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07年,郑国与宋国爆发大棘之战,宋军惨败。郑国在此战中擒获宋军主帅华元,杀死了大夫乐吕,缴获兵车460辆,俘虏宋军250人,割掉宋兵左耳100个。《左传》只是一句话讲述了战役结果,却花了较大篇幅叙述了与此战有关的宋国三个男人的故事,非常值得玩味。
一、我本善良
大棘之战开始,宋国大夫狂狡持戟迎战郑军。春秋时期,各国都以勇猛剽悍为荣。所以重大战役,国君、高官都是要亲自上阵杀敌的。如果把诸侯国看成类似今天的省级政权,那么像狂狡之类的大夫怎么着都够得上是厅级干部了。一个厅级干部手拿武器,上阵与敌人肉搏,放在今天真的难以想像。
这狂狡人如其名,虽养尊处优,但打仗凶猛异常,狂野得很。一阵猛冲猛杀,把一个郑国士兵逼得跳进了井中。也许是受到宋襄公的熏陶,狂狡瞬间脑子短路了,面对落难的敌人,他伸出了援助之手。狂狡把戟柄伸入井中,救上了郑兵。
那一刻,狂狡不知道在想什么。但是,我们知道,当救助郑兵的时候,肯定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伟大的宋国大夫,他继承了宋国的光荣传统,宋襄公在那一刻灵魂附体。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
郑兵上来后,双手正好握着戟柄。人家可不讲什么仁义道德,顺手就夺过长戟,俘虏了狂狡。此时的狂狡,估计肠子都悔青了。如果上天给他再来一次的机会,我想他一定会说,我不救。
我本善良,也许是宋国人的天性,从宋襄公到狂狡一脉相承。
二、一碗羊肉引发的败仗
第二个出场的人物是宋军主帅华元的司机羊斟。在战前动员时,华元杀羊犒劳宋军。不知道是羊肉不够,还是华元自己粗心大意忘了,这人人有份的羊肉居然没分给司机羊斟。也许,华元认为姓羊的是不吃羊肉的吧。羊斟是个腹黑男,心里有气,嘴上却不说。上战场了,羊斟知道,报复的机会来了。羊斟一边赶着马车,一边和华元说道:“那天分羊肉是你做主,现在轮到我做主了。”
“你说什么?风太大,我听不清。”华元在疾驰的战车上大声问道。
没听清就对了,听清了我怎么还有机会?
去死吧!冲冠一怒为羊肉。羊斟驾着兵车自杀式的冲进了郑军阵中。华元还没明白过来,就被郑军俘虏。仗才开始,主帅就被抓走了。宋军一片混乱,因而大败。而这个羊斟居然在乱军之中逃脱了。
华元后来找到机会,从郑国逃了出来。他见到羊斟,压着怒火问道,上次我被俘是因为你的马不听指挥吧?这其实是明知故问,也显示出华元愤怒到了极点,想看看你羊斟究竟怎么回答我。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羊斟知道躲不过去,索性硬着头皮,说不是马,是人的原因。说完,就招呼一声“撒油那拉”,直奔鲁国去了。
史官对羊斟痛恨之极,直书“羊斟非人也”。
羊斟驾车直入郑军三、双嘴难敌众口
仗打完了,华元主持修补城墙。这天,华元坐着马车去巡视工地。那些干活的人看到华元来了,居然唱起了歌:“瞪着大眼睛,腆着大肚子,丢盔弃甲忙逃离。络腮胡子一大把,丢盔弃甲逃回家。”当着华元的面,讽刺他被俘逃回的事。
随从不服气,要不是羊斟,还不知道鹿死谁手呢。于是,也现编了歌对上了:“有牛就有皮,犀牛还很多,丢盔弃甲怕什么?”不得不说,这歌编得不怎么样,宋国牛多就可以丢盔弃甲了?完全是越描越黑。
果然,那些干活的人又唱了:“纵然牛皮多又多,丹漆难得可奈何?”牛皮虽然多,可是红漆可不便宜啊,哪经得起像你主人那样折腾!
华元心说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挥挥手招呼手下人离开,说道:“算了,算了,他们人多嘴多,我们人少嘴少,还是回去吧。”一个堂堂厅级干部,被一帮杂役调侃的哑口无言,也是够可以的了。
宋文公和华元这也就是在春秋时期,言论比后世要宽松得多,否则这批民工早就被砍脑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