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善读「论语」中国传统文化随笔-生活工作点滴
善读「论语」16.12:富贵万般将不去,唯有德业随其身

善读「论语」16.12:富贵万般将不去,唯有德业随其身

作者: 善氏 | 来源:发表于2020-06-24 09:11 被阅读0次

    「季氏篇第十六」12

    【原文】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译文】

    齐景公有马匹四千。死的时候,却没有什么德行可令人称颂。伯夷、叔齐在首阳山下忍饥挨饿,百姓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的气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注释】

    “齐景公”,齐国国君,姜姓,吕氏,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公元前547年-公元前490年在位,基本与孔子同时代。

    “驷”,四匹马。千驷,即四千。

    “伯夷、叔齐”,相传为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因反对武王伐纣而耻食周粟。被后人认为是有气节的象征。

    “其”,应表揣测,意为殆、大概。

    【评析】

    本章末句“其斯之谓与”之前似有文字脱漏,以致语境不明、语义不全,也无法确定是否孔子之语。各注对此说法不一,皆不可考。但审前文之义,大概是众人在讨论人将因何而为后世所称,是富贵地位?还是人格品行?所得的结论当是后者,故以“其斯之谓与”盖棺定论。

    “崔杼弑其君”后,拥立年幼的景公即位。即位十六年后,景公得以亲政。起初,景公非常勤政,善于纳谏,关心臣民。在相国晏婴、司马穰苴的辅佐下,国势渐渐恢复。当时大国称“千乘之国”,意思是有数以千计的战车。每乘车用四匹马牵引,“千乘”就需四千匹马,而齐景公自己就有马匹四千。齐景公既为大国之君,又有众多私产,可谓富贵敌国。但他后来却贪图享乐、厚敛重刑,不顾百姓死活。因此到死之时,也没什么德行可令人称颂。

    “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三子叔齐继位。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长子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继位,二人相继出逃。伯夷、叔齐认为武王伐纣是“以暴易暴”,曾扣马谏阻而不遂。武王灭商后,二人耻食周粟,不愿受封食禄,遂居首阳山下,采薇而食,常常食不果腹。故曰“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二人因为有气节而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古往今来,很多人名留青史。但真正能为人所称颂的,却不是王侯将相的功名富贵,而是仁人君子的高尚人格。为政者于此,尤当深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善读「论语」16.12:富贵万般将不去,唯有德业随其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jwl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