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语太原理工大学我们能在未来努力的道路上所注意的
《奇葩大会》清华博士研究洗袜子: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活得太“有用

《奇葩大会》清华博士研究洗袜子: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活得太“有用

作者: Angela在悉尼 | 来源:发表于2018-03-15 19:28 被阅读17980次

1

新一期的《奇葩大会》上,来自清华的博士生毕岛演讲完毕后,获得了97票,刷新了现场获赞记录,也拿到了这一季的最高票。

这位化工专业的理科生,戴着眼镜,模样斯文,聊的话题离不开科研老本行,但他却很擅长融合段子手的心态和科学的思维,去研究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

“一本正经胡说八道”解读科学的风格,打破了人们对于工科男的刻板印象,在他的眼中,无论多么无聊的日常生活,都能变成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比如,为了研究如何科学高效洗袜子,他自制了多款自动洗袜机,从电脑风扇到打蛋器再到发条人。

一系列论证实验后,得出结论:还是手洗最省事儿......

关于如何保暖,他按照热学的原理,研究了秋衣和风衣应怎么穿更保暖,先穿风衣再穿秋衣?还是先穿秋衣再穿风衣?

最后,通过一个很谢耳朵风格的方程式,给出让人啼笑皆非的答案:秋衣外穿,比较保暖…

除此之外,他还正儿八经地研究了拉屎压水花的过程,一篇《困扰 10 亿人的拉屎压水花问题,我给出了最科学的策略!》不到一小时,阅读量突破了10万,获得点赞无数。

有人常常问他:你整天做这些有的没的、乱七八糟的实验,究竟有什么用呢?

毕岛答道,这样一些单纯有意思,用好奇心驱动的东西,在你要求它变得有用的那个瞬间,它就变得不再有趣了。

就像他说的,生活无非两件事,一件是为了取悦自己,一件是为了取悦别人,就看你怎么去平衡了。

2

太追求有用的人,总想做生活中的十项全能选手,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朋友David最近刚刚从轻度抑郁症中恢复过来。

其实David在常人的眼中,算是标准的人生赢家了,他自己的公司运营良好,家庭美满,典型的精英中产阶层。

但是前两年,他却陷入忧郁中无法自拔。

并没有遭遇什么突然打击,事业家庭都按部就班地向前推进,但他就是觉得自己的情绪越来越低落,总觉得自己还不够好。

一直以来,David的人生箴言是“生命在于运动,不进则退,”所以,他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精进、高效、做事情以结果为导向,有用的才是好的。

为此,他如上足劲的发条,把自己逼得连喘息的空间都没有,周末很少休息,事业越做越大,但却越来越不开心。

他一度焦虑地睡不着觉,脾气暴躁,连孩子都问他:爸爸,你为什么总是那么严肃呢。

这种状态让他不堪重负,开始影响到他的工作与家庭关系,最后不得不求助医生帮忙。

医生告诉他:你就是整个人太紧绷了,整天都忙着工作赚钱,不要太功利了,尝试去做点没那么有用的事情。

他听了医生的意见,重新调整了自己的生活节奏。现在的David,心态逐渐平和,整个人的状态松弛有度,忙时就专心地忙,该休息时也尽情休息,给自己留出了足够的时间,去享受闲暇。

“当我不再那么计较这件事有没有用,能不能获利的时候,人不再纠结,心情也好起来了,”他说。

事实上,生活中那些看似无用的体验,往往决定了我们人生的质感与厚度。

梁文道说:“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很多时候,你过得不好,就是因为太追求“有用”了。

当你总是以功利心面对这个世界时,生活只会忙乱无序,在追求十项全能的过程中,做不到万事皆懂,那只好每一样都装半桶水,把每个当下都过得苟且粗糙。

这样也许能收获到功利,但失去的却是生活本来的乐趣。

3

很多人都听过苹果大神乔布斯辍学的故事。

1972年,大一新生乔布斯在里德学院就读仅一个学期之后,就因为厌倦了自己的主修课程英文,选择了辍学。

然而他没有回家,而是留在校园里,在一间废弃的宿舍里住了一年,放弃了“有用”的专业,开始按照自己的兴趣学一些很多人认为“无用”的课程,比如,书法、哲学和外国文化。

里德学院是一所比较自由的学校,学校对这种现象并不介意,乔布斯甚至还与学院的教务长杰克·达德曼成了好朋友。两个人常常就各种哲学问题展开讨论,有时候一谈就是几个小时。

乔布斯在这个书法班上,学习了各种字体,以及如何改变不同字体组合之间的字间距,如何做出漂亮的版式等。

可以说,书法课激发了乔布斯潜藏的艺术天赋,也系统训练了他对于美感的捕捉与洞察力。

那个阶段,他还对东方的禅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研习东方文化与佛学精神,其中的返璞归真、化繁为简的理念,对他后来的苹果产品设计风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乔布斯后来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说过:“当时,我压根儿没想到这些知识,在我的生命中会有什么实际的运用价值。”

但是十年之后,当他开始设计第一款苹果电脑的时候,这些当时看似没用的东西,全都派上了用场。

你也许会说,全世界能出几个乔布斯,他的成功只是特例。但是下面一组数据却会告诉你更多关于有用无用的真相。

美国曾统计过各大学毕业生的入职年薪,前10名几乎清一色是理工大学,如: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综合性常春藤名校都不在其列。

但对比10年及至15年以后的薪资情况时,那些以通识教育和文史哲见长的大学,如哈佛、普林斯顿等,不仅排进了前10,薪资涨幅还远超过了理工大学,进入上层精英社会的比例也明显更高。

其实我们的先哲庄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总结出了这个道理: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人生是一趟马拉松,实用主义、一技之长也许可以保我们衣食无忧,但如果你想走的更远,越跑越轻松,那些从小到大看似无用的积累,其实是在为未来储蓄能量。

一时无忧,换不来一世安稳。

4

其实不仅只是乔布斯的母校里德学院会鼓励学生们多追随内心,年轻时做一些无用的事情,现代西方教育体系都有这种传统。

另一位著名的清华毕业生,计算机专家吴军先生,曾经任职腾讯副总裁,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在Google担任高管。

因为女儿申请大学的原因,他陪着女儿走遍了英美两国的名校,去了解英美教育特色,后来还写成畅销书《大学之路》。

吴军发现,英美名校普遍认为大学教育分两个阶段:以通识教育为主的本科阶段,和以专业教育为主的研究生阶段。

而本科阶段,学生们应该学“大行之道(Universal Knowledge)”,而不是“雕虫小技(Skills)”。

在很多英美名校,本科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要比中国学生少,但知识面却要广很多,社会经验也更丰富,综合能力更强,这种通识教育能够让学生了解世界、拥有应付复杂生活的本领。

更关键的是,会给学生的人生长跑带来持久的后劲。

和国内“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实用主义风气不同,哈佛、耶鲁、普林斯顿三座最著名的常春藤名校,都很强调文科和艺术对学生一生的影响。

比如,在耶鲁,本科生要到三年级以后,选购了36门人文和社科基础课之后,才能选专业。

学校还鼓励学生一半以上的时间,花在各种课外活动中。

实践证明,这些貌似无用,看似和成绩与考试无关的活动,却培养了学生的各种优秀品质,比如团队精神、领导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

而相比之下,国内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并非出于兴趣,而是在父母和老师的要求下,从未来找工作会不会有用的角度作为出发点,被迫学习。

因此很多学生一旦毕业拿到了文凭,就觉得完成了人生的学习阶段,接下来一辈子再也不用学习了。

蔡康永在《人生并不是拿来用的》一文中说,“这有什么用?”几乎是最受欢迎的一个问题。

每个人都好像上好发条的娃娃,你只要拍他的后脑一下,他就理直气壮地问:“这有什么用?”

“我想学舞台剧。”“这有什么用?”

“我正在读《追忆似水年华》。”“这有什么用?”

“我会弹巴赫了。”“这有什么用?”

“我会辨认楝树了。”“这有什么用?”

越用心生活,越会明白,“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其实都没有什么用”,那些诗词歌赋,那些风花雪月闲情逸致,那些大自然徒步漫游,那些一杯茶一本书消磨一下午的闲散时光,带不来钱,换不来名和利,好像真的都没有什么用。

但正是这些没有用的片段,这些无意义的Moment,构成了我们美好的岁月回忆,以及丰富充实的人生轨迹。


欢迎订阅Angela文集:

如何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长篇连载)

女性成长

热点热稿

人物八卦

亲子育儿妈妈经

Angela游世界

Angela往期精彩文章:

真正厉害的人,都不着急

《吐槽大会》李诞:为什么要上名校?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简书10万+好文)

赌王儿子何猷君:读书不苦,不读书的人生才苦

2018,一个女人最好的生活状态

2017年最走心年度总结:学会这四件事,成为更好的自己

自私的父母,孩子更优秀

那个爱加班的年轻人,后来怎么样了?

他爱不爱你,生一次病就知道

不懂拒绝,就是在过被动的人

人生路上,最不需要的就是合群

孙俪: 35岁活成女人最好的样子,靠的不只是情商

郭晶晶:嫁得好是运气,过得好是本事

有没有钱,都可以活得很贵

蔡康永:我要有多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演好自己的剧本:当代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多数人生都在追求功利,父母想着怎么能赚更多的钱?孩子想着怎么能提高成绩?而却不想想,赚钱用来干什么?学习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 aEstell:超级喜欢,和我想的完全一样
  • 寡言_91c7:思想上劳逸结合…
  • 澄怀:只有经历过有用的没用,才会知道没用的有用
    Angela在悉尼:@澄怀 有用,没用,其实都是别人评价的,自己开心做就好,管他有用没用。
  • a087c6faf948:你问我有什么用? 让我学钢琴,有什么用? 你问我欣赏美术有什么用? 我在想可能会对于你没有什么用。但是对于我来说是真的有用。有时有没有用是相对性的。 你问我有什么用? 我会告诉你,是它让我找到了活下去的意义,找到了生命的价值。
  • 麻子君:我们现在的教育……唉,算了
  • ez4zhaohui:写的很好,但是上来就把人家名字写错了真的好吗 :)
  • cb2b2e22afd6:人生处处是风景...装入眼帘的少之又少...那些看似无用的事,却在沿途闪着光。
  • ca3026e380c7:奇葩大会不是下架了?
  • 大石头Stone:有位叫马斯洛的前辈已经很清楚而且理论性地把人的需求分成五个阶层,作者想表达的是自我实现的那个层级,是金字塔的顶。面对现实生活,不少人还处于满足温饱等基本生理需求阶段,人吃饱了才会考虑安全和交往及社会地位,最后才能到达自我实现。是的,没错,那些貌似没用的知识将来或许是有用的,但是万一它们将来是没用的呢? 花了时间精力,最后就成了大家眼中的不务正业。人啊,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最好脚踏实地,在哪个阶段干哪些事,而且干好那些该干的事。至于那个清华博士,他将来或许可以成为科学家,或许可以成为一个演员,或许将来就是一个能折腾的“不务正业”,但是至少现在占有着那么好的教育资源,就应该充分利用,就不要总想“洗袜子”了。
    大石头Stone:@大石头Stone 不过,话说回来,没有人规定名校毕业的学士硕士和博士一定就要成就大业,他们也有可能就是一个平凡的上班族,他们也可以从哪天开始劈材喂马,只关心粮食和蔬菜,以及洗袜子......
  • 柠檬遇上好晴天:作者是赵又廷的粉丝,鉴定完毕
    Angela在悉尼:@柠檬遇上好晴天 完了小秘密被你发现啰:joy:
  • 不卑不亢体育:文章写的不错,如果可以,帮我文章点个喜欢:yum:
  • 夏目伦子:“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如雷灌顶!
  • 飘渺孤魂影:既然名校毕业,你就必须承担起社会和国家赋予你们名校生的责任和担当,国家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给了你们,想想那些因教育资源极度不公的乡村和偏远地区学生,你们不该去报效国家和感恩社会吗?没有担当,不配做一名名校生,那些享受着国家最优质的资源,内心却嫉极度自私自利,只想着用毕业赚多少钱去衡量自己社会地位和价值的人,与其说你们是人才,不如说是一种悲哀
  • M木子神经质M:生活是用来享受的,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名和利,而忽略了不经意间的美好,把自己搞得那么累,也不见得比别人快乐多少,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少一些功利主义的追求,你会发现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
  • aabb3694025a:我也是理工科出身,感觉自己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Angela在悉尼:@天高任鳥飛_b632 加油💪🏻
  • 紫梦潇静:是毕导哦,他在一席也讲过这些。还有那个微信运动如何增加步数,如何在恰当的时间抢到最大的红包
  • a9b84109e38c:新视角新观点
  • 海步多:我们的眼睛也被蒙蔽太久,我们的神经已被拉长很久。一个人的脚步因为迈得太快,结果倒下的频率最高。因为城市生活已经让人快进入机器状态,慢节凑,已经成了一种奢望。大山――香格里拉,迪庆,梅里雪山,河川,溪流,飞鸟,野兽,雀鸣,鹤舞已成了养眼悦心的唯一。人失去了好多,精神需要慢需要静需要沉淀。有用无用看你的信仰,看你选择自私的活着或是奉献的精神。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老一辈无产者,他们的一生都在奉献,他们活着和追求就是为了大多数人活得更好。也许从个人角度,从后代子孙讲,物质上他们没得到什么,比普通老百姓还不如,还苛刻。“粗茶淡饭,吃饱就好;干干净净,穿暖就好。”对自己,对子孙后代的家训如此。在一般人看来,他们是官,最大的官,但他们有什么用呢?他们无用吗?这个时代需要的是什么?人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所谓追求和价值谁能断言?一个石头,无论大小巨细,修路盖屋,成佛跪拜,谁最有用?价值何论?这个社会,让人迷茫,小学,中学,大学,研博,将来出路在哪儿?曾看到一个30多岁的博士生女孩,张贴广告让自己嫁出去,广场一角成了一处异样的风景,成了别人茶余饭后的淡资。她是块材,是块宝,为何嫁个人这么难?也许她的心里,自己是个女人,只想找一个肩膀依靠一下,找一把雨伞挡一下风雨,小栖一下。只想有个家,有一堆儿女,像小鱼小虾陪自己终老。人活得好累,还有多少芳华?人类精英多少牺牲了自己,付出了一切。对人类,他们是有用的,他们是人民的宝。有用无用怎么说?谁能定论?
  • 破立_keep:整个大学时期都陷入这种“这有什么用?”的状态中,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最后的结果就是错过了很多,失去了很多。
  • 8459639c7257:半篇文章都是在奇葩大会里搬的
    8459639c7257:@Angela在悉尼 看走眼了,以后看完文章再说😂
    Angela在悉尼:@Astrid_Yang 呵呵开头那段叫引用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好不,连整篇文章都看不完的人,也就不要费心评论了
  • 062187ea808c:我们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让自己快乐,但是每个人快乐的标准不同,追求的目标和需要的条件也不一样,只是尽力就好,学着放下包袱,不要强求。
  • 5c1ea6cc7e76:醍醐灌顶,很棒
  • 75d58b7ca5c0:社会看的是专业,而兴趣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成为第二辅助,兴趣虽好,专业要精
  • 阿群1986:毕导=毕岛?
  • 易仁浩:毕导
  • 小隐于林:毕竟社会是现实的 学有用的才能更好地赚钱养家 艺术这种东西并不是所有小老百姓都能享受得了的
  • 吖几角:只有生活和物质上满足之后,人才会做些无用的东西
  • 83daf7e43be5:中国目前的教育,很难不以功利性为衡量标准。
  • 世界里的123:有用没用,自己觉得开心就行
  • Summer的幻想:是毕导
  • 好书伴成长:功利之心不全是坏处,有时功利也只是效率的一种代名词,凡事不能太过了。太过功利的人生活的太过疲累,在闲暇之余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取悦自己,也不致生活无聊乏味。😁
  • zuoqy:你写的一些看似没有的东西,但是后来都有用了啊,就比如乔老爷子,开始人们觉得没用的东西,后来不还是有用了,我就想问问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
    九尾喵丿:@zuoqy 大众舆论鉴定,有用就是能用来考好成绩、找好工作、创好事业、找同样优秀的伴侣,走上巅峰人生。无用就是和这些不直接相关的。😂一辈子像上了发条的娃娃,都往一个既定的人生方向走
  • 2bc5e86a9912:少一点理性,多一点信念和坚持。
  • 海尔哥哥:我这份工作中 做了一些其他的事情 反而是我以后有用的东西
  • 51米阳光:“其实我们的先哲庄子,早在几千年钱” 。 钱。。。应该是前吧
    九尾喵丿:@51米阳光 您读得认真🤓👍
    Angela在悉尼:@51米阳光 谢谢指正,错别字已改:heart:
  • 我是一个凡夫俗子:结局就是:看似没有用的东西,其实有用。所以不是别人过得太有用,而是成功人士过得更“有用”,只不过很多人一开始没有发现这种有用罢了。
    对于那种读博还有空折腾的人,我是不敢说什么的,做引子也缺底气。因为聪明人的世界,普通人不会一下子理解的。
  • 小修1981:那个阶段,他还对东方的禅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研习东方文化与佛学精神,其中的返璞归真、化简为繁(此处应当是化繁为简吧)的理念,对他后来的苹果产品设计风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九尾喵丿:@小修1981 一般都是眼睛👀惯性把它掰正读,您居然没有惯性跳过去🤓👍佩服
    Angela在悉尼:@小修1981 是的改过来了,谢谢指正:heart:
  • 简哥:有深度。
  • 娜总聊买房:哈哈,为什么照片全部是赵又廷!
    Angela在悉尼:@李娜力亮广告灯箱UV喷绘 哈哈因为喜欢他唄:heart_eyes:
  • 蹒跚幸福:老子的道德经里早就说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知以为用
  • 夏天里的X甫次:有时候“有用”决定你的起点,“无用”才能决定你的终点
  • 温小煦:我一直以为他是北大的
  • 阳光少年时代:书到用时方恨少,知识也是一样,不管什么,总会在某一时刻熠熠生辉。
  • 花语满天_cfe3:让人豁然开朗的感觉
  • 焉支闲人:喜欢这句: 事实上,生活中那些看似无用的体验,往往决定了我们人生的质感与厚度。
    忙忙碌碌中我能也会失去好多东西!  
  • 49a3231e7ad6:问一句有什么用就太功利了?所以世人真正不成功,并不在于太功利,而在于不思考。我敢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没用的,真正做学问的不愿回答这个问题是因为他的答案你也听不懂。问有用无用不是功利,说他是功利,不过是部分人的想法影响了多数人而已。想有什么用就学不好了?完全看不出其关联性。。。。。大概,是目的因吧,唉~
    Lee_Luo:@一笑韩 很有道理,绝大多数人对绝大多数事情的界定都是跟随别人的脚步,并没有自己的想法。
    九尾喵丿:@翁晚 您的想法独具一格🤓👍真是这样,少数人界定有用跟无用,多数人跟从。少了自己的思考,并不在有用无用本身。
  • 李翊知:真好,但我还是比较适合上理工类的大学,里面文史也有,就看个人想怎么发展了
  • 65c461aa030a:不是学到的没有用 只是你没有用罢了
  • 叶紫檀:写的非常好看
    Angela在悉尼:@叶紫檀 谢谢:heart:
  • 雪花如糖:写得好👍
    Angela在悉尼:@雪花如糖 :heart::sparkling_heart:
  • 紫陌草8:现在的人都太功利了
  • 青菜一颗: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 f401a581c9e0: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
  • 浅笑微印Natasha:不带功利之心地去生活,反而更能收获到快乐。感谢你的佳作分享:+1::+1::+1:
    浅笑微印Natasha:@Angela在悉尼 :heart:️🌹🌹🌹
    Angela在悉尼:@浅笑微印Natasha :sparkling_heart:
  • 西坡公子:好文,是这样的,看似没用的东西,却会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
  • c1c17b17617b:随你就好,太计较得失,所做事的快乐和乐趣也就减少了。

本文标题:《奇葩大会》清华博士研究洗袜子: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活得太“有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lxk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