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收到学期总成绩,有些留学党就很纳闷:“我明明都有认真上课,成绩也不错,怎么不是满分?”
额。。那多半是因为你没有遵循美国老师的课堂套路来上课,傻傻地错过了那些白送分的机会,当然得不到满分咯。
不可小看Participation的潜在价值哦
图片源于网络Participation是什么?很多新留学党认为只要按时上课,不随便翘课,就算Participation啦。
错!错!错!
真正的Participation要求你:人到位、脑子到位、表达到位,这三样全部到位才算得上教授心中的participation。
在美国,教授们都很看重学生的Participation(课堂参与),因为他们觉得课堂是需要互动的。如果只听教授巴啦啦吧讲,得不到同学的反馈,他们不知道同学们是否听明白了,甚至会觉得自己很失败。
哎,自打上完小学3年级,我上课就习惯了只听老师讲,最喜欢碰上那种喜欢自我陶醉在自己世界里的老师,最怕被老师突击点名回答问题。
听外国教授讲课,我脑子本来就不够用,连课都听不明白,话都说不利索,教授竟还要求大家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这不是成心跟我过不去么。。。
我们这些从国内来的留学党们早就习惯了填鸭式教育,曾经还认为这种教育方式很死板,现在才发现这才是最舒适的教育方式。
相比之下,人家美国同学上课那个积极啊!时不时就高高举手和老师互动,搞得我们很被动。他们还纳闷为什么我们不愿在课上participation?
因为我们怕啊!我们语言不通,怕说错被笑话丢人。而且,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不要张扬,要低调。老师说话不要打断,否则就是不尊重老师。再加上有些人本来就性格内向,平时话就不多,就更别指望他们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话了。所以,我们就算知道答案也不愿举手主动回答。
为了逼留学党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教授们也是不择手段。他们将Participation列入学期总成绩的10%~20%。如果你上课完全不Participation的话,就算你所有的考试、作业、小组报告全都满分,最后的成绩也只有80到90分。
没想到教授竟把我们逼上绝路!有些同学不在乎成绩,过课就是成,所以在课上依然选择做自己。
我是那种很在乎成绩的人。如果只因怕丢脸没回答问题导致拉低学期成绩,我是不会原谅自己的。跟成绩比起来,脸算个屁啊!为了得高分,我必须拿出不要脸的精神去participation。
为了让老师记住我有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我在做案例分析时就会在网上多做些相关调查,然后把了解到的信息记在本子上。上课时,当老师问大家对案例的看法时,我就大胆举手分享自己的独到见解。除此之外,我还会提前思考一些跟本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找准时机举手提问。
第一次举手表现自己时,我很紧张,说话也吞吞吐吐,但老师和其它同学都没有因此嘲笑我,而是耐心地听我说完。这令我感到特别意外,也很感动,这无疑给我很大的勇气继续和老师互动。
为了克服表达不清的问题,我在举手前都会把想要说的话在脑子里过一遍或者写在纸上念给大家听。这样,我在回答问题时就不会因为过于紧张而说错话了。
另外,尽管老师总说:“No Stupid Question”(没有愚蠢的问题),但其实是有的。问问题也有讲究哦。那种明知故问的问题,最好别问。这样不仅让别人觉得你大脑是不是有问题,还浪费大家的时间。要问就要尽量问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或者令人深思的问题。以“Why”和“How”开头的开放式问题最受欢迎。
虽然课堂积极参与是好事儿,但凡事都有个度。如果举太多次手,也会被大家讨厌的。老师会觉得你影响他的上课进度,而同学们就会认为你太烦人,太爱显摆。所以,一节课参与一两次就够了,也要给别人参与的机会。
有人可能会怀疑就算你participation了,老师也未必在意呀?那也不一定哦,只要你课堂表现好,还是会吃到甜头的。
有一个学期的期末考试巨难,最后大家的成绩都不理想。我的成绩也只拿到了2.8。连3.0都不到,简直恨死自己了,觉得这学期真是白读了。我特别失落,但又能怎么样?只好下学期争取拿满分,把平均分拉上来。
过了两天,我收到了教授的邮件。教授在邮件里说:“我知道你对这个成绩很不满意。鉴于你平时的Participation很出色,我决定给你再额外加分,你的成绩将从2.8提升到3.0。另外,这次的加分机会,班里只有3个人能够得到,恭喜你是其中一个。”
哇塞!被老师加分了,我就跟中了头彩一样激动得不要不要了。看来平时这么努力回答老师问题不是没有意义的。那个春假,我过得相当愉快。
总的来说,在美国当学生不容易,光把课上完,把考试考好是不够的,还要积极展现自己的思想和表达能力,给教授留下深刻的印象(好的印象哈)才能给的成绩添彩。
Chi-Chi Sheet,让我们光明正大的“作弊”吧
Chi-Chi sheet(“作弊”小条)可绝对是所有学生的考试福利!开卷考试的待遇可不是常有的,所以遇到允许学生带Chi-Chi来考试的老师,真是撞大运了。
我是在上大三统计课时第一次接触Chi-Chi Sheet。那天,统计教授说:“期末考整学期所有内容,也就是包括期中前的知识点一起考。”啥?全考?这不折磨我们么?大家立马露出一副苦瓜脸。
教授早料到同学们的反应,淡定地接着说:“因为考点太多,大家可以把相关公式和定义抄在一张A4纸上,反正面都可以写。考试的时候可以参考你的Chi-Chi Sheet答题。但是,Chi-Chi Sheet上不允许抄例题和解题思路。”听到这个好消息,大家瞬间变得毫无压力,脸上露出了无比放松的表情。
就算只写公式和定义也能给考试帮大忙啊!周末,我花了一个下午把统计书学到的所有定义和公式全都在Word文档里用最最小的字体打出来,排版用横版,平均分四个栏。手都快打麻了,才总算把20章的内容全都浓缩在了这两页小小的A4纸上了。看着密密麻麻的小抄,我瞬间有了十足的把握,这次期末稳赢了!
我曾经的Chi-Chi Sheet考试当天,大家漫天欢喜地晒自己准备的Chi-Chi小抄。有些小抄是纯手写的,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圈起来做记号;有些小抄也是用电脑彩打的也很漂亮。直到我拿出自己的小抄,全班都震惊了!Word 天!一张纸上竟然能装下如此多的内容,简直太壮观了!有些人还开玩笑说:“你不应该学商科,应该学编辑。这Chi-Chi Sheet的设计和编辑简直是神作!”
考试时,我惊奇的发现这Chi-Chi条基本上用不到,因为所有的知识点全都牢牢地印在我的脑子里。我突然感觉有种上当的感觉,难道老师是想利用大家专心准备Chi-Chi小条的心理达到复习的目的?罢了,无论Chi-Chi Sheet用没用得上,它的确帮我们缓解了不少考试焦虑。
在大学和读研这些年,我总共享受了5次带Chi-Chi Sheet考试的福利。除了第一次小抄没有用上,剩下的四次都用上了,期末得到的成绩也都不错,这也算不枉我花这么多时间努力地做小抄。
有些个别留学党很懒,还爱耍小心机。他们懒得自己做小抄,把别人的小抄拿过来直接复印一份当做自己的。因为对“自己的小抄”不熟悉,考试时他们根本找不到要点,慌得连题都答不完。
遇到Chi-Chi的机会本来就不多,所以大家要用心准备属于自己的复习小抄,这样考试才抄得放心又顺手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