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这一句还是说“知”。人的知见有小大之别,就像上文的蜩与学鸠,二者代表了小知。小不及大,这是一般人的共识。大小是相对待的,事物在比较当中可以分判出孰大孰小,但是大之上还有更大,小之下犹有更小,到底小与大有没有极致?
我们经常用“井底之蛙”这个词形容那些见识浅陋、胸无大志的人,因为这类人自甘居处于下流,甚至以无知作为一种荣耀。众生的心量各不相同,这取决于各人心地被烦恼所障碍的程度。人们对同样一个事物有不同的看法,从而互相非难,甚至演变成斗争,最终是战争。佛将众生的烦恼归结为三种,即妄想、分别、执着。这几类烦恼其实本质上都是由知见生出的,我们把世界看错了、理解错了,便形成了疑惑。众生长时被谬误的见解左右,并且自以为是,继而不断坚固自己的傲慢心,把贪、嗔、痴无限地放大,最终长堕无明,在生死苦海里漂流。所以佛陀开示我们,要想离苦得乐,首先应当破除见思二惑,把那些悖谬、颠倒的知见转成佛的正知正见,然后才能渐渐体悟宇宙人生的真实。
修行开悟的境界是有高低的,这其中各人的根机、工夫起了很大决定作用。佛在开讲《法华经》时,有小乘根性的人当场离坐而去。为什么佛陀在四十九年的教学中,设立八万四千法门,正是因为佛观察众生根性利钝,为接引一切众生契入实相,才有了这种因材施教。
知有小大,年也同样存在小大、长短的相对。有注家把“小年不及大年”视为前面“小知不及大知”的陪衬,认为“知”乃人为,犹可以修正,而“年”乃天命,不可更改。我们认真分析整个这句话,既然讨论了知的问题,为何又要附带后面年的比较。年与知必然相关,二者互为因果。这里的“年”所指并非人的寿命,当是吾人生命永恒的价值。修行人要证得的那个佛性,是不生不灭的,它不受时间的局限,这是真正的“大年”,是老子所谓的“死而不亡者寿”。世间人都以长寿为人生目标,将这个色身存留于世上的时间认作是自己的生命。老子说:“吾之大患为吾有身”,这个身体承载着我们的性,就好比一个容器,会随着使用而损坏,最后归于消灭。但是我们的自性,或者说本命元神,不会随身体这个躯壳坏灭。众生所认为的“我”,仅仅是一副假有的空壳,是身见及我执的错觉。只有从破除“小年”、“小知”入手,才明了何谓“大年”、“大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