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吴相对论。点“错”成金》这一期节目里,两位主持人谈到了平常心。
哲学家帕斯卡尔为了证明了是非理性的,举了一个很著名的例子。地上有一块大木板,你可以随便走,如果把这块木板在两栋厚天大楼之间,理智告诉你:这个没问题,我刚才在地上根本不会踏到那块木板之外,但是你就是迈不开步。这就是说人的理智在这个时候实际上是非常脆弱的,你根本没法说服你自己,真正支配你行为的,往往是那些非理性的因素。表面上看我们都是理智的,都是讲道理的,都是明白一些事情的,也可以做出推论,其实在事儿来的时候,理智往往是处于下风的,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控制你的行为、思想。假如有这么一个人,当这块木板放在两栋摩天大楼之间的时候,他闲庭信步地走来走去,我们就认为这个人是高人,其实他只不过有一种平常心而已。平,就是不起波澜;常,就是不变。所谓的平常人,恰恰是没有平常心的人,而不平常的人,恰恰是因为他有平常心。
我觉得两位主持人的这些话相当有深度。对此我有两点体会:
第一,不要迷信“讲道理”。迷信“讲道理”是教师的一种职业病,很多家长也犯这个毛病。有些老师脸上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表情,问我:“王老师,我跟学生说的话不对吗?如果对,他们为什么不听?”看了上面梁冬和吴伯凡两位先生的话,这种老师应该明白了。孩子常常是不按照理智的指挥行事的,其实我们大人也一样,只不过我们往往不曾觉察这一点就是了。因此,遇到跟孩子讲道理不管用的时候,你一点也不必生气,这和木板放在摩天大楼之间人就不敢走是一个道理--他被情绪控制了。那你就别再讲道理喽!应该另想其他方法,否则气死也没有用的。
第二,平常心非常重要,它不是知识,是一种心法。它无法在课堂上传授,但是可以修炼,而这种修炼是一辈子的事。优秀的家长和教师,不但自己要进行这方面的修炼,而且应该引导孩子修炼。不是常说教育要教孩子“做人”吗?具备平常心,是做人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你看如今应试的疯狂就知道保持平常心多么要紧,多么困难了。人生最重要的的东西往往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这话是有大量事实为依据的,不是妄言。
读后感:人是一种情绪化的动物,人类的理智按照有些哲学家的说法还是一种智能的表现。人的第一反应多半还是出于本能,直观的感觉,然后才会转化为理性的思考。善于控制情绪的人,一般来说就是情商比较高的人,说话做事会更合理一些,也善于人际交往。
文中所言的的实验也是考验心理承受力的一种。人往往会被心理暗示所误导,也会有很多恐惧感。如何去战胜这样的心理问题,可能需要很多训练才能达成。也许有的是天生的气质,有的还是后天的锻炼,比如那些挑战高空行走的人,蹦极的人......
人是理性和感性交织的,在情绪稳定的时候,会理性占主导。而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感情占主导。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通常在学生情绪化比较严重的时候是很难去让他理性下来的。往往需要一个缓冲期,再和学生沟通效果会要好一些。
平常心就是处乱不惊,抓大放小,合理规划。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是一个长期引导和判断的过程,在影视作品中经常看到这类人的出现,泰山压顶不弯腰,十分的冷静,这样的人的意志力也是十分惊人的。也是需要磨练的。
而诚如王老师所言,我们当前的学校教育中确实十分缺乏的就是这些方面的训练。只是单纯的强调智育方面,强调分数效应。而且对于目前的学生的安全是十分关注的,一点身体伤害都是不行的,对于孩子有过度保护的倾向,导致很多正常的活动都无法展开。而学生时代一个时间是相当长,一个又是最关键的时期。如果无法在学校能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养,融入社会后也是很容易出问题的,而在当下也层出不穷的极端事件,也给了我们很大的警醒!在学校教育无法去实施“平常心”教育的时候,我们的家庭教育就需要强力的去弥补和关注。有时候孩子的心理健康往往也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它的难度也更大,需要家长和教师更有智慧和耐心。
而我有个想法是,让孩子从小能够喜欢阅读和思考,开阔眼界,能在比较高的地方去看问题,也许有助于将来他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有一颗大心脏,能有看清世事,任波涛骇浪。还是能用平常心来过好每一天是最终极的修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