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八章

作者: 南子阳 | 来源:发表于2019-07-06 21:51 被阅读45次

    第 十 八 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直 译 :

    大道废,(大道被废弃时,);有仁义;(一定还有仁义的存在;);智慧出,(智慧出现时,);有大伪;(一定有大的虚伪存在;);六亲不和,(六亲眷属不和睦时,);有孝慈;(一定还有孝慈的存在;);国家昏乱,(国家昏乱的时候,);有忠臣。(一定还有忠臣的存在。)。

    本章总结

    本章主要说明了,任何人都有一个慈善的本性存在。这种本性越是在特殊情况下,越容易被召唤出来。

    大道本身其实并不能被废弃,所谓的大道废,是指人们违背大道的原则,抛弃大道的神圣法理,随心所欲,肆意妄为。在大道晦暗的时候,之所以还有仁义的存在,除了人们看到了潜在的隐患,对生存前景的担忧,乃至于已经得到教训以后的反省,主要还是因为人内心深处的良知开始复苏,本有的觉性发挥了作用。这种觉性是善良本能的自然呈现,不是人巧妙的心智所能取代的。恰恰在这时,巧智的应用,反而被剥去华丽的伪装,在真性面前显得是那么的丑陋,那样的微不足道。

    体现在家庭关系和国家命运方面,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来自于内心深处的仁义,孝慈和忠臣将无从谈起,虚浮无根。

    人的心性就是道性,仁义孝廉正是道始终不变的主要精神。那么,为什么常常从人心中看不到这一亮点呢?那是因为被厚重的不善之心所深障,只有在特定环境下,它才会不堪挤压,自然迸发出来。

    这一章既在进一步诠释道,也对人性中的是非曲直进行了仔细分析,让人们对自我和生活中的现象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与此同时,老子还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我们可以透过对立的生活现象,来发现否极泰来的自然规律,来明达人性的真实本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十八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wm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