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礼,无以立”,过去意味着等级分明尊卑有序,放在今天,“礼”可能更多代表了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种种默契。这种默契能让人们交往时更便捷地达到双方都舒服的状态。
有句话说:你能让别人舒服的程度,就是你所能走到的高度。话虽偏颇了些,但理不糙。
大学是很多人迅速成熟的一个转折点,对于很多独生子,独力面对新环境带来的心理剧变可能更加猛烈。
很多时候,遇到了社交中的困惑,就算父母在电话那头“场外援助”,但不是身临其境,也难以有准确的判断和恰当的对策。于是,大学的成长终归还是自己磕磕碰碰地摸索前进。有时会血淋淋地疼,然而伤口总有愈合的一天,自己会变得更加坚强。
漫漫做了大学人际交往中有关“礼仪”的一些整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1,充分尊重个体差异
大学汇聚了各种各样的人,有迥异的背景和不断挑战你想象力的价值观。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不断的磨合。不干涉他人,不随意品评他人的选择,不戴有色眼镜攻击他人与你的差异,说话尽量对事不对人,是漫漫大学中最深切的感悟。
漫漫初入大学时,见过不少这样的事,也亲身体验过。
最简单的例子:
A:来南方上大学,吃不到我家那边的大红枣粽子,好难过。
B:谁吃粽子吃甜的啊!怎么下口啊!还是我们南方的蛋黄肉粽好吃!
A:……
你可以不喜欢,但你没理由抨击别人喜欢。就算不知道说什么,一笑而过可好?
大学新生很多时候就像没到达稳定状态的化学反应,不明白自己说话想表达什么,对自己触到了别人怒点也无知无觉,只是任性翻腾着,向四周泼洒着烧灼性的口水。
说话注意点,就算你心里暂且做不到平衡,先从说话有所保留开始吧。
别以为你说话对象是你所谓“亲密的朋友”,你就可以随便,你以为说话放肆是亲近,可芥蒂已经悄悄种在了朋友心间,一来二去,友谊就淡了。不要问漫漫是怎么知道的。
除了言语上的尊重,还有行为上的检点。
很多独生子女并没有和同龄人长久亲密相处一室的经验,行为上的检点可能更没意识。其实很多道理在小时候就有灌输,然而投射到实际行动,常常需要漫长的自省:
进入别人房间前,先敲门,获得允许再进;
未经主人许可,不要随意翻看和使用他的私人用品;
别人给你看手机上的照片,给你看哪张就是哪张,不要随意左右翻;
用了别人东西要收好归还,表示谢意,用坏了要原样赔偿;
不经意发现别人隐私,当没看见就好,别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到处宣扬;
代领快递别代人家拆,除非人家特意说可以拆;
在宿舍搞气味大的餐食,要征求室友的同意,吃完收拾好及时通风;
自己的东西可以乱一点,但是不可以乱到别人的地盘,或是以不好的气味和形态有碍观瞻……
细节太多了,漫漫也不能一一列举。当然,以上只是通常情况下的注意事项。
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个特别糙的人,一方面你应该暗示他不要做让你太不爽的事,一方面不妨把自己的神经调整得粗大一些,别在风气豪放的地方显得小家子气。大家都不别扭才最重要。
2,约定留有余地,一旦有约要全力完成
漫漫曾经以为,许多约定早一会儿晚一会儿无所谓,别人也不急在这一时三刻,约好的事又不是板上钉钉,随时通讯就好了。
然而,我后来发现:一件约定没及时完成,往往之后用三倍五倍甚至十倍的精力也不一定能弥补。因为你难以弥补的不只是快节奏社会中一件小小的事,更有别人对你的印象。
守时,重诺。这是非常重要的成熟人礼仪。
说一个我切身体会的例子:
曾要提交一个实验项目的开题报告,首先要找项目负责老师签字。
我约好早上八点半去老师办公室找他,结果我从七点躺到八点,实在是懒癌发作起不来。
于是掏出手机,装模作样给老师发消息:“老师,我有点事,能不能十点再去找您?”
老师没回。
我默认老师看到了,舒舒服服躺到九点,然后磨蹭着走向老师办公室。
老师办公室却锁着。
我蒙了。随手拉了一个人问,他说,老师出差了,刚走,过几天回来。
于是开题报告砸在了手里,直到最后期限老师也没回来。
我不得不腆着脸和收报告的老师软磨硬泡了好久,才让这份“暂时”没有教师签名的报告“暂时”提交。
想起来不久之前有一个要得很急的教师签名,老师他中午坐了两个小时车赶到学校给我签好。我羞愧难当。
后来老师并没有再提这件事。我费尽周折四处求通融,终于把报告的手续补全。
这件事给了我极深的印象。
守时重诺,说得容易,其实却是严格律己的自我修行。非满满的克制力不能成。
假如我就是想多睡一会儿,为什么不约好提前一天,或是干脆直接和老师约十点,老师就会根据他自己的时间表选择更恰当的交接时间。正经事上临时放人鸽子,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和幼稚的表现。
3,初经正式“场面”有套路
大学是步入社会的缓冲带,社会中的交际方式或多或少在大学就会有所接触。只龟缩在实验室图书馆之类自娱自乐的地方,是难以让自己得到交际方面的成长的。上得了大圆桌,进得了小食堂,狐朋狗友之间能谈笑风生,面试场上也能临阵不乱,是大学生应该逐渐意识起来的实用技能。
面试礼仪自有专业指导,漫漫不班门弄斧。在此对大学生可能遇到的餐桌聚会礼仪做一个简单归纳:
在有长辈的正式聚餐中,长辈坐背靠正墙面对门的上座,上座右侧按照次序排男辈,上座左侧排女辈,小辈坐靠门位置,并在席间帮助上菜、招呼服务员及端茶送水。安排聚餐的人总起三杯,说敬酒语。第一杯之前大家都不能动筷,然后在相对紧凑的时间里总起剩下两杯。三杯过后由长到幼依次敬酒,分别从尊到末敬,尊者可以小啜,敬者一般是饮尽,碰杯时注意幼者的杯沿要比长者低。不可越级乱序敬酒。
一般这种聚餐,就不要把吃东西填肚子当成是第一要务了吧。吃相含蓄点,不要吧嗒嘴、舔筷子,嚼着东西不要讲话,盘子里食物不要堆太多,吐出来的残渣拨到盘子一角就好,不要吐得到处都是。如果是转盘式分食,看别人不夹东西时再转,转到面前再取,不要伸着老长老长的胳膊去夹。这种聚餐一般也轮不到我们小辈点菜,长辈是会在席间问一下是否要加菜的,如果他只是客套一下,你就不要上赶着加菜了;如果他确实是想照顾一下小辈口味,那就酌情点一些可能大家都爱吃的不贵的菜,坚持拒绝太过客气也不合适。
其实中国人饭桌上的道道很深,漫漫也在不断摸索,只能讲最共识的一部分出来,随机应变更多的还是要靠个人。
上面讲的是相对很正式的情况,一般大学生经历得并不多。但是最严格的都掌握了,在实战中酌情加入随意成分,应该可以应付相当一部分交际。
比如,几个同学勾肩搭背去吃烧烤,你搁这儿客气,搞笑呢。
比如,实验室大老板想拉几个学生去吃个便餐,上座还是要坐的,学生们就随便坐吧,点菜还是要按照老板口味来的,敬酒什么的就多事了。
具体情况还需要有具体的判断,要靠个人留心。
最后还有条不成文的礼仪——打扮得体。
打扮得体能给你在社交中省不少事。得体无非是:干净整洁,适合场合也符合自己的身份,如果能有点时尚感那就更好了。
很多男生的问题是不修边幅,而女生则容易用力过猛。
不修边幅,在网上有大段的吐槽,大多以“直男癌”如何如何作为标题,有兴趣可以搜一下。
用力过猛我解释一下。
在校园里穿着夜店风的性感服装就是用力过猛,在实验室这类安全第一的地方穿恨天高和露腿花裙子就是用力过猛,不根据自己条件盲从当下流行趋势就是用力过猛。
个性不是指扎眼,如何在得体的前提下穿出自己的小个性,那才是真牛掰。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多年前听到这句话,漫漫只以为是书里电影里演的刀光剑影侠义恩仇。
后来才慢慢体会到,规矩是人定的,监管是人操作的,社会是人运行的。你可以自负有才,但是你不能轻视人际交往的力量。人情世故的积累无人可替,唯有自己多多留心。
以上,就是漫漫对大学人际交往一些粗浅认识的整理。
希望对你有用。
By路漫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