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摩腾、竺法兰的到来,带回了中国第一部佛经——《四十二章经》。
带来的佛像,是优填王造的第四个佛像,形貌与汉明帝梦中的金人一般无二。
明帝见后十分高兴,下令把佛像安放在南宫清凉台供养,佛经则收藏在兰台石室里。
把他们安排住在了“鸿胪寺”。
以前的寺,还不是出家人的寺院,而是接待外国使臣的一个地方。
汉明帝经常去听他们讲课,觉得很有道理,并下令模仿天竺国寺院的样子,建立起了中国第一座寺院——白马寺。
为什么叫白马寺呢?
一般我们知道就是,因为当时求法队伍是用白马驮经回来的,所以叫“白马寺”。
其实关于白马寺,还有一个故事的。
有一个外国的国王,要灭法,摧毁了很多佛教的寺院,只剩下一个叫“招提寺”的寺院,还没来得及去毁了。
有一天晚上,寺院是传出悲痛的马的嚎叫声,像哭泣的声音,大家去看,发现是一只白色的马绕着寺院的佛塔在悲鸣,大家都感动了,把这件事告诉国王,国王也震撼了,才留下了最后一座寺院,把“招提寺”改为“白马寺”。
后来很多寺院为了祈求不被破坏,都用这个名字。
“寺”在古代的级别是很高的。
寺院可以用黄琉璃瓦,在古建筑上是有严格规定的,只有皇帝才可以用黄琉璃瓦,宰相也只能用绿琉璃瓦。
唯有寺院,可以用黄琉璃瓦,与皇宫一样。
现在当然不能同日而语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