以发现到佛教对印度教的影响。
“阿修罗”,是梵文音译,汉译佛经中还译为阿须罗、阿索罗、阿苏罗、阿素落、阿须伦、阿须轮等。意译为非天、非同类、不端正、不酒神。它们是六道众之一,天龙八部神之一。非天,属于三善道。说它是天神,却没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处。说它是鬼蜮,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说它是人,虽有人的七情六欲,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恶性。因此,它是一种非神、非鬼、非人,界于神、鬼、人之间的怪物。
指阿修罗道之王。诸经典中列举不少阿修罗王之名,其中,‘法华经’序品列有婆稚、佉罗骞驮、毗摩质多罗、罗睺等四大阿修罗王,各有百千眷属。
‘起世因本经’卷五亦列举四大阿修罗王,并记载其住处。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住于须弥山东面千由旬处大海下,国土纵广八万由旬,有七重城壁,王城称为设摩婆帝,中央集会处称为七头。踊跃阿修罗王住须弥山南面千由旬处大海下,国土纵广八万由旬。奢婆罗阿修罗王住于须弥山西面千由旬处大海下。罗睺罗阿修罗王住于须弥山北面千由旬处大海下,宫殿庄严似毗摩质多罗。‘正法念处经’卷十八至卷二十一,详述四大阿修罗王住处、宫殿、园林、侍者、婇女、业因及寿命。
‘新华严经’卷一:列阿修罗王,有罗睺、毗摩质多罗、巧幻术、大眷属、大力、遍照、坚固行妙庄严、广大因慧、出现胜德、妙好音声等阿修罗王。
[杂阿含经卷四十、长阿含经卷二十阿须伦品、大楼炭经卷五、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大智度论卷三十]
据《观佛三昧经》说,世界刚刚形成山海大地时,光音天上贪玩的仙人便到人间游戏。其中一位仙人在大海洗浴时,因「水精」入身而生一肉卵。这肉卵经八千年后,终于生出一个女怪,身长有如须弥山,具一千支眼睛、二十四只脚,头、口与手数皆为九百九十九,样貌好不骇人,即为阿修罗始祖。
女怪后又产下一男怪名毗摩质多,因有无比威力可自由来去天上人间,所以在看到天人身旁皆有无数美女环绕后,也想娶妻。女怪便替其子向美冠群芳的乾达婆女求婚,结果乾达婆欣然同意婚事,于是阿修罗一族日渐繁盛。
毗摩质多风情万种的女儿,使得已有妻妾亿万的天界帝释天为之倾心,娶为嫔妃。不料帝释婚后喜新厌旧,阿修罗女将委曲告之父亲,引发前所未有的一场大战。
就在阿修罗将帝释天所居的须弥山团团围住,千钧一发时,帝释天想到佛曾说若遇大难,只要念般若波罗蜜咒,便能破解鬼兵。
果然一持咒,空中忽然飞出四只大刀轮,几乎削尽阿修罗王的手足,幸好遁入藕孔方避过此难,但是元气大伤难以复仇。然而天人与阿修罗的战争,并未自此划下休止符。
阿修罗cosplay;在经过多年后,帝释天又爱上一位罗喉罗阿修罗的女儿,便命天界乐神带聘礼,透过歌曲威胁利诱罗喉罗应诺婚事。
不料罗喉罗因气愤帝释天欺人太甚,不但将乐神驱逐出宫,并立刻发兵攻打天人。就在骁勇善战的阿修罗攻下天宫时,帝释天又忆起上次的神咒,于是阿修罗军被杀得节节败退,只好退入莲藕藏躲。
就在帝释掳走了全部的阿修罗女后,罗喉罗派出一位使者前往谈判,指出帝释天身为佛弟子,不应犯戒偷盗。双方几经谈判最后达成数项协议,帝释天承认犯下偷盗戒,愿归还阿修罗女,并赠送天上甘露;阿修罗则除将爱女献与帝释,并自愿受持三皈五戒,成为佛弟子,此战终得圆满落幕。
在天界的战争中,有一位阿修罗王与帝释天作战时,因手能执日月,障蔽其光,而被称为罗恸罗阿修罗,罗恸罗意即为障月。
他能有以手障日月,形成日月食的威力;是因他过去生为婆罗门时,见到大火烧塔,灭火而使塔不坏,而以此救塔之福德为因,愿得大身。然虽有此愿,仍不信正法,常爱斗战,故死后堕入阿修罗道。
阿修罗有多种,有近于饿鬼的,有近于天人的,一般指的近于天人的那种。
阿修罗又叫“非天”,据说原先也是欲天的一种,但因为造下恶业,被帝释天驱逐出天界。所以一直对欲天们怀恨在心。
阿修罗多由那些有善行但嫉妒狭隘好斗的众生转世而成,所以生性嫉妒好斗,虽然他们福报比人类强,但却比不上欲天,所以阿修罗非常嫉妒欲天的享受。而阿修罗女异常妩媚美丽,帝释天也非常贪求其美貌,因而两边经常打仗。
但因为阿修罗福报不如欲天,又欲天不被斩首就无法杀死,即使失败,也可以向更高的欲天撤退,而阿修罗就毫无这些优势,经常打败仗,非常凄惨,但因为生性好斗,所以一直不得安宁。
1.阿修罗王身形高大的故事~
2.阿修罗王多目多臂的故事~
3.阿修罗王手障日月的故事~
4.阿修罗王与天争斗的故事~
5.阿修罗王为女争宠的故事~
6.阿修罗王拒不嫁女的故事~
壬四授记同
时有菩萨,名曰德藏,日月灯明佛即授其记。告诸比丘:“是德藏菩萨,次当作佛,号曰净身,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
4、授记同,今云授补处记(日月灯明佛授德藏菩萨次当作佛之记),则与释迦授弥勒记同也。
问,法华中不曾授弥勒记,岂应引同。(岂能引证事同)
答但得彼(佛)此(佛)一代化齐,于义即足。何必拘拘,微细强配。(不应拘泥微细文相差别而说不同)。
今略举其三,即概括其它。昔佛授菩萨记,是约远本论,今佛释尊授声闻记,是约近迹言;若约远本,今佛座下的声闻众,亦皆是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的法身大士,故古佛授记,今佛亦当同。以下是明佛入灭后,流通经法亦当同。
佛在法华会上授记,经文只说授一生补处菩萨,实际上《法华经》的主要授记是声闻,但经文中还要保留一点,不能把授声闻记全表露出来,不能让声闻人先知道佛说《法华经》,要为他们授记。虽说授记同,但授的记不是声闻记,实际上是不同的。以授一生补处菩萨记来立声闻记,后边会相同。
多陀阿伽度等:多陀阿伽度,梵文Tathāgata,意为如来;阿罗诃,梵文Arhat,意为应供;三藐三佛陀,梵文Samyaksaṃbuddha,意为正遍知;都是佛陀的称号(见前如来十号注)。
授记:梵文ryakarana,古印度帝制时代,国王所生初子,通常被预定为王位的继承者,在宣告继承法定地位时,称为授记。这里是指佛陀对菩萨或已经发心修行的人给予将来证果的预记,说他们必将成佛。
德藏,德,是积德,积善成德,善事做多了,人们就会说你有道德;藏,是宝藏,因为这位菩萨修行很好,长久以来,自相续中藏了很多善良纯净的美德,所以叫德藏。
净身,是法身清净,所以叫净身。
多陀阿伽度,翻译过来就是如来。
阿罗诃,就是阿罗汉。
三藐三佛陀,翻译为汉语就是正遍知,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壬五灭后通经同三。癸初正明入灭。
佛授记已,便于中夜、入无余涅槃。
5、灭后通经同。授记便入涅槃者,(彼佛)虽复出同居土,五浊未甚,故不必更说大涅槃经。如此土迦叶佛亦于说法华毕,即涅槃也。然无馀涅槃义通大小,略须申明。小乘以果缚尚在,(色身)名为有馀。身智俱灰(灰,灭也)名为无馀。大乘以五住究尽,乃名无馀。(此处指大乘而言)。中夜表中道妙理,原无生灭,佛为度众生,故非生示生,非灭示灭耳。
统论涅槃,则有三种。一性净涅槃。凡圣平等,即法身德。二圆净涅槃。出障圆明,即般若德。三方便净涅槃。为众生故,非生示生,非灭示灭,即解脱德。约理说,是涅槃;约智说,为菩提。
又,《唯识》明有四涅槃。一自性清净涅槃。佛与众生平等共有,不关修得。二有馀依涅槃。谓真如出烦恼障,馀依未灭,(果报色身犹在)三乘初证无学道时所得也。三无馀依涅槃。谓烦恼既尽,苦依亦灭。三乘无学身智(俱)尽时所证也。四无住处涅槃。谓真如兼复出所知障(即无明),大悲般若常所辅翼,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尽未来际,寂而常照,利益众生也。
今以四对三,令义可识。自性清净,即是性净。有馀无馀(依),出烦恼障。(断见思惑)无住(处),出所知障(断无明)即是圆净。从体起用,数数唱生唱灭,而实非生非灭,即方便净。
癸二明灭后通经利益。
佛灭度后,妙光菩萨持妙法莲华经,满八十小劫、为人演说。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妙光教化,令其坚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王子、供养无量百千万亿佛已,皆成佛道,其最后成佛者,名曰燃灯。八百弟子中,有一人、号曰求名,贪著利养,虽复读诵众经,而不通利,多所忘失,故号求名。是人亦以种诸善根因缘故,得值无量百千万亿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灭后,明通经之时。妙光,明通经之人。八十小劫,明通经(时间)久近。八子及求名等,明通经利益。坚固者,久已先成。求名者,次补佛处。双显佛道因缘,全赖师友,亦全由修证。
八十小劫,明持经的时间长远,满八十小劫,是表示具足八妙音,显八妙智,满足自利功德,然后可以为他人演说以利他。
燃灯:梵文,又译作锭光,出生时身边光明如灯。释迦佛陀曾经在《金刚经》中说:他自己曾经从燃灯佛获得到授记(预言),将来将要做佛。
依据《瑞应经》言:释尊行菩萨道,满第二阿僧祇劫时,值遇锭光佛,见王家女执七枝青莲华,不借以五百金钱买其中五枝,用以供佛。
王女感其诚,亦将其余二枝寄他代为供佛。后见地泥泞,恐污佛足,故解衣覆吧,不只,复散发布地,让佛踏步而过。因其精进供养燃灯佛故,得超越八劫生死苦。燃灯佛为其授记,于九十一劫后,在贤劫中成佛,号释迦牟尼。
燃灯佛是释尊授记的本师,而文殊菩萨又是教化燃灯佛之师,现在孙辈成佛,身为师祖的文殊菩萨,反而为座下弟子,可见佛法平等,不分阶级,但为利益众生,师与弟子,皆可以随缘示现。
这段文古德有很好的解释,约理来发挥,妙光承继日月灯明之光,日月灯之光之妙,由妙光继承。妙光之妙,即日月灯之妙。约理来会归自性,日月灯明即一切众生本有的法身理体,即自性清净心。
妙光是本有的根本智,理体若没有智的启发,不会发心修行。能发心修行,是由根本智启发初发心的始觉,即后得智,才能求证本有的日月灯明的本体。
因此妙光、日月灯明,总在我们一念心中,无二无别。只因我们没有妙光所启发的后得智,我们的根本智埋藏在五蕴山中,显现不出来,没有启发出始觉之智,没有回光返照,所以不能起作用。
傅大士说:“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我们从来没有认识过,虽然不离我们的一举一动,总是当面错过。
八王子为什么不以父王日月灯明佛为师,而以妙光为师,所谓易子而教,意在尊师重道。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也是如此,罗睺罗出家,以舍利弗为师。这是在事相上说,约理说,日月灯明佛为父王,父是本体,即自性清净,妙光为师,师是本智。没有本智,不能体证本体。
所以修行人一定要有善知识的启发,经过四十二番锻炼,即断四十二品无明,尘垢完全消除,烦恼完全断尽,连习气也断尽,转八识成四智,成为法王。要靠老师的指导,才能转分别的、染污的八识,成为清净的四智。古德说:“父以生之,师以成之”,法王与法师,彼此相成。日月灯明佛为法王,妙光为法师,由此启发大教的殊胜因缘。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体悟法华教典的真义。
向下文長 付予來日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感恩您给我服务的机会。感恩您的布施!感谢您与我共享美好的生活品质,吉祥如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