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荀之同

作者: 青松悟语 | 来源:发表于2020-08-17 07:34 被阅读0次

    一提到人性论,人们会想到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把这两个作为截然相反的观点来进行对比。但其实从本质上来说,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是一样的,他们追求的目标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采取的方法不同罢了。首先孟子和荀子对人性本质的认识是相同的。孟子说人性本善,但是他也说人异于禽兽者几希,99%和禽兽一样,只有1%不同,这就是人性。而那1%的可贵的人性的光辉就是“四端”,就是“恻隐之心”。荀子说人性本恶,但也承认人有“分别”的功能,通过后天的努力可以成为圣贤。既然努力可以成为圣贤,那人性中就一定有成为圣贤的可能。所以,人性99%是恶,但因为能分别也就有了1%的不同,而这就是与禽兽的最大区别,这就是人人皆可以为善的可能。两者都认为人99%是恶,1%是善。第二,孟子和荀子基于这个人性论,他们所要达成的目标,努力的方向,都是让人能够成为圣贤,都是让人能够成为一个好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这一点两者是共同的,目标一致,方向一致。第三,这两者不同的地方就是他们的教育方式不一样。孟子更看重那1%的善,所以提倡“扩而充之”。荀子更看重那99%的恶。所以提倡“化性起伪”。孟子的方式更像积极心理学,关注好的一面,提倡好的一面,让好的一面越来越多,那么坏的一面,自然就少了。荀子的方式,更像是传统心理学,针对什么问题就去解决什么问题,治疗什么问题。把这些坏的改造成好的。孟子的方式有点像中医,提倡的是正气存内,百邪不侵。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的思维,扩充人善的一面,那么自然不善的一面就减少了。千年暗室,一灯即明。消除黑暗的最好方式就是增加光明。荀子的方式更像是西医的思维,哪里有毛病就治哪里,把那些坏的细胞坏的部分治好了以后,人的机体就健康了。孟子的方式是用阳化阴,阳的一面多了,阴的一面自然减少。荀子的方式是化阴显阳,把阴的一面改造好了,阳的一面就显发出来了。

    怎么看待这两种方式呢?这两种方式应该说都各有各的妙处,也各有各的必要性。就像中医西医各有各的妙处,积极心理学和传统心理学不能够互相取代一样。在阴极而重的时候,需要化阴显阳,比如一个人有黄赌毒的毛病,这个时候如果只是让他转移兴趣,培养出一种积极正向的兴趣,这个时间较长,一时半会儿也难以让他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个时候需要做的就是紧急解除。在阴缓而沉的时候,需要用阳化阴,就是这个人有一些不好的习惯,不好的毛病,这些毛病改正起来不太容易,但是一时半会儿不会影响他的主要的生活,这个时候需要做的就是用阳化阴,用积极的正向的行为来引导,培养积极正向的力量,这样不好的习惯就慢慢的改正过来了。因此,有的人需要先扶阳,有的人需要先抑阴,有的人需要多扶阳,有的人需要多抑阴。平常这两者可以同时兼顾,总的一条原则其实就是扶阳抑阴。一边扶阳一边抑阴。区别只在根据对象的特点,先后和比例的不同。

    青松悟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荀之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jf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