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塑造成了“智绝”,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几乎无所不能。
读《三国志》,你会发现诸葛亮不仅善于治理国家,治军打仗,发明创造,军事著作,高瞻远瞩,而且对国家极其忠臣,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三国演义》写出来之前,后世对诸葛亮的评价就从来没有低过。
在唐朝,诸葛亮与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并列,封为【武庙十哲】。
在宋朝,诸葛亮被列为忠臣在庙堂上祭祀。
司马炎、李靖、杜牧、杜甫、苏轼、努尔哈赤、康熙、乾隆等人都对诸葛亮有较高的评价。
为什么呢?
第一,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力。
诸葛亮的《隆中对》,不仅给刘备规划了一条可行性非常高的战略路线,并且刘备能靠这个计划实施,而且成功了。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於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於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脩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那时,诸葛亮27岁。
那时,刘备46岁,一事无成,甚至连自己的土地都没有。
放在今天来讲,作为一个46岁的男人,还依附于别人,一事无成,他的人生有多失败。
而作为一个46岁的男人,还能有统一天下的梦想,他的意志力有多顽强!
在刘备一无所有的情况下,诸葛亮为刘备规划出了统一天下的战略方针,这是非常厉害的。
而刘备仅仅用了14年的时间,就按照诸葛亮制定的方针攻下荆州、益州称帝,成为一方霸主。
27岁的诸葛亮,用自己卓越的预见性和战略意识,如同预言家一般造就了《隆中对》,而《隆中对》也促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第二,诸葛亮军功赫赫,治军打仗非常厉害。
陈寿虽然说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不如他治国的能力,但诸葛亮在正史中的战绩,还是相当牛的。
首先,诸葛亮谋划了《隆中对》,劝刘备联吴抗曹,三分天下;先占领荆州,再攻打益州——拿下这两个地方,可以兵分两路攻击曹操,又可以守住天险。
诸葛亮率领张飞、赵云,参与入川,与刘备汇合后占领益州,得城约二十四座。
刘备死后,诸葛亮位居丞相,先是征服云南孟获,后又六出祁山,军功显著,蜀国的人口相当于魏国的十分之一,但诸葛亮却斩王双、杀张郃,占领武都、阴平,临死之前军心不乱,令司马懿不得不服。
除了街亭之战,诸葛亮亲自带队,正面交锋的胜率100%,以少胜多,以弱敌强。
这些战绩都是诸葛亮在正史中记载的实实在在的战绩,如果算上《三国演义》艺术加工的,就不一一枚举了。
第三,在治理国家方面,诸葛亮赏罚分明,事必躬亲,并且平衡了蜀国荆州集团和益州集团的利益,蜀国上下,无人不服。
成都作为天府之国,得幸有诸葛亮的治理,为蜀国军队提供了大量的粮草。蜀国也在诸葛亮的治理下,逐渐发展起来。
诸葛亮创造了一个极其清廉的政治环境,这在整个中国历史中都是非常罕见的。
在这个政治环境下,无人不服诸葛亮,也无人不敢不服。
诸葛亮还制定了法律,赏罚分明,执法公平,这也是在历史中不常见的。
如果诸葛亮统一了三国,那么我相信蜀国一定是一个接近于天下大同的社会环境。
第四,从著作发明上看,诸葛亮对后世影响深远。
诸葛亮善于研究军事阵型,发明了八阵图。
在军事理论著作上,《南征》 、《北出》、 《兵要》、《传运》 、《军令》、《便易十六策》这些著作都流传千古,三国里无人能及。
在发明方面,八卦阵、诸葛连弩、木牛流马、孔明灯、木兽、孔明锁等世人津津乐道的发明,都是历史可考,并非《三国演义》杜撰。
在著作方面,诸葛亮两篇《出师表》名震天下,“常使英雄泪满襟”,《隆中对》和《出师表》都是现在中小学生必背的课文。
第五,从人格的角度上,诸葛亮塑造了一个完美的君臣人格。
诸葛亮与刘禅的君臣关系是非常罕见的。
在历史长河中,皇帝都是非常忌惮这种位高权重的丞相的,但诸葛亮不是。
诸葛亮的忠臣,在千古历史长河中,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他二十七岁,就选择了自己侍奉一生的君主,刘备,并且带着刘备逆袭,走向了成功。
刘备死后,诸葛亮并没有废掉刘禅,而是像一个父亲一样培养刘禅。
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事必躬亲,他用他的人格感动着他每一位同事。
为了刘备的承诺,为了保住蜀国,他六出祁山,不惜被后世冠上“穷兵黩武”的称号,因为他知道,蜀国不能偏安,一定要北伐蜀国才能生存。
他追求人格的完美,追求自我牺牲,成就国家。
《出师表》的文字朴实无华,十分动人,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这篇文章流传千古,我们至今都在背诵。
我们至今都能感受到诸葛亮的忠臣,热爱奉献,这种精神,已经融入我们中华民族的血液中了。周恩来总理,也是这样一个精神的人物。
是的,蜀国是弱小的,诸葛亮是遗憾的,三国的历史是不完美的。
但是,在这些不完美中,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有着超人智慧和奉献人格的人,他值得后人歌颂、称赞,也值得后来的孩子们,去一遍一遍背诵《出师表》、《隆中对》,也值得我们去书写,什么叫“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些遗憾,正是三国这段历史,最独特的魅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