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思想篇二十一

作者: 金子文 | 来源:发表于2018-06-02 10:04 被阅读7次


相由心生,相随心灭,佛学上所说的相是指外物通过我们的无相心体所显现出来的现象,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所现之相,着相指的是执着于表面现象而偏离了本质。

我们的内心本来是清净无染的,正是因为执着于外相而被其纠缠才会着相,着相了容易被外物所系缚,从而心生烦恼难以解脱。只要不着相,就不会被幻相所奴役,正是佛学说的真正解脱。

放下布袋,何等自在,这是解脱;超然相外,随缘应事,这是解脱;无相布施,无我度生,这是解脱;无得无失,即世超然,这是解脱;拈花一笑,心无尘染,这是解脱。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空心含万相,一尘也不染。

感悟:没有解脱,容易生烦恼;没有解脱,容易生挂念。生活中,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最后完成了,感觉到人终于可以放松了,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解脱。而佛学上说的解脱,是思想上的解脱,精神上的解脱,自在、超然、无相等都是解脱的内在特征。心无挂碍,心无尘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脱。


相关文章

  • 佛家思想篇二十一

    解 脱 相由心生,相随心灭,佛学上所说的相是指外物通过我们的无相心体所显现出来的现象,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所现之相,着...

  • 佛家思想篇三

    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学上理解为色是物质,空是精神,物质里有精神,而精神是通过物质来体现的,两者既合二为一,又...

  • 佛家思想篇四

    静 起心动念,因果业报。起的是善心,动的是善念,必有善业,终有善果。 佛学上强调一个静字,有静心,静坐,静思,静行...

  • 佛家思想篇十

    精 进 一个修持佛法的人,若想有所成就自然离不开六度。 佛学上的六度分别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此处...

  • 佛家思想篇八

    持 戒 佛学上所说的五戒为佛家人必须遵循的清规戒律,五戒分别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从佛学方面...

  • 佛家思想篇九

    忍 辱 一忍百忍,百忍成金,考验的是人的忍耐力。小不忍则乱大谋,正是说明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忍不是妥协无奈,也不...

  • 佛家思想篇十一

    禅 定 禅来源于生活,修禅就像吃饭、喝水、睡觉等一样平常。佛学的三学即戒定慧中的定和六度中的禅定意思大致相同,只是...

  • 佛家思想篇五

    悟 佛学的教义具有启慧开悟的重要作用,也是承载众生到达觉悟彼岸的工具。 启慧开悟的目的是为了找回本来纯真的自我,佛...

  • 佛家思想篇七

    布 施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正是佛学所说的行布施之道。布施出去的,收获的是欢乐与幸福,布施的...

  • 佛家思想篇六

    因 果 《华严经•入法界品》中“一切诸报,皆从业起;一切诸果,皆从因起;一切诸业,皆从习起。”这句话可理解为一切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家思想篇二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al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