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福建省霞浦县牙城镇境内杨家溪至钱大王段的福温古道又叫通京驿道。据《福建历史地理志》记载:古道始辟于汉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系汉朝军队南下入闽围剿闽越国所开辟的。到了唐朝改建为驿道。此段驿道集岭、桥于一体,形成天然的屏障,为古代军事要地。
另据《霞浦县志(交通志)》记载:钱大王,唐末属越,越王钱镠屯兵于此。吴越王钱镠敢在此屯兵,主要凭借险峻的三条岭在钱大王村前交集构筑军事要冲之外,其中驿道的桥也是一道重要的军事防线。
一、通津古桥
通津桥是座古桥,始建于明顺四年(1460年)、清雍正十年(1732年)先后重修过。其东西两边各建一座神龛,供奉泗州佛。
千年驿道拾遗(四)据历代建桥碑记、清《福宁府志》、民国《霞浦县志》等记载,通津桥是由林䣐为首,创建于明朝天顺四年(1460年)。
清雍正十年(1732年),福宁州九都车岭(今属福鼎市磻溪镇辖)林士廪与汀州(治所在福建省长汀县)赖滕琳、古田(今属福建省上杭县)韩必韵等为首重建,桥型为石拱桥。当年十二月,跨溪石拱桥竣工。当时所立的两块《通津桥》石碑至今尚存。石碑有些风化,但依然可以辨认出建桥的时间及重建董事等。
千年驿道拾遗(四) 千年驿道拾遗(四)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该桥圯于洪水。后改为矴步桥。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冬,福宁府知府李拔视察辖境时曾饬随行的霞浦县令胡世钰修复石桥,后因其不久即调任福州知府,而该桥修复未果。通津古桥已不存在,只剩下岸边的《通津桥碑记》以及对岸的一个残墩。
二、杨家溪大桥
千年驿道拾遗(四)杨家溪大桥。是在通津古桥被冲毁100多年之后,即同治九年(1870年)七月,牙城乡绅杨春荣(庠生,下坪洋人)、陈珠琇(职员,龙亭人)、周步青、步衢兄弟(武生,东街头人)、褚允焜(贡生)、谢鸿鉴(职员)、潘思仁(职员)等人为首募捐鸠工庀材,在原通津桥原址南面约300米处,择址另建。该桥历时三个多月才建成。并冠以“杨家溪”之名,同时,在桥东端不远处,修建观音亭(俗称桥头亭)一座,以供过往旅客休憩。当年闰十月,福宁府知府周懋琦亲自撰写《重建杨家溪桥记》,并不辞辛苦自府城跋山涉水到杨家溪主持大桥竣工典礼。周懋琦还下令禁止村民破坏该桥和桥头观音亭,并指示将有关禁令勒石告示。该碑现存放在观音寺内。
图片发自网络该桥位于福建省霞浦县牙城镇境内杨家溪至钱大王福温古驿道段,即杨家溪主村东面,为通京驿道(官道)上重要交通桥梁之一。
图片发自网络该大桥为石梁平桥,由石制桥墩、桥挡、桥撑、桥帽、桥板和桥拦等六种构件组合建成,全长123.3米,桥高3.1米,面宽2.8米,系闽东现存最长的石板古桥。全桥共有27跨(孔),每跨桥梁以六块每根长4-5米的巨型石板,采用隼式结构并排而成;每个桥墩由4根石柱并立构成,桥墩下游一侧以石柱(桥撑)斜撑,以加强桥梁抗洪能力;桥墩迎水一侧均埋设高1.5米许紧贴墩柱的石条(桥挡);距桥10米左右的上游,在桥墩相同位置间隔竖立一排长4米左右的石柱(桥拦),桥拦和桥挡都用以防止山洪暴发带来的竹木直接冲击桥墩。
民国初,杨家溪大桥被山洪冲垮几跨后,三沙富商李秉铨独资修复一次。民国二十年前后,该桥又被洪水冲垮。
本图片由陈永迁先生摄1945年5月29日至6月6日,日本侵略军两个混成旅13000余人,自福建北撤入浙江而路过杨家溪时,野蛮地拆下溪流两岸的杨家溪村和渡船头村民房的木料来架桥,军队过完后,临时木桥被拆毁。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4月间,国民党汤恩伯兵团李延年部约三万多人,自浙江溃退入闽,途经杨家溪古道。败军之旅,士气低落,黯然而过。
1949年6月初,霞浦城工部组织当地村民以木石相结合的方式修复桥梁,6月16日午夜中国人解放军华东三野188和189团部队顺利过桥,于6月17日解放霞浦。其后,这两个团继续向南挺进,参与8月17日解放省会福州的战斗。
千年驿道拾遗(四)1956年,霞浦县人民委员会拨款重修,并于当年12月在桥之东端树立《杨家溪大桥》花岗岩石碑记载该桥重建后的长度和宽度及立碑单位。
1958年9月,该桥再度被山洪冲下的村民砍伐下来拟烧木炭炼钢铁的大量树木,堵塞桥孔影响通洪而崩塌10孔左右。
1966年9月,“九·三”台风在霞浦沿海登陆,山洪进一步摧残该桥,使其崩塌至16跨之多,残损桥面达60多米(其中全垮者4跨)。
1985年和1986年,霞浦县人民政府先后拨款计1万元用以开凿桥板、桥撑、桥拦等石头构件和购买建桥搭架所需的木材。但因缺乏论证之故而停修。
千年驿道拾遗(四)1986年2月,霞浦县人民政府批准将该桥(以“通津桥”之名)列为霞浦县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12月,由杨家溪观音寺住持释戒坚,募捐重修完成。
三 、通浙桥
千年驿道拾遗(四)千年驿道拾遗(四) 千年驿道拾遗(四)
位于钱王岭上段稍平缓之处,桥面宽2.8米,长7米,桥两旁有石栏杆,为两段石板并排衔接,而每段为三块条石拼接,每条石条长3.5米,宽0.9米,重约二十多吨。可见当时安装之艰难。
该始建于嘉庆甲子年五月初二日寅时,清嘉庆甲子九年(1804年)福鼎秦屿(又名玉榕)贡生王绍勤为首重建。桥南侧立有一块当年刻制的《通浙桥》石碑的内容:“通浙桥,嘉庆甲子年五月初二日寅时鼎建桥梁并修砌岭路及矴步,泥水石匠工资花采、神福一切共动用去钱壹百捌拾二千文,申洋番贰百柒拾五元。福州府学教授兼管鳌峰监院王孙恭捐洋番壹百伍拾元正。福鼎县国学生萧天爵、天禄、天成共乐助洋番壹百拾五元正。本桥坐卯向酉。董事福鼎县贡生王绍勤谨立”。石碑的崖壁上镌刻着“通浙桥”3个大字,上款:大清嘉庆甲子年蒲月吉旦。下款:福鼎县贡生王绍勤题。
该桥毁于公元一九九七年七月山洪之中,当地村民以念诗展、阙廷数、念诗学等为首,带领热心村民重建成钢混结构的桥梁。
四、玉榕桥
千年驿道拾遗(四)位于钱大王村东,王头陀岭下,始建时间不详,清嘉庆甲子九年(1804年)福鼎秦屿贡生王绍勤为首重建,因是通往秦屿(玉榕)的一座桥,故取名玉榕桥。旧时为石拱桥,后因被山洪冲毁,清光绪年间改为矴步。桥的西面巨石上有两处摩崖石刻。其中一处为“玉榕桥”3个大字(见上图),上款:大清嘉庆甲子年蒲月吉旦。下款:福鼎县贡生王绍勤题。是当年王绍勤为首修建石拱桥时所立,另一处在玉榕桥石刻下部,其内容为:光绪丙子年阳月念裕明立。清咸丰三年玉榕石桥被大水冲毁,光绪丙子年(1876年)念裕明等人改建矴步桥时所刻。
五、矴步桥
矴步桥简称石便桥,它的学名叫“堤式梁桥”。而本段古驿道上矴步桥共五处:杨家溪矴步桥、青龙寺下矴步桥、下马桥、通浙桥下矴步桥、玉榕桥边矴步桥。
(一)、杨家溪矴步桥
杨家溪矴步桥是古通津桥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圯于洪水之后,改为过水明梁(即杨家溪碇步桥)。根据当地村民预测该矴步桥应该在古通津桥和杨家溪大桥之间。具体遗址无法考证。但从李拔的诗中可以佐证杨家溪的矴步桥确实存在。
据《霞浦县志》的记载: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冬,福宁府知府李拔视察辖境,路过杨家溪时,走过矴步桥后曾咏《杨家溪碇步》诗一首:
济川伟业本无方,远作樯帆近作梁。
溪小不堪容鼓枻,聊成碇步代舟航。
(二)、青龙寺下矴步桥
千年驿道拾遗(四)上图为青龙寺下的矴步桥。它由九块露出溪面可以目测到长约50厘米、高约30厘米的方石,以间距25厘米排列建造而成,桥全长约6米。
(三)、下马桥
千年驿道拾遗(四)“下马桥”位于钱大王岭的中段,是由七条约一米五长的条石,横铺在路中间,用于预防下雨时,山涧水下泻,溢过路面,阻碍行人步行不便。而“下马桥”的来历不被人所知,相传钱大王村抗日爱国名将念正锵将军,每次回家骑马到此,便下马走路回到村里,据说,此桥为钱大王村与杨家溪村的村界,到此意味着到家了,为了对长辈们的尊敬,他说不能骑在马背上,高高在上。念将军病逝后,族人为了怀念他为人正直的高尚品德,以示教育后人。所以把将念将军回家下马的矴步桥叫做“下马桥”。
四、通浙桥下矴步桥
千年驿道拾遗(四)通浙桥下的矴步桥为最短它两端为天然的岩石,中间由三块方石高50厘米、间距30厘米构成,由通浙桥下横穿而过。与上方通浙桥所走的路恰好形成“8”字,除了便于避让之外还表示“发”的意思。喻意着走此桥当官者升官,经商者能赢利大发。
(五)、玉榕桥矴步桥
千年驿道拾遗(四)玉榕桥边矴步桥,为最长最具代表性,它由一高一低的两块整石合并,步高30厘米、间距25厘米、桥全长7米,便于行人交会避让。先过桥者从高通过,而后者从低桥而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