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诸子百家读书哲思
【连载】论语从头阅1.12被误解千年的“和为贵”

【连载】论语从头阅1.12被误解千年的“和为贵”

作者: 雕琢未来 | 来源:发表于2016-12-25 14:56 被阅读0次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篆刻“龢為貴”

    礼,周礼;用,运用;和:和顺、和谐;贵:从“贝”,与钱有关,本意是与“贱”相对,这里意思为贵重、偏重。

    先王:指的是周朝文王武王周公,虽然周公没有做过“王”,但其实周公的地位在后人眼里完全是一个“摄政王”;道:这里指周礼的运用。这个道又和前面有子所说的“本立而道生”相同,他认为的“道”就是“由人的先天性‘孝弟这个本’,进而先王定的‘礼这个道’”;斯:这里指“和”;美:与上文“贵”相同。

    “先王之道,斯为美”相当于是把“礼之用,和为贵”重新说了一遍。

    这句话的意思是:

    有若曾经说:“周礼的妙用,和顺是最贵重的,先王们制定周礼的运用,和顺是最美妙的。

    有人解释此节时说到礼乐要和,所以解释先王之道为礼乐,这样讲也能讲通。李泽厚认同这个观点,并且解释“礼乐”虽然并存,但“乐”也是“礼”的一部分。尽管说的有理,但根据前文的规则,不随便添加文字,这里只解释“礼”。其实中国古代的朴素的哲学观没有“人定胜天”,儒家讲求“中庸”“和”,后来发展“顺其自然、天人合一”等等。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上,“和”字从头到尾一直贯穿着,字形也不断演变着,可见对中国人影响非同一般。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小大:大事小情;由:顺从,“信马由缰”即取此意,有放纵的意思;之:还是指“和”;有所:有些。

    知和:知道“和”的可贵;节:节制;之:还是指“和”。

    由于古人没有断句,也没有标点,所以从这里开始又有众多不同意见。比如“小大由之”的位置是断在前几句?还是后几句?或者干脆自成一句呢?

    我们看到很多人带着完全的主观色彩去读,喜欢《论语》的人,一点听不得讲坏话,解读时完全就是一片歌功颂德;批判《论语》的人,那就从孔子为人到语录,没一句好话。这些都是对《论语》的误解,不是正确的看法。特别是这句“小大由之”,喜欢的人就说“和”一定是好的,大事小情全部都得由“和”;只不过后面的“知和而和”还是需要“以礼节之”的。

    朱熹按照程颐的解释,在“小大由之”后断了句,《张居正讲解论语》、钱穆《论语新解》、李泽厚《论语今读》都依据这个断句,只不过把“斯为美”后加了“;”《华杉讲透〈论语〉》,尽管把“小大由之”单独列为一个句子,但他后面又提到了“先王之道,小大由之”,可见这几个人都是一个意思。“和为贵”竟然被误解了千年!

    从后面的“亦不可行”和前面的“有所不行”分析,重点是这个“亦”字,有子所说的应该是“和虽贵”,但有两个“不行”,所以断句成上面的样子。

    有子的意思是:

    但是如果大事小情都一味以‘和顺’处理,是不可以的;知道‘和顺’,而不知道用礼仪制度节制的‘和顺’,也是不可以的。”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有若确实是一位有些严谨逻辑的人。他讲“和为贵”,就是为了不让读者断章取义,“和”虽然好,但是不能滥用,而且你还得知道“礼”。我们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和为贵”,但是你真的通过学习《礼记》来理解“和为贵”吗?


    一个人口里偶尔蹦出几句孔子的话就是理解孔子吗?就是知道儒家吗?非也非也。每一段话都有一定的范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论语》中有很多的智慧,今天的很多观点都影响受着其影响。但只有更加全面的理解才能更好的为社会贡献智慧。

    这几天看到了一篇文章,大意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历史,都是经过筛选过的历史,都是取了适应自己观点的、有利于写史一方的。要不怎么说“历史是胜利者所书写”呢?“和为贵”也是如此,我们都知道,其实宋朝远没有唐代领土大,四周强国虎视眈眈,其宋儒的解释,难道不是和统治者的“一味忍让”不谋而合吗?

    图片来自互联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连载】论语从头阅1.12被误解千年的“和为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gr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