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在相爱之前说分手。”
――阿尔贝·加缪
毕业多年了,记忆犹新的是多年前,我和一个彼此喜欢的姑娘通信2年的时光。
如今,我不断地咀嚼着这段往事犹如鸡肋一般,努力地想忘却,记忆却总在闪回,无法自拔。
弗洛伊德说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闭结还没有完成的原因。鸡汤文通常会把这样的事称之为“得不到的爱恋才是最好的”。
之于我,这该是我大学青春里仅有的一段爱恋吧。所谓的青春,不过是我大学4年里选择了一段异地恋,而这段爱恋夹杂了太多复杂沉重的东西,它若有若无,它不太像现在的激烈爱情,更不像过去的古典,它似乎很古老但终究是有个名字的,叫柏拉图式爱恋。
在柏拉图爱恋里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若有,一种是若无。很糟糕,我选择了后者。但这种选择令我无能为力。
据说柏拉图是个同性恋,但他要求与异性之间有精神与灵魂般的爱恋,但又据说他对于女性有偏见。这算是他的私人吗?
而事实上,据说哲学家对于女性的看法总有偏见,比如康德、尼采、叔本华,这3个人在青春里都曾有过一段不尽如人意的爱恋,但以失败告终后他们都会从哲学角度升华一下,然后恪守着自己总结的这个伦理,耗尽自己的一生,过得艰难而苦痛。你说他们情感里真的快乐吗?
他们真的快乐吗?
如此,我也必然相信着柏拉图曾经也曾有过一段复杂的爱恋,否则对于肉体与灵魂的思考他不可能如此先人一步。
曾有个著名的故事,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让柏去摘又大又黄的麦穗,不能回头只能向前走。最终柏什么也没摘到,因为他在中途遇见了一个又大又黄的麦穗但他相信前方还有更好的,最后他仍然认为之前的那个是最好的,但他错过了,这就是爱情了。
柏拉图继而问什么是婚姻,苏让他去砍一棵大而茂盛且适合放在家中做圣诞树的,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走到中途柏砍了一课普痛的树,不太茂盛也不大,但也不算太差。柏这回怕错过所以不那么肆意的挑选了。
苏格拉底,我相信他曾经历过这情感的纠结的。
这两个故事说了4个道理:
错过的爱情有可能是最好的。
爱情是婚姻的经验。
婚姻最后可能会选择折中。
爱情有着肆意的选择,婚姻有着无奈的放弃选择。
总之,这两个故事只是一家之言,还有很多故事在不断重复着错过的爱情、隐忍的婚姻、错误的选择以及将就的人生。这4个道理都有很多鸡汤文对应着,但最后都指向了这样一个问题:
到老了,我们该怎样端看我们曾经的爱恋以及我们曾经到底怎么爱?
青春之所谓无处安放,正是因为我们年轻时或轰轰烈烈或者畏首畏尾,无论哪一种都会有所遗憾,但也都有解释的理由:
那个主动给我写信的姑娘化名为小红吧,我就叫小明。我之所以用第三人称来叙述,是为了我的旁观,我尽量旁观着自己的爱恋,以期梳理出一个不那么悲伤的解释。
那是2014年的2月份,刚过完元宵节,小红写给了小明第一封信。小明不久之前刚刚对小红说完:“我觉得我们还是做朋友吧。”
往前推2年,2012年的8月份,小明做出了重大的决定:要向他暗恋6年的小红表白。表白时的手段极其的委婉。小红短信问小明是否是认真的。小明解释了很多,核心观点是要互相等待,未来大学4年我们或许还会遇到他人,我们可以尝试与他人恋爱,因为不想错过更好的。
我承认当时绝对是出于男人的私心与暧昧的因素,绝对有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想法,绝对有着一种不负责的内涵在里面。
所以小明去了遥远的东北上大学,她去了南方。
小明整日思索着自己的私心,关注着是否有其他姑娘会看上自己以及自己是否会看上她人。小明看上了一个文静的姑娘化名为小芳。但小明心中还有之前表白的那个姑娘小红啊。怎么办?
小明在心中权衡了多重利弊之后打算静待缘分,但小芳似乎也并没有多少意思,或许也是因为小芳文静,不是主动的姑娘,所以小明打算主动做些什么但又迟迟什么也没有做,只是在徘徊与纠结。
于是一个学期结束了。
小明假期结束后的第一时间约小红到茶馆见面,此时是冬天,她穿了蓝色的棉袄。正当她站起身撩着长长的头发问小明好看吗的同时,小明赶紧说出了那句准备了近半年的话:“小红,我们还是做朋友吧。”
注意,当时这句话的重音落在了“我们”,但这句话真正的重音应该是“朋友”。这一点迷信预言了我们后续还会有连接。
此时,时间凝固了。小红慢慢地坐下,在她眼中小明分明看到了一丝凉意但他故意忽略了。
后来他们一起吃了牛肉面,小红给小明买了牛奶,小明递给了小红一塌子打印纸,上面写满了小明上网搜集到的各种各样的名人爱情故事以及爱情格言。之前小明准备这个集子只想为了小明和小红之后的爱情做些许参考,当小明决定放弃这爱情的同时,这个集子的后半部分小明是怀着一种祭典的心在做的。
吃完饭后,那一晚小明步行回家,穿过了公园,小明坐在了一个长椅上看了很久的天空。小明一直在想这么做是否正确?为什么自己要在开始时亲手斩断?小红问自己的头发是否好看时自己为什么要如此着急的说出那句话,撇清自己与小红之间曾经自己一切的胡言乱语呢?
小明陷入了长久的沉思,这份沉思也一并带到了第二年的开学,这半年时间小明本可以腾开手去追求一下小芳然而小明什么行动也没有做。远远地注视着小芳,脑中尽是7年以来自己与小红的往事:
每一次同学聚会时、每一次小红的生日叫自己去时自己都装作表情无所谓的样子但内心早已经五味杂陈的可笑模样,自己表白后的漫长心路历程以及最后似乎莫名其妙的放弃。
这一切简直,简直像是一个玩笑,极其不真实。这使小明总在质疑自己活在了错觉与幻影中。
每当此时,小芳的脸就转化成了小红的脸,于是小明狠狠地拍着桌子自言自语道:“就情感深度来说,我不该放弃小红,对于小芳是否喜欢我,我不知道,我是一个情感慢热的人,等到一切都明了了恐怕谁都错过了!但是我已经对小红说了我们做朋友吧,如今我要自己反悔吗?现在我什么都不能主动去做,包括试图去追小芳,现在一切必需停手,想一想我到底该情归何处?”
小明是读中文系的,此时,机缘巧合,一个法国名叫加缪的作者走入了小明的情感世界里,他先专一后多情的情感经历以及他所有关于情感的观点都契合了这个时期摇摆不定的小明,小明彻底徘徊在了自己给自己设置的情感牢笼里,原地打转。
也就是在此时,小明变得异常的孤僻了,开始了独来独往的生活,拒绝与人同行,拒绝人多的地方,拒绝接受一切有关同学之间嬉皮笑脸时关于情感的玩笑。
每当这时,小明会开个荤段子地说:“我阳痿了,姑娘们不喜欢阳痿的男人。”在他们哄堂大笑的时候,小明开始了与加缪漫长的对话,开始了自己真正的写作生涯,对自己说:“加缪对于第一任妻子是专情的,对于他后来的暧昧不能强硬的理解为他是多情的,也许是第一次的伤痛带给了这个作者以巨大的打击,所以年仅24岁的作者竟说出了‘我总是在相爱之前说分手'如此纠结的言语。而反观我的情感经历,并没有多么像现实里的轰轰烈烈,只是我一个人在脑子里来回徘徊、取舍与抉择,这样持续下去,我是会自己把自己弄疯掉的!”
就在小明快要神经错乱之时,小红居然以一种古老的方式给小明写信了。
把重音放在了“我们”上开始生效了……
信的内容主要说了一些小红初入新的大学环境的不适应之类的,结尾给小明推荐了一部电影叫《她》。信中夹带了一张她去看华山日出时的照片。从此之后的3年里,日出与《她》这部电影悲情的氛围就是小明脑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二十多年来第一次收到姑娘给小明写的信,而且是用笔一个字一个字写的,小明很激动。于是写了一封长达10页信纸的回信,信中谈到了对生活、对未来、对与小红的爱情、对自己父母婚姻的冰冷等等几乎所有的问题,可能是这么多年来小明独来独往的性格中感受到了太多的孤独的缘故,小明几乎想用一封信告诉小红自己二十多年的人生一样。
小明在信中表达了自己对于之前不敢往前走的懦弱的选择以及与小红的错过而感到惋惜不已。小明重申了自己对于小红的喜欢之情,但是整封长信里小明表达的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担忧以及自己尚且一无所有不足以用物质来支撑一份喜欢,如此而来,小明脑中闪过了母亲对自己说的一句话:“作为一个男人,如果还没有足够的养家糊口的能力如果去爱一个女人,用什么去爱,凭什么去爱?仅仅是凭借自己的喜欢,这份单纯的喜欢又能持续多久?”
小明再次陷入了退缩的边缘,但是这一次可是小红主动找到自己,还用了如此浪漫的方式联系,正因为在小明不近人情地说出放弃后小红仍能不计前嫌地把心里话告诉自己这一点点的信任。
正当小明正准备鼓起勇气不计后果地想要再次追逐小红时,小明的母亲来电话了。
母亲说自己昨夜与小明他父亲大吵一架,主题仍然是十多年来游手好闲、醉生梦死的男人没给往家里拿一分钱的窘境。这一贯以来畸形而冰冷的家庭氛围立刻冻住了小明主动追求小红的决定。小明关掉电话后走到操场上坐在石阶上发呆,凝视着一对又一对红男绿女说说笑笑,小明哽咽了。
小明再一次陷入了一种囚牢中:“是啊。我现在什么都没有呀。我有的又是这样一份纠结的爱恋,其实我没必要纠结的。像曾经文学史上萧军对萧红说的话:‘爱便爱,不爱便抛开。'他对待情感怎么能那么的达观呢?
想想宿里那个东北大哥之前与他女友分手哭得稀里哗啦后转头又在校园里找了个学妹,成双结对的宣告了自己告别悲伤。大有此处不留爷的豪横。我觉得这两个情感都是那么的单刀直入,怎么一到我这里便如此的艰难,而这艰难的起始点竟然就在作为一个男人的自己这里。我到底为什么而却步?为什么?”
小明质问着自己,想着自己家庭缺钱的窘境,小明得出了一个答案:“对,自己缺钱,自己还没有经济自由,拿什么与喜欢的姑娘花前月下呢?父母的钱是他们的,我可以暂时借用他们的花前月下啊?不行。可是现在连婚姻都提倡AA制婚姻,为什么爱情就不能提倡AA制呢?小事情可以AA制,大事呢?”
总之,小明得出了一个特别low的论断:“自己尚没有经济自由,不得谈恋爱。”
这是多么荒唐的理由。
于此,小明固执地把自己囚禁在了这样一条自己编织的条令里,令行禁止,雷厉风行。
当小明接到小红的来信后,小红在信中告诉了小明:“我是喜欢你的,很喜欢,只是我这个白痴用了很久才发现。”
小红说:“我想说的是,我是想等你看遍所有的繁华的。如果那时候你觉得我还是那个对的人,剩下的人生请和我一起走吧。如果你遇到了你心中穿着白纱裙冲你微笑的那个她,那我真心的祝福你,第一个祝福你。找到那个她的时候,请你第一时间告诉我吧。我也不知道我会不会有一天,牵了别人的手。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我也会第一个告诉你的。那个时候,别怪我。而现在我也想在等待之中冷静下来,谁也不用承诺谁,真的在意的,时间总会给出答案的。”
小明看到这里时没有哽咽,直接流了泪。自己2年前对小红说的等待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啊,说白了,有点像存在主义式的恋爱。只不过自己所处的时代与环境并非萨特那个动乱的年代,自己虽然向往萨特和波伏娃的爱情,但自己还没有达到他们那样高智识的情商呢。但总之小红的这句话是懂小明的,小明自言自语道:“就冲这几句贴心的话没妄费我暗恋了小红6年的时光。”
信中小红也坦诚了自己的另一段爱恋史。那是在小明与小红茶馆谈话后的几个月,小红的高中同学小雷(他是一本院校,家中比较富裕。而小明是二本院校,家中经济拮据些。)亲自去南方找小红玩,对小红很好,他们差一点就在一起了。
后来小红对小明不经意间说道:“那时小雷居然公然劈腿,使我很受伤。”
作为旁观者的小明很清楚的意识到如果小雷不劈腿,似乎小红也有与自己一样的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情愫,他们之前所谓的等待或许就是一种试图把对方当作备胎的心理。这样一来,小明心理忽然好受一些,小明对小芳,小红对小雷,于是他们在大学中也实现了曾经小明说的如果遇到更好的可以尝试的言语。
只是,小明放弃了尝试,而小红来不及去尝试。
小红在信中是这样说的:“我们差一点就在一起了。但是,我没有。因为那时候才发现原来我一直喜欢着一个人,当心里有一个人的时候,很难安放另一个人了。有人说,真的喜欢是当你可以选择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你却仍然选择和他。只是,我明白的晚了。”
如此,小红本可以心无旁骛的接受小雷的,可能是因为小明莫名其妙的放弃来得有点突然,小红心中也是五味杂陈的缘故。
信中小红说出了与苏格拉底那段故事一样的话:“我们总是这样,错过之前,觉得下一个会更好。错过之后,觉得以前的那个,才应该被珍惜。”
小红在与小明的这段故事里总结出了这样的话,我十分有理由相信苏格拉底在教柏拉图认识爱情与婚姻时候的那充满哲思的行动的背后一定隐藏着苏格拉底自己情爱里的悲伤的故事。
信的最后,小红说:“以后有时间什么的一起爬山吧?”
令小明意外的是,小红竟然如此的喜欢自己,更令小明意外的是,小红要约自己一起去爬山,也就是说一起去旅行,而钱钟书曾说过旅行是检验情侣是否真的适合在一起的一个绝佳的方式。不论是否纠结于这份情感的物质性还是别的因素,小明决定放弃自己一切的矜持与小红一起相约去泰山看日出。
但小明毕竟对于爱情有着自己制定的莫名其妙的先后的关系,总认为应该先有事业再有爱情,因为小明是学中文系的,看过了太多的爱情故事的结局大都是所嫁非人的窘境,有点将就也有点无奈。对于给自己强烈冲击的作家加缪的爱情故事也是惋惜不已。
所以小明当时想的是如果爬山要合照,小明会想方设法说服小红不要发微信朋友圈,但小明既然已经决定要公开这段暗恋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唯唯诺诺,小明终于忍不了自己这样古怪的性格,小明想一个人静静,于是在学校附近自己一个人开了一间宾馆的房。
小明本想梳理出自己最终的决定但是奈何宾馆的墙隔音不太好,传出的呻吟声令小明备受煎熬,于是那一夜小明被叫的欲火焚身,有了叫小姐的冲动,但是想着怕得病、怕被仙人跳、怕被抓、怕那个小姐长得老等等所有胆怯的因素最终还是自己用郁达夫所谓的“十姊妹”解决了生理需求。
那一晚小明很懊恼,情绪与郁达夫《沉沦》的主人公大概一致,但是比那个主人公更焦躁。那个主人公可以把自己找不到女人的痛归结为羸弱的祖国,而小明自己呢?固执地坚守着一份自己纠结的异地爱恋,而这爱恋有那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爱恋的暗伤应该归结为什么呢?
于是小明强化了自己曾经在操场上看着红男绿女时的决定:“自己尚没有经济自由,不得谈恋爱”的这个奇谈怪论。
于是小明产生了放弃这段相约爬山旅行的机会。但自己已经与小红约好并规划了行程,一切似乎已经把小明“逼上梁山”了。
但直到小明一个人在电影院看完电影《敢死队3》时接到了小红的电话,她说:“那个……我们还是不要一起去爬泰山看日出了吧……因为……可能时间会特别赶……国庆节就这么几天……我想……”
小红支支吾吾地在说,小明立刻回了一句:“好的。那就不要去了吧。”
小红说:“我们可以一起去毕业旅行的。”
“那还得等2年后啊。”
“很快的。到时候我们可以去泰国之类的地方……”
这是一个简单的通话,我知道后来的所谓的毕业旅行只是搪塞我不去这次旅行的理由,而我欣然接受这理由的原因是,我也退缩了,怕旅途中的各种不方便。
在下一封的信中,小明竟然做出了之前自己十分摒弃的所谓的承诺:“我可以向你承诺的是,为了度过这段情感的混乱时期,我认为我不适合也没有勇气去牵手大学里的任何一个女生。我保证我不会牵手任何一个女生,事实上,也没有哪个女生看上我,这是我的幸运吧。”
对于小明,或者对于男人来说,自古如果有女人投怀送抱,哪个男人能如柳下惠般不动声色呢?而对于小明最真实的是没有姑娘喜欢他,更别说投怀送抱了。
小明说的承诺是建立在如此一个真实的基础上,只要自己不主动追求别人,小明有理由相信定不会有女生追求他。小明的这个想法像极了徐志摩第一任妻子张幼仪对自己多年来坚持的看法。
多年来,小明对于自己的颜值以及各方面并非特别突出已经了然于胸,属于中等水平。所以小明思前想后下了这么一个承诺确实也不会缺少什么。
因为这个自我设限的承诺,小明后两年的大学生活就更加的孤僻了。
一个人去看电影、去快餐厅、去黑夜里灯还亮着的小餐厅、一个人去散步、一个在偌大空荡的教室里自习等等,总之,小明的后两年过得孤独而落寞。
在小红的回信中,她说:“我以前就在想,若我喜欢上一个人,定不会要他许下任何诺言。看到你写下的这些承诺,我突然发现,我竟然在不经意间将你逼到了如此境地……我们能否简单地回到‘好朋友'的那条轨道上?只是好朋友。”
小红理解了小明那份莫名的压力,她想要真正放手这段纠结的爱恋以还给小明一个没有压力的生活。小明理解了小红的放手,也看到了小红在信中这样写道:“我一直都活得很理智,包括对待爱情,我也很想什么都不管,放手去爱那么一回,但我做不到。我知道你也一样做不到。我们都想太多。可能别人能给你的,我一辈子也无法给你,我无法像别人那样毫无保留、轰轰烈烈地去爱你,也不会因为你而放弃自己一些坚持的东西;不会觉得世界中除了你看不到别人;不会觉得你太完美,身上没有缺点……我们都把‘喜欢’看得太重了,想太多,反而无法再往前走。”
小红说的这番话是那么的切中了小明的内心,直至现在。
所以2年后,小明在毕业之际,一个人踏上了去往泰山看日出的旅程,在用了5个小时从红门登上泰山之后,在泰山顶上的宾馆里住了一夜,那一夜小明发了微信给小红:“我现在在泰山顶上,明天清晨5点准备看日出了。”
过了好久,小红回复道:“对不起,说好一起去的最终只有你一个人去了。”
在日出的那一刹那,小明之前所有的纠结与坚持顷刻间卸下来很多,小明下山后在一家咖啡厅里写了最后一封信,长达12页,回忆了自己与小红的情感史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等等。专门等到第二天邮局开门第一时间从泰山以挂号信方式寄送给小红。
泰山日出,一个曾经的约定,小明一个人完成了这个仪式。
小红的最后一封信已经是小明毕业典礼的前夕了。
小红在信中的言语措辞已经很决绝了,没有了前几封信的不舍与游离,她说:“你说也许矛盾和争吵就是爱情的主旋律,我也这样觉得。两个人能在一起,也许就是宁愿忍受矛盾和争吵也不愿分开的一种妥协与让步的结果吧。我们都承认吧,我们彼此都没有愿意为对方做到这个份上的决心。所以我们只能到此为止。”
接着小红说:“我们其实很多时候都本末倒置了。想要更好的去生活,赢得更多,却常常忘记生活本身所应注重的东西。”最后红小红很“官方”地说道:“祝你前程似锦,早日遇到你所期待的爱情。
小红曾在第4封信的结尾是这样说的:“若是可能,我们的世界也终会有重叠的一刻。不需要任何承诺,就这样走下去吧,看看我们究竟能走到哪里……”
好了,我与那个给我写信的姑娘的故事大致已经结束了。我要转换成第一人称了,在上面叙述中我不断的把“我”改成“小明”的过程我更加确认的是,我想要旁观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
大学毕业前夕,我收到了小红的最后一封信,我确认了小芳在大三让我教她写字时只是喜欢我的字并非喜欢我的人,如此,我得出了情感里一厢情愿的喜欢有时候真的很可怕。还有一个性格开朗的女生说欣赏我,也是她告诉了我人的情感分为“欣赏”、“喜欢”、“爱”的3个等级,这个姑娘送来我礼物,还到我家乡找我玩过,我们还相约一起去大理做了近1个月的义工,期间我也终于确认了我和这个姑娘只是彼此欣赏而已,让我喜欢她还真得很难。
于此,我大学4年就结束了。情感方面的所有一切体验都是异于常规的,精神的碰撞要多于肉体的,至今,我也没有与小红拉过手。在如今性开放的时代里,我为着这如此柏拉图式的爱恋而感到一丝荒凉的幸运吧。
小红说:“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的爱恋会如此的艰难,甚至会是‘朋友之上,恋人未满’的结局。”
我说:“我们彼此曾尝试过,但都是浅尝则止。后来我退了一步,你也退了一步,于是,我们的距离就已经不再是朋友了。”
就在大二那一年,以前喜欢在朋友圈和QQ空间发自己感慨的小红决定锁住自己的空间与朋友圈,一锁就是3年,直到现在,小红已经3年没发任何动态了。
而大二那一年正是我与小红情感交锋最频繁最后都各退一步的时候,而我一直把小红的性格由外向型转成内向型的这个性格轨迹归咎于我对于这份情感的犹豫与纠结。
总而言之,我是有愧于小红的。
于此,我又一次消费了这次回忆,编制着伤感,到头来我究竟获得了什么呢?
我多么希望这是我最后一次整理与回忆这些信件背后的故事。
真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啊,但是在今晚、明晚以及无数个晚上,我知道这不会是最后一次。
后来,她偶然间对我说:“我可能不会结婚了。”
我说:“你傻啊,那可是一辈子啊”
她说:“也许,我真的只适合一个人去复杂啊。”
这该是我期待的吗?我无数次问自己,这样的结果是不是我期待的呢?
我放弃的理由那么的虚与委蛇,我是那么的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当然这一点或许她也有。我们彼此喜欢,但是我们似乎都没有到达爱的程度。就是网上那句流行的言语:‘一切都源于不够爱吧。’
但是,我们似乎都还没有怎么尝试就散了,这才是最悲哀的那一点。
这世界川流不息,人海茫茫,各自守着那份执拗然后与孤独同床共枕。每一个晚上的那刺眼的月光啊,像是要把我杀死在这枯槁的夜色中,多像个坟墓,而又就是个坟墓啊。
我本来拥有了美好的开始,却没想到活得那么复杂又那么纠结,我几次想完成我的心理闭结,却更感到这个结恐怕是永远难以合上了。
这该是多么悲伤的论断啊!
我不断地追问自己,我为什么不敢呢?我到底怕什么呢?原因似乎又那么多而且又那么沉痛。我活在了一个盒子里,情难自已时逢着一个空荡荡的深夜,难道与我该来处去毁灭吗?
我总想我该如何面对自己的懦弱、复杂、焦躁与荒芜的情绪,一切的原因终究落在我自己的身上:
我拒绝了世故但这是必须的
我拒绝成熟但这是必须的
我拒绝谄媚但这是必须的
我拒绝顺从但这是必须的
我拒绝了一切,但这一切又都是必须的。
而这一切正是我无力改变的,这无关情感的落脚处,也无关于爱恋着谁。终究我面对不了的一样也不会少来,所以,谁会在身边呢?
我哭了,哭的莫名其妙,哭得很安静,静到我根本听不到自己的哭声。找不到任何哭的确切理由,在泪水中疲惫而眠,醒来时我躺在冰凉的地上,竟然不知道现在是白天还是黑夜。
加缪说他终于意识到了人生就是“不要说话,陪伴就好”的结局。
而我们的人啊,终究是憎恨与热爱、令人发笑与使人悲悯并存着,这构成了一个人,也构成了一个人所有的悲欢离合。
曾经,我一个人看过电影、吃过火锅、去过深夜还亮着灯的餐厅,一个人去遥远地方的旅行,一个人去医院拍腰扭伤的片子,一个人去咖啡厅、快餐厅、一个人去海边、一个人去游乐园、一个人搬过家,总之,那所谓的孤独的十个等级我几乎全部体验过了。
我或许太矫情了,但今夜无人入眠,而我就陪着那个远方陌生而莫名的人儿吧?
这回忆如此沉重,我一个人又怎么能应付得了呢?
我拿起笔,不自觉地开始写一封长长信,该寄给谁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