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男亨利(短篇小说)

作者: 唱歌的虎 | 来源:发表于2021-07-24 01:29 被阅读0次

齐志鸿去摩洛哥出差时遇到一件奇怪的事,在工作之余逛当地市场的时候,一个面容憔悴、头发花白的高个子男人迎面走来,一边走一边打手机,说着话时咧嘴一笑。那个笑让齐志鸿一激灵:天呐,太像一个人了!他走过去站在那男人面前,男人停住脚步诧异地看着他,他问:“对不起,你是亨利吗?”男人没吭声,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后摇摇头。他又说:“我是齐,中国人齐!”男人又看了他几秒钟后耸了耸肩,然后轻轻说了句“抱歉”后抬腿走了。齐志鸿愣愣地站了一会儿才慢慢往前走。

当年被警察询问的情景又在齐志鸿的脑际“放映”,以为已经把这事忘记了,想不到其实如刀刻般清晰:那个穿一身漂亮羊皮警服的B国警察人高马大,一双灰蓝色的眼睛冰一样凛冽,问他最后一次见到亨利是哪天。

齐志鸿九十年代初去B国自费留学,在一所著名大学所在的小城读硕士。从国内带来的那珍贵的几百美元是“救命钱”,轻易不能动,学费和生活费都靠打工挣得,所以特别俭省。尤其是第一年,每分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租的是特别便宜的房子,住的大多是穷学生和比较底层的外来移民。

邻居中有个叫亨利的,本名也许不是这个,熟了之后知道他是摩洛哥人,应该是个长而难记的阿拉伯名字,让人叫他亨利可能是为了让这里的人记和念起来比较便利。

齐志鸿到现在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亨利的情景,属于这辈子很难忘的某些事之一。那是他搬进刚租的房子后的一星期,有一天傍晚正要去打工,低头推出自行车把腿跨上去后抬头刚要骑,突然被不远处迎面走过来的一个人震摄得心里一哆嗦:金红色的夕阳照着这个穿一身牛仔服的俊哥儿,高大匀称的身体,向后梳的褐发,脸孔堪比最漂亮的男明星。当时他并不知道这人是哪国人,或者说一时有点分辨不清是哪洲人,有点意大利人的影子,又有点阿拉伯人的特点,后来知道他是摩洛哥人后倒不奇怪了,摩洛哥那块地方的历史比较复杂,曾是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属地,后来又被阿拉伯人征服,近几个世纪还曾被不止一个西方国家入侵,人们的相貌是有可能不那么“纯粹”。因为被齐志鸿傻呵呵地盯着看,这人跟他错身而过时点头微笑。若是在银幕上看到这人的形象并没什么,突然在日常生活的小街上见到就很稀奇,甚至觉得不太正常,而他周围的一切都像是被什么照亮了似的。

齐志鸿晚上下工后,发现搬来时隔壁黑着的那间房子有灯光和音乐声,正掏钥匙的时候隔壁屋门开了,几小时前见过的那个人走出来,看到齐志鸿就露出一口皓齿笑着伸出手说:“你好”,齐志鸿连忙也伸出手握跟他握了一下说:“你好”。他说:“离开十天,回来一看有新邻居了,原来就是你啊,算是已经见过啦!我叫亨利。”齐志鸿说了自己的全名,他艰难地重复了一遍,齐志鸿笑笑说:“就叫我齐吧”。

齐志鸿在这个出租房住了一年,跟楼里的大多数邻居都没什么来往,一来太忙,除了学习和打工几乎没什么休闲时间,二来也比较谨慎,觉得这些人鱼龙混杂,别搅到什么麻烦里去了,略有些来往的也就是同住一层的几户,隔壁住着,完全不来往不太可能。

有一户是当地人,孤老太太,客气但很冷淡,养了一只漂亮的大猫,一身光亮的白底深褐色云纹的皮毛。比较有意思的是,那猫似乎跟齐志鸿有缘,他回家时,那在楼前散步的猫常常非跟着他进门,他也就让它进来,在他的小屋里“考察”一番,椅子上卧卧,书桌上站站,或是坐在窗台上看看风景,直到老太太在她半开的门口喊那猫的名字,他就赶紧开门把猫放出去。第一次如此时齐志鸿有点不好意思,试图跟老太太解释一下,她似听非听地点点头,是没听懂?是表示接受解释?还是觉得她的猫有权去别家串串门?齐志鸿不太明白,不过既然老太太也并没有责备他,他也就常跟这不请自来的客人小聚,后来齐志鸿回忆起在B国读书的岁月时,这只猫总是在画面里,好像是他一个曾经的小伙伴似的。

另一个邻居是个印度人,白天一般不在家,晚上经常喜欢请老乡来做客,满楼道都是咖喱饭菜的味道。齐志鸿常常在打工回来时听到他屋里热闹的人声,伴随着逶迤的印度音乐,一直绵延到齐志鸿的梦境里。

不过来往最多的邻居还是亨利,倒不是齐志鸿多热衷,而是亨利特别喜欢跟别人来往,而且跟印度邻居不同,他来往的人很国际化。不过在齐志鸿这儿,这种来往的内容和感受都有点一言难尽,更别提最后的结果也完全出乎意料,成了他几十年来的一个没有解的疑问。

亨利常常向邻居借东西,从食品到日用品,无所不包。不过那养猫的老太太不怎么开门,也不知是不愿开还是耳背听不见。印度人倒是开门,但常常借不出来,不是不借,是因为没有,他除了餐具还算全,差不多是家徒四壁,这个齐志鸿见识过,连烙饼子时擀面都是掀起褥子在床板上操作。说起来印度人还真没怎么跟齐志鸿借东西,只借过一次录音机,说是他那录音机烧坏了,但请朋友吃饭时没音乐不行。齐志鸿二话没说就借给他了,他做好饭后特地请齐志鸿去吃,齐志鸿就是那次看到了他那显得挺大的小房间,并在印度音乐中吃了饼子和咖喱鸡。

亨利最满意向中国人齐借,不管借什么都能借到,吃的啊、炊具啊、小工具啊什么的,不是因为齐志鸿阔,而是他本着“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原则,在节俭的同时又很会安排生活,所以吃穿用各方面都基本齐备。

亨利第一次来借的是沙拉酱,说是要给到访的朋友拌沙拉但突然发现没有酱了,齐志鸿毫不犹豫把刚买的一瓶蛋黄酱给他了。过了两天他来还剩了不到三分之一的酱,看到主人有点发愣就有点羞涩地说:“真抱歉,用得有点多,谢谢啦!”其实齐志鸿倒不是心疼那点酱,是奇怪那么一点剩酱还个什么劲呢?也许不同民族的人真的是观念不同吧?这之后只要是他借食品,齐志鸿就会事先声明不用把剩下的还回来了,他也就道谢后欣然同意。他还借过黄油、意大利面、洋葱、甚至还有盐,每次都有不得不借的坚实理由。

除了食品,亨利还借用品,有时候是小剪刀,有时候是手电,有时候是一把椅子,用完后倒都是立刻归还。有一次是借大些的锅,齐志鸿有点烦了,忍耐着没问他难道就不能自己置备吗?等锅被还回来的时候,之前被齐志鸿用得有些油污的锅被洗得铮亮,搞得他又不好意思说什么了。

唯一一次没借给亨利的东西是西服,还真不是不肯借,是他穿着不合适。虽然他们个头差不多,都有一米八五左右,但亨利是宽肩肌肉男,而齐志鸿骨架小而且比较瘦,衣服不是一个尺码。亨利仔细看了齐志鸿一会儿,又拍拍他的肩说:“兄弟,你太瘦了,不能这么节约,要吃好点!”又说:“你打工的那个餐馆明天是休息日,你不用去打工对吧?晚饭我请你吧,来我家,我招待你。”

齐志鸿并没把亨利的话当真,随口答应了一声,到休息那天正准备随便凑合吃点晚饭,亨利来敲门了,请他过去,他才明白原来是认真的,赶紧从柜子里拿了盒促销时买的,当地一个大众名牌巧克力去做客。

他以为亨利家会跟那印度人的差不多,进去后才发现并不是,趁着主人准备餐具和食物,把屋里打量了一圈:除了有基本的家具,某些部分还显得颇为舒适:地上铺着一块旧地毯、墙上还有一幅花果和几何图纹交织的挂毯,床上堆着几个鲜艳的假锦缎的大靠垫。不过更日常的用品倒真是很少,灶台上的锅则连木把都碎了,用破毛巾包着凑合。

他也没想到亨利很会做饭,那天做的是一种特别的阿拉伯什锦饭,不知是米还是面的主食小粒,混合着散发着黄油和番茄味的浓汁牛肉和各种蔬菜,吃起来跟闻着一样香。亨利看齐志鸿爱吃很高兴,等他一盘吃完后又给他盛了第二盘。

正在边吃边随意聊些闲天的时候,突然屋里的门禁铃响了,亨利停下咀嚼,但没去应答,看了客人一眼,齐志鸿忙表示不介意,亨利还是没动。铃声又响了几次后停了,按门铃的人可能是觉得主人不在就放弃了。亨利小心地走到窗前往街上看了一下,松了一口气,又继续招待齐志鸿,给他拿来甜食。齐志鸿有点一头雾水,不明白亨利为什么不开门,想问又觉得也许不合适,就把话咽回去了。

跟亨利做了一年邻居,齐志鸿始终不太清楚,这个用我们的话说“貌若潘安”的男人究竟以什么为生计。住在这儿的人们之间虽然并不相互打听隐私,但大家都靠什么为生还是大致能知道,比如那养猫的老太太大约就是靠救济金,印度人靠卖体力,齐志鸿自己靠给中餐馆打工。亨利却似乎不干什么工作,或者是干很奇怪的工作,因为齐志鸿在一天当中的什么时间段都有可能见到他进出。齐志鸿打工的中餐馆曾一度缺个吧台男侍者,齐志鸿问亨利愿意不愿意去干活,亨利毫不犹豫地微笑着摇头,齐志鸿觉得有点奇怪,找上门的现成工作都不要呀,也没见他有什么像样的工作啊!不过除了有点小好奇,齐志鸿其实也并无窥探人家秘密的兴趣,的确是太忙了,没这份闲心。但偏偏有些跟亨利有关的事掉到齐志鸿头上,躲都躲不开,很多时候让他挺烦。

在齐志鸿去亨利家做客吃饭后的第三天,夜里1点多了,一个男人在楼下扯着嗓子叫亨利,还说知道他在家,求亨利开门让他进去。齐志鸿正在熬夜准备功课,听见喊声开窗想请这个人顾及公德,却被这人当成救命稻草般,求齐志鸿按自己的门禁开关放他进楼,齐志鸿没答应,请他赶快停止叫喊,他悻悻地离开了。过了一会儿,有人轻轻敲门,齐志鸿开门一看是亨利,穿着睡袍,脚上只穿着袜子没穿鞋。他小声说:“哥们儿,谢谢了啊!”齐志鸿问:“这就是那天我在你家吃饭时找你的那个人?”亨利点点头:“他简直是疯了,天天缠着我,我不能让他来。”

齐志鸿本来为“救”了亨利一次有点小得意,不期这点英雄情结很快就被瓦解了,这样的戏码太经常上演,让邻居们都不胜其扰,最被烦扰的当然是亨利口中的“齐”。

齐志鸿对亨利有很多追求者并不意外,一个如此英俊的男人没人喜欢才奇怪呢。他过去一向认为,一个人的相貌好坏无关紧要,丑点俊点又怎样?人格修养和知识智慧才重要,这看法在亨利这里被某种程度地颠覆了,他似乎是突然发现美貌可以有很单独的价值,尤其是非远距离明星而是近距离普通人的美貌,被“它”辐射到的人们普遍会觉得有幸福感,而且更多是那种超乎具体男女之情的,审美意义上的欣赏和满足。不过那些追求亨利的“疯子”们没这么玄,他们有男有女,社会地位也不尽相同,共同之处却都是极其迷恋亨利并想把他只据为己有,其中有特别疯狂的。

有一个中年男人,稀疏的淡黄色的头发,面孔有点鼠相,穿着倒是干净整齐,看上去是个普通小职员的样子。他三天两头来找亨利,有时亨利还没回来他就一直坐在楼外面等,不惜等到三星坠落那种,大半还拿着一堆食品之类的。也有亨利其实在家但就不理他的时候,他就一遍遍地按门铃,按过亨利家的还按楼里所有人家的,搞得人家常把窗子打开骂他,或者说要报警,他也不怒不急,只不断说着抱歉的话和求人家给他开大门。有一次齐志鸿周六晚上打工回来,进大门的时候看到他呆坐在外边,手里拿着一束花,见了齐志鸿赶紧站起来说:“亨利今天生日,答应在家等我的,但按铃没人,窗子也一直黑着,我给他买了礼物和花,我......”他说着快哭了似的,用牙咬着指甲。齐志鸿不想放他进大门,又觉得他有点可怜,就说:“那我帮你把花和礼物转给亨利吧。”他一叠声感谢,把花和一个牌子不错的皮鞋盒递给齐志鸿,说了自己名字又怕齐志鸿转达错了,就把一张名片放进皮鞋盒里。第二天齐志鸿见到亨利后把东西给他,他掀开鞋盒看看后把盒子夹在左臂下,然后把那束漂亮的鸢尾花递回来:“齐,谢谢你!”齐志鸿说:“但这是人家专门送你的呀!再说我也没有花瓶,昨天是放在一个锅里替你养着的。”他露出一个迷人的笑容,拍拍齐志鸿的肩膀,转身进了自己的屋子,齐志鸿只好把那花又放进锅里的水中。

追求亨利的女人里有非常漂亮的,比如一个常穿特别性感服装的黑发女郎曾被齐志鸿数次看到从亨利家出来。有一次她站在楼道里跟亨利搂着接吻告别,齐志鸿正要出门,被这情景搞得不知是出来还是回去,就站住不动。女郎下楼出大门后齐志鸿笑着对亨利说:“哇,真漂亮啊!”亨利跟齐志鸿挤了一下左眼又撇了一下嘴:“没用啊!”齐志鸿当时并不明白这个“没用”是什么意思,那个大胖女人出现后才明白了。

大胖女人长得相当丑,大概也比亨利年纪大不少,本国人,工作,但常失业,跟亨利好上的时候干的是一份帮别人遛狗的差事,每天两次牵着若干条大大小小的狗在街上遛。有一天齐志鸿正匆匆地走过小城的老广场,正遇到她牵着一堆热闹的狗站在那儿点一支烟,见到齐志鸿就笑着打招呼,他也赶紧还礼。女人笑嘻嘻地说:“我快要结婚啦,到时候也请你来婚礼,一定要来啊!”齐志鸿觉得脑子有点蒙:“跟谁呀?”她看到他迷茫的样子哈哈大笑,狗儿们都吓着了,汪汪叫了起来。她吸了口烟说:“看你,不明白?跟亨利呀!”齐志鸿赶紧说了两句祝福的话,心里却是觉得很是不可思议。这之后一个多月的某个晚上,下着雨,齐志鸿打工回来时看到亨利的“未婚妻”正打着伞在雨中徘徊,看到他赶快跑过来,求齐志鸿允许她在他屋里坐一下等亨利,他有些犹豫,但看着她凄惨的面容有点同情她,就同意了,还给她倒了杯茉莉花茶。她喝了几口茶,突然哭了,哽咽着诉说起来:“我知道他并不爱我,跟我结婚就为了能入B国国籍,但我实在是爱他,我会对他好的,我愿意养着他!可是,实际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不是真要跟我结婚,三天两头玩消失......”她扯过桌上的纸巾狠狠地擦了一把泪,又露出一种忸怩而幸福的表情:“我有这么个漂亮的男朋友不知道多让别人羡慕呢,我跟他走在路上的时候每个女人都看我们!”那天她终究没能等到亨利,谢过齐志鸿的善意后黯然地走了。两天后齐志鸿才又见到亨利,跟他说了那女人等他的事,亨利皱了皱眉:“她脑子恐怕是有毛病,谁说要跟她结婚的?”沉吟了一下又说:“哥们儿,真对不起给你添麻烦,以后不要理她了。”齐志鸿凭直觉认为那女人并没有撒谎,亨利肯定是一度真想跟她结婚的,但后来情况有变化,他又改变了想法。

齐志鸿读硕士的第一年,靠一周六天晚上打工交学费和维持生活,但因为在学校的成绩很优异,第二年就得到了一份奖学金,除了可以把打工缩减到只周末去,还租了另一处条件稍好的公寓。走的时候他跟邻居们告别,跟印度人、跟亨利、跟大花猫。印度人送给他一袋咖喱粉,亨利跟他拥抱了一下笑着说:“可惜你不能接受我的‘礼物’”,齐志鸿打着哈哈给了他一拳,大花猫严肃地看看他们,庄严地转过身一扭一扭地走了。

临近那年圣诞节的时候,课比较松,有天下午齐志鸿正在家里看书,有人敲门,他以为是邻居,开门一看是个高大的警察,进门就问他是否认识一个叫亨利的摩洛哥男人,他一边说认识,一边心里叹服警察挺有本事,一下子就能找到之前跟亨利做过邻居的他。警察问他最后一次见到亨利是哪天?他心里一紧,问亨利怎么了?警察并不理会,又把问题重复了一次,他因为是搬家那天最后一次见到亨利的,所以日期记得很清楚,脱口就说出了,不知是不是就因为太快了,那穿着羊皮警服的警察用灰蓝色的眼睛盯了他几秒钟,然后又让他详细说了说那天的情况,并说也许改天还要找他,最后在他满是疑问的目光下说了一句:“亨利失踪了。”齐志鸿还想再问,警察转身走了。

警察离开后齐志鸿坐在那儿发了好长时间的呆,琢磨所谓“失踪”到底意味着什么?被人绑架了?被人谋害了?干了什么坏事跑了?受到什么威胁逃走了?他突然发现对亨利的了解其实非常少,他是什么家庭出身?他来B国是为什么?他的身份是难民吗?还是非法移民?他来B国后究竟靠什么生活?

之后的一段时间,齐志鸿天天注意本地小城的电视新闻,想着也许会看到亨利的照片出现在荧屏上,然后有关于他失踪的案件报道,但并没有,警察也没有再找过他。

圣诞节到了,放假了,小城里一派节日气氛。齐志鸿跟小城里的中国朋友聚会后回家,走过一条商业街时看到了以前的邻居印度人,两人热烈握手。寒暄了一会儿后,印度人问他前一阵被警察询问过没有,他点点头,两人都明白在说什么话题。印度人认为有可能是情杀,用手比划出鼠相男人和胖大女人,还夸张地用手在颈间一划,齐志鸿赶紧制止他说下去,两人告别后各自走路,以后再也没有见过,但那情杀的猜测却让齐志鸿心里沉重了好一阵。

当下的齐志鸿在摩洛哥的市场里慢吞吞地走着。刚才见到的那个男人到底是不是亨利呢?其实如果不是那个觉得熟悉的笑容,并不怎么能看出那人像当年那英俊无比的亨利,而所谓熟悉的笑容也是没什么谱的事。或许那人根本就不是亨利,他早在几十年前就消失在不知何处,或是真的由于某种原因被人杀害了;当然,也许那人就是亨利,他也没忘记当年的中国人邻居,只是出于某种原因不想承认。

齐志鸿很喜欢看侦探小说,那些小说的最后都有一个清楚明白的“结局”,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满不是那么回事,很多事情都云里雾里不知所终。他决定今天自己给这个几十年未解的疑问一个答案:亨利当年其实是厌倦了他的生活状态,于是就跟所有人都不辞而别,悄悄回到了故乡,娶妻生子、朴素度日、一直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

相关文章

  • 俊男亨利(短篇小说)

    齐志鸿去摩洛哥出差时遇到一件奇怪的事,在工作之余逛当地市场的时候,一个面容憔悴、头发花白的高个子男人迎面走来,一边...

  • 20年书单6《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6.《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美]欧·亨利 推荐星级:★★★★★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太经典了,多篇小说入选中学课本...

  • 书中的众生相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书评 说起欧·亨利,大家都知道他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之一,那么这...

  • 我喜欢读欧·亨利的小说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我偏爱读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他的故事胜在简单,干净。 我可以给欧·...

  • 这是爱情最美的样子

    有一个阶段,临睡前会读一会儿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看上几篇文章之后再休息。 欧.亨利的短篇小...

  • 【Reading068】欧亨利短篇小说

    【Reading068】欧亨利短篇小说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是2010年1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欧·亨...

  • 二十年后

    今晚看了欧亨利的短篇小说 after twenty years

  • 不要做一个《华而不实》的人

    一直很喜欢欧.亨利的小说,最近拜读了《欧·亨利短篇小说选》中的小说《华而不实》。看了这篇短篇小说,我深有感触。 华...

  • 《感恩节里的两位男士》:撑死和饿死

    这是一篇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欧·亨利,莫泊桑,契诃夫三个人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这篇小说讽刺味道非常浓烈。 并...

  • 欧亨利 小说分析

    欧亨利,美国批判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家,与莫泊桑,契诃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擅长运用人物的语言和人物的内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俊男亨利(短篇小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tm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