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而非迁就

作者: 七乡师者 | 来源:发表于2021-11-16 22:53 被阅读0次

任何“默许”的行为都有一个度,“过度”了就会适得其反、得不偿失。“关爱”失去了节制就是“迁就”,“迁就”失去了节制便是“放纵”。

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和普及高中的需要,有少部分教育变了味,很多学生的行为变得很“放纵”。因为我们无限制的关爱“后进生”,变成了对学生的“捧”,必须得捧着的“捧”;变得学生犯下任何错都可以用“离校”威胁老师,别说要教育他们,哪怕简单的“说一句”他们一不高兴就会邀约外出,硬是要让老师“求他一求”,否则难以掩盖他们错误认知,或许还要让老师觉得他们是没有错的。

或许,他们真的没有错吧?社会一切的评价结果都期待着老师像神一样的容忍与引导,因为民主这一指挥棒在指挥着这一切;因为关爱这一准则在导向着老师的一切行为。

遗憾的是老师是人而不是神!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人是极其复杂有思考的动物。学生和家长的欲望是难以满足的,哪怕是再合理的需求和欲望。

“跪着教书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或许吧,我们作为“服务者”所应有的态度是“跪着”,容忍和关爱。但是,这其中的“度”才是极为关键的。这个度的衡量和孩子的认知和父母的素养很有必然的关系。

比如,一句都不能求你的孩子必然存在;比如,父母压根没有好好引导,家庭教育绝对缺失的孩子必然存在;比如,教室中被“一颗老鼠屎”搞坏的恶劣现象必然存在……

所以,“老师不敢管了,父母管不了了”!那么,孩子们的成长谁来买单?

民主固然需要,关爱固然需要!但人就是这样,只会顾及着自己的“需要”,而会忘了“需要”背后的“付出”。

如果当孩子只会在意他需要民主去对待,如果当孩子只会向长者索求所谓的成长呵护,如果当孩子们会把他们的“需要”当做一切犯错的“筹码”,如果孩子连一点点的批评都接受不了……我们的路就被套上了“枷锁”,阻挡得可望而不可及。

人类的学习科学证明,不是放下了就可以让学生成长得更好。任何人,包括成人,都需要做好引导。而对引导者的引导会受到需要引导者的数量影响的,面对一个班多达五六十的学生,面对五花八门的成长体,我们何德又何能?

引导是一个交流过程,引导会产生意见的“分歧”,当孩子们只会执意于他们的“思维”时,老师的引导应有“权威性”。现实就是那么残酷,老师的“权威”又在哪里?

当一切都存在必然的阻力时,当我们都能预设即将产生的后果时。根据地区和对象的不同,“一刀切”是可怕的行为,是给家长和学生带来了可钻的空子。而家长和学生无限制的钻空子,让老师变得或者必须变得“缩手缩脚”。

我知道,我作为老师,自己路只能自己去走,自己的困难只能自己去克服。但是,近几年,我或者我们已经穷途末路,弹尽粮绝。

面对学生经不起“一点点”批评,面对学生基础的大幅下滑,面对家长的无限制索取……

前行的路是那么的艰难,或许我们无限制的迁就是唯一的途径,或许我们笑迎无限制下的“恶果”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相关文章

  • 引导而非迁就

    任何“默许”的行为都有一个度,“过度”了就会适得其反、得不偿失。“关爱”失去了节制就是“迁就”,“迁就”失去了节制...

  • 教育需要的是引导而非迁就

    任何“默许”的行为都有一个度,“过度”了就会适得其反、得不偿失。“关爱”失去了节制就是“迁就”,“迁就”失去了节制...

  • 引导而非控制

    当我告别焦虑,及时调整自己,开启生活中的正向表达,家庭氛围出现了久违的安静祥和。 本次辅导课后,看到这次践行作业要...

  • 2020-02-08

    经历的意义在于引导你,而非定义你

  • 2020-03-31

    经历的意义在于引导你,而非定义你

  • 2022.02.12经历的意义在于引导你,而非定义你

    2022.02.12 经历的意义 在于引导你 而非定义你

  • 印象笔记模板引导

    书写时候的提示,在书写场景中做引导,而非在书写前的特别引导,对模板的无意识引导

  • 是关注而非管住,是引导而非教导(原创)

    由“孟母三迁”说开去 “孟母三迁”是经典的家庭教育案例,很多人听过这个成语,但是对于其中的细节可能了解不深...

  • 引导:成为引导者,而非命令者

    新型的领导者应该是一个引导者,而不是一个命令者。——《大趋势》作者约翰·奈斯比特 引导的重要性 团队引导指的是,成...

  • 扶上马,送一程,再放手

    好的教育,是引导,而非告诉;是培养,而非命令。 1、 这些日子,孩子即将小中考。于是我们带着他复习。 昨天晚上,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引导而非迁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jmk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