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名叫《裂缝》,有两层含义,一是人际关系的裂缝,需要解决,要么驱逐不合群者,要么相互让步谅解。一是指称女性隐私部位,是女性电影,但片中具体指女人欲望,欲望一旦像隐私部位一样打开,放纵(格里本小姐经常被叫做G小姐,暗喻G点),化为疯狂的野心与占有,就难免会引发仇恨与争斗。
这是一群与世隔绝的英国女孩子,信奉上帝,热爱青春、激情与美丽的东西,她们的精神导师,便是她们的女老师格里本小姐。她是一个具有浓厚波西米亚气质的年轻女性,在大地上走走停停,四处流浪,特别喜欢荒蛮原始的地域,她时时提到南非的探险经历,但是她没有发财,也没有形诸文字,甚至梦幻也被导演遮蔽了。我们只能看见她训练女孩子们要懂得纯粹的美,要有人的欲望,不断奋斗。但是这奋斗是纯粹的,没有功利的,没有出路的。
因为对现实的不满,更多似乎因为以前的探险经历,她迷人热烈的气质之中,打上浓重的阴郁色彩,站在一个阴暗角落独自抽闷烟,成了她出场的典型场景。而正是这一画面,在女孩们看来是一个不解的谜团,是一种致命的诱惑。她们疯狂地崇拜她,以接近她、得到她的垂青而自豪。
巨大裂缝的出现,是一个西班牙贵族小姐菲奥玛的加入。她外表秀美冷艳,气质优雅从容,有一种难言的优越感。她抵达的架势、校长的观照、用具的特别、冷傲的态度,都引起女孩们的嫉妒与愤怒。更大的差别在于,她不仅美艳无比,而且跳水技术几乎达到难以想象的水平。在附近一处幽深的湖水里跳水,展示女孩优美的身姿与跳水的技巧,是她们追求美与人生的象征仪式。严重不平衡出现了,美丽女神格里本小姐开始将三千宠爱集于菲奥玛一身,甚至放下身份,力图和她交朋友,倾心密谈。但是,这位贵族小姐并不领情,她急于想离开这个幽闭的地方,回到奢华高贵的上流社会去,对女老师的垂青不屑一顾。
朦胧幽静的月光,波光粼粼的湖水,女老师带领她们脱衣游泳,优美的胴体与自然融合,将意境渲染得唯美迷离而冷艳,仿佛是一个桃花盛开的世外桃源,一个美丽单纯的女儿国。
人都是不完美的,这是上帝的旨意,再完美的人,都有一个难看的孔雀尾巴。格里本小姐的阴郁隐藏了自己的另一面,菲奥玛的信件隐藏了伯爵家庭的丑闻,她妈妈和一个农夫私奔了,还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分子。寄宿学校的女校长是一个基督教徒,有一颗善良宽容慈悲的心,隐藏了这一秘密,而心怀不满、心理失衡的格里本小姐,差点有揭发这个魅惑娇娃的冲动。在女校长的规劝下,大约也是在自身特殊经历的比照下,她答应保守这个秘密,并对菲奥玛垂青依旧,甚至达到娇宠的地步。
女孩子们绞尽脑汁奚落、侮辱菲奥玛,甚至一度将她赶出学校大门,让她独自回家。无路可走的菲奥玛被送回后,她们力图达成和解,消弭裂缝,成为一个亲密无间的团体。但是,菲奥玛与格里本小姐的裂缝,与团体的裂缝始终存在,最让她们无法忍受的,是格里本小姐对她的娇宠。于是,她们开始实施了一个计划,组织烛光化妆晚会,将菲奥玛灌醉,目的是让学校以违规的名义惩罚她。
格里本小姐及时出现,救了菲奥玛,将她带回自己的宿舍。但是,倡导欲望原则的女老师,本身有自己的欲望,在女孩沉醉、没有外人的此刻,她内心涌动野性之爱,脱下女孩的上衣,开始抚摸、亲吻。没有人知道女老师到底将她怎么了,我们只能凭女孩们的辱骂以及剧名去猜测。反正第二天早上,情势大变,菲奥玛坚持要上报学校,揭发格里本的真实面目。格里本一再哀求,都无济于事。
看着女老师跟在菲奥玛身边亦步亦趋的场面,女孩们忍不住了,特别是当得知菲奥玛要毁坏女老师的名声,赶走女老师时,她们开始实施了残酷的青春游戏。她们一起追赶菲奥玛,将她围困在四面有孔洞的山洞里,形成了围猎之势。她们撕扯她的长发,用棍棒打她,直至菲奥玛在地上抽搐,上气不接下气。
格里本赶来,搂住这个冷艳且冷傲的魅惑娇娃,心情很是复杂。她爱她,又恨她。当菲奥玛请求格里本将身边的氧气袋给她救命时,格里本没有理会,只是一再呼唤这个小女神的名字,表示强烈迷恋她。这是一个具有强烈唯美色彩的场面,女老师爱上女学生,在危难时刻,却没有救她,任其死在自己的怀里。让自己心爱的人死在自己怀里,这本身是一种归宿,一种占有。格里本的动机很复杂,她不能让菲奥玛开口说话,人开口说话有很多美丽的词句,但也有威胁。菲奥玛会说出她的丑闻,毁掉自己的清誉。死了的人是没有威胁的,是安详的,安详地躺在自己的臂弯里,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时刻。
菲奥玛的出现,引出巨大的裂缝。菲奥玛的猝死,引出巨大的纰漏。女孩子们冷静下来,开始吓坏了,不知等待她们的惩罚是什么。她们很后悔使用了集体暴力,打死了菲奥玛。清除异己的有效手段往往是诉诸身体暴力,但是崇拜上帝的她们,每天唱赞美诗的她们,开始觉得自己犯罪了。但是她们发现了一个重大疑点,格里本小姐在危急时刻,没有将氧气袋给菲奥玛,这才是菲奥玛猝死的一个关键。
女孩子们深夜去质问女老师,女老师并不虚伪,而是坦然承认了。她是一个洒脱的人,没有存心害人的意思。但是菲奥玛的死亡,的确与她的不作为有关。是女老师亲手害死了菲奥玛,违背了上帝的教诲,虽然菲奥玛是她们的大敌,她们心里住着疯狂的报复与惩罚,但是没有害人致死的邪恶欲望。到了此刻,气质优雅迷人的女老师,在女孩子们眼里,成了一个不可捉摸的人,一个可怕的人,一个不值得崇拜的人。她们纷纷解下腰间的红带,扔到女老师的脚下,以示决裂。
在一个清晨,本该是女老师带领女学生们唱赞美诗,唱完之后去跳水游泳的时节,格里本小姐作为学校纰漏的承担者,被逐出学校,逐出伊甸园,拖着狭长而孤单的身影,重新踏上四处流浪的征程。
这部电影是一个寓言,一个指向清教徒国家英国的国家寓言,但是它也是女人本性的揭示,是人类本性的揭示。作为人与生俱来的一个隐秘部位,那无法弥合的裂缝永远对人张开,那残酷的人生游戏时常上演于人间舞台。或许正如赞美诗里所唱的,一切伟大与渺小都由上帝创造。或许还有更多的启示,让人回味无穷。例如美丽是一朵罂粟花,可以让人沉醉,丧失必要的理性。
2011、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