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卫鞅亡魏入秦

作者: 眉间山川 | 来源:发表于2018-05-17 12:55 被阅读61次

    战国策―卫鞅亡魏入秦

    【原文】

            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

            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

            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我觉得中国古代有三大改革家,商鞅、王安石、张居正,最厉害的还是商鞅。

    这一篇很简洁地介绍了商鞅的一生,从魏国逃亡到秦国,得到秦孝公的重用,将一个积弱积贫的秦国打造成一个一流的强国。他是法家,一切依法治国,上至太子,下至百姓,只要犯法,一律依法处理,即使是太子也不例外,这也为后来他的死亡买下了伏笔。

    在当时的秦国推行法治很难,老秦人不相信官府,在东方六国看来秦国就是蛮夷,就连大圣人孔子都不愿入秦,这样的政治环境,要改革,首先就有一大波贵族掣肘,但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的改革还是得以进行,却得罪了贵族,这些贵族收拾不了秦孝公,收拾商鞅还是可以的。

    文中说了商鞅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他不止对贵族狠,对老百姓也狠,只知道法律,但如果法律不完善或者法律过时了怎么办?商鞅没去考虑,所以商鞅的那一套一直坚持到了秦始皇,最终也成了秦国灭亡的一个因素。

    在电影《方世玉》中雷老虎有句名言叫“以德服人”,就连这么个粗人都知道以德服人,商鞅不知道吗?也许吧。商鞅信奉的是法家,战国的百家都是对自己的信仰有着执着的信念,就如孟子至死坚持自己那一套;就如申不害用一生的时间打造出了“劲韩”,最终死在了韩都;就如吴起杀妻求将,最终依旧惨死在楚国。

    商鞅和秦孝公二人合力打造了一个未来无比强大的帝国,相信他们很自豪地看着这个国家,临死也是无憾的。

    治理一个国家从来不是简单的,商鞅也不是神,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或许在老百姓眼里他不是一个好人,但他绝对是一个好的改革家,强如王安石的改革也失败了,张居正在死后政策改变,他本人被从墓里挖出来,相比较商鞅虽然死了,但他的那一套法治却被很好的继承了,后面的一代代秦王都用这套法律打造出一个越来越强的国家,最终统一六国,成为第一个封建制国家。

    秦惠王要杀商鞅,旁边的人在他耳边鼓吹商君为主,大王为臣是一方面,在秦惠王本人,他也是个明君,也想有一番作为,所以他得用自己的人,一朝天子一朝臣,商鞅毕竟是上一代的,用着不熟,再者秦惠王当太子时也犯过法,他的师傅也被商鞅处理过,他不可能没有芥蒂。

    贵族的鼓吹,秦王本人的芥蒂,百姓的反感,都导致了商鞅的最终灭亡。

    秦王不怕商鞅死,因为他的那一套改革已经见到成效,狡兔死、走狗烹,他只能去死了,好在他的法律被继承下去了,他也应该死而无憾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战国策―卫鞅亡魏入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mv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