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牵着文字在月光下放牧论语大讲堂读书
《论语别裁》41(公冶长)|孔子一生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

《论语别裁》41(公冶长)|孔子一生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

作者: 始终在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19-04-16 06:42 被阅读8次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有一天,颜渊和子路站在孔子旁边闲谈,孔子就说:“盍各言尔志”。“盍”是一个虚字。他说,你俩把你们的愿望和志向说出来听听。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子路是个很有侠气的人,胸襟开阔。他说,我要发大财,家里有很多马车,冬天有好的皮袍大衣,还有其他很多好东西,但不是为我自己独享,是与各位朋友共享的,希望有认识我的人,没有钱,问我要; 没饭吃,我请客; 没房子,我给他住。“敝之而无憾”,用完了拉倒,没有什么遗憾。

            颜渊的性格与其截然相反,他的道德修养非常高。他说,我希望有最好的道德行为、最好的道德成就,对于社会虽有善行贡献,却不骄傲。“伐善”的伐,就是夸耀。“无伐善”,有了好的表现,不需要宣传。“无施劳”,自己认为劳苦的事情,不交给别人。“施劳”可以这样理解,圣贤与英雄的分野: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克服自己;圣贤不想征服天下,只想征服自己。所以圣贤比英雄还要难,因为英雄可以“施劳”,把自己的理想,建立在别人的烦恼、痛苦上。圣贤则不想把自己的烦恼、痛苦放在别人的肩膀上,而想担起天下人的烦恼与痛苦。所以颜渊讲“无施劳”,就是说不要把自己的烦恼、痛苦放在别人身上,这是颜渊的所谓“仁者之言”。

            两位学生的理想志向完全不同,报告完以后,子路就忍不住问老师:“愿闻子之志!”孔子就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就是《礼运》篇中大同思想的体现。“老者安之”,社会上所有老年的人,无论在精神或是物质方面,都有所安顿。“朋友信之”,社会朋友之间,能够互相信任,人与人之间,没有仇恨,没有怀疑。“少者怀之”,年轻人永远有伟大的抱负,使他的精神,永远有美好的理想、美丽的企盼。如果能够做到这三点,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所以孔子一生都把它作为自己的追求。

            接着孔子在自己活到六七十岁,周游列国以后,对于学问之道的理解,发出了一番感慨。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算了吧!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人,能够随时检讨自己的过错,而且在检讨过错以后,还能在内心自我审判。“自讼”就是自己内在打天理与人欲之争的官司,就是如何善用理智去平衡冲动的感情。其实人生随时随地都是如此,每个人都有理智,都很清醒,有的事不愿做,但欲望一起,就压不下去,理智始终克服不了情欲。所以孔子说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人,可以随时自己反省、随时检讨自己、责备自己的。他接着又补充了一句。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即使是在十几户人家的小村落中,一定有讲学问道德的人,他对事的忠、对人的信,都像我一样,只是不像我一样肯努力多方学习而已。孔子认为许多人有天才,但没有经过学识的培养,因此不能有所成就。就道德而言,问题也是一样。任何人都有道德的基本因素,只是因为没有学养,不知道把这种道德心理的基本因素培养出来。要使这种心理上善良的本质见之于行为,就必须加上学问的陶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别裁》41(公冶长)|孔子一生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kf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