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貌取人”

作者: season小羽 | 来源:发表于2018-11-25 18:11 被阅读6次

——3年级细节写作(1)

以貌取人?

对呀!以貌取人!

小羽老师在带坏小朋友啦?

好吧,我知道有人看到这个词要误会了,要开始上价值了。

别急嘛,看完再说嘛。可不能断章取义哟。


经历过古文阅读与写作阶段,这一阶段的阅写课我们进入了“细节描写”的大工程学习。“描写”是运用生动的语言,将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等恰当描绘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描写要求语言生动逼真,描绘细腻具体,只有这样,才能使读者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真切感受。

这一节课,是写人。所谓“人物描写”,就是一蚊子具体描绘出人物的形象。描写人物,不论是一人还是多人,是详细描写或者是简略描写,要注意的不只是人的身材、体型、容貌、服饰、装扮,还有人的表情、姿态、风度、背景、形态、个性、衬托、住客等等。描写任务要兼顾外在和内心世界的描写,使文章生动,刻画深刻。

面对如此繁多的写作方向,我们先从最直观的几点入手,来练习如何把人物刻画得细致而鲜活,今天我们的着重点:相貌、动作、神态。

我选取了几个经典绘本故事中的角色图片,作为观察的对象,大家一起来细致的观察和描述他们的模样、衣着、以及动态。第一幅,《爷爷一定有办法》中慈祥又智慧的爷爷。

带着四个问题,我们一起展开了对于人物的观察。

Q1:他是谁?Q2:他的外貌Q3:他在干什么?Q4:他的心情如何?

问题很简单,可当大家都开始比赛谁说得又细致又丰富的时候,简单的问题就变得精彩了。先是大家随便说,然后开始有条理有顺序的说,再接着加上形容词的说,最后就是从词到词组再到句子,比谁观察到的地方多说得细致又生动。在这样逐步升级的互相学习中,孩子们完成了一次口头的“扩写”练习(扩写是语文类表达能力的基本技巧之一,从形式上看是一种吧简单化为丰富的语文运用,但要注意的就是要合理扩充内容,在不违背句子大意的前提下,来添枝加叶,而不能是想当然的随便乱加哦。

周一班板书 周二班板书 周三班板书

我把大家的语言记录在黑板上,孩子们说得太快,我的速度能记录下来的也真是有限,但没有关系,因为今天的重点是让孩子们能说会道之后的笔下生花。在运用这一位角色进行学习和练习之后,我再出示了新的两位角色(这是非常有对比性的两种人物)。引导孩子们从刚刚的思路出发来从上往下的观察这两位角色,外貌、动作、神态,通过这一系列的观察,推测一下他们在做什么/想什么?有了刚刚的学习,大部分孩子麻溜的细数起角色的各项特点,虽然偶尔还会顺序混乱,但通过集体讨论能及时调整和改进,有个别孩子还是对于人物的外貌描写掌握得不到位,在写作时也容易出现写偏的状况,忽略了外貌、动作和神态,过于往写事的方向走了。这也和以往我们的写话、写文往往都以写事情有关的记叙文为主有一点关系,现在我们有了多种主题的命题作文,写人、写景、写事等等,因此审题的前提是明白这些文章的区别在哪里,自有弄懂了含义才能理解题目的要求。

让我意外的惊喜是,这一次的人物细节描写,孩子们纷纷写出了精彩的文字,也几乎没有要大篇幅修改的,看得仔细,说得丰富,写起来也就流畅了许多。真是要给孩子们竖起大拇指,点赞!

在家中阅读时,我们也可以引导孩子关注下故事中对于人物描写的细节都有哪些?有的是外貌,有的是动作,有的是神态,在阅读中广泛学习和积累,这样,他们的文字就会更有活力了!

读完此文,大家肯定就明白为何我让孩子以貌取人了吧,哈哈,是不是叫“以貌写人”更妥当呢?好吧,我也“标题党”了一回!


生活无处不阅读,人生处处皆智慧。

让我们用高品质的阅读滋养孩子的童年。

我是小羽,一个深爱孩子的教育工作者。

相关文章

  • 请“以貌取人”

    ——3年级细节写作(1) 以貌取人? 对呀!以貌取人! 小羽老师在带坏小朋友啦? 好吧,我知道有人看到这个词要误会...

  • 请,别以貌取人

    众生平等,每个自食其力的人都是生活的座上客。身残志坚的人更是值得尊重和善待! 前段时间去菜市场买菜...

  • 请不要以貌取人

    序:请不要以貌取人。在所有患中、重度肢体残疾人的群体当中,由于其外貌的扭曲或存在缺陷,使得很多人都把关注...

  • 请不要以貌取人

    生活中很多人都习惯于以貌取人。比如如果你身材肥胖,可能会被认为是懒散、不自律的人;如果你眼睛上有痣,面临会...

  • 以貌取人

    涉世未深时,感觉以貌取人很肤浅;涉世渐深时,感觉以貌取人很深奥。 以貌取人不可取,以貌取人也不可弃,虽然以貌取人不...

  • 以貌取人,你怎么看?

    以貌取人,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之;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以貌取人」 001 孔子有...

  • 2019-05-08

    拒绝以貌取人。 有时候以貌取人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 而以貌取人往往也是一种普遍现象。 人为什么会以貌取人?其中原因...

  • 成语故事:【以貌取人】

    【以貌取人】以貌取人,出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春秋时,大教育家孔...

  • 悲伤的天竺葵

    有人说人按本能以貌取人,little witch当这话耳边风,但生活里不以貌取人的人有多少呢?文中男子以貌取人,关...

  • 谈谈“以貌取人”

    “以貌取人”的故事出自《论语》,其中讲述了圣贤孔子以貌取人并之后知错而改的故事。从此,世人常常拿“不可以貌取人”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请“以貌取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tm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