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道学今读哲思国学•学术
《宋史·道学传》|近思录06

《宋史·道学传》|近思录06

作者: 心技一体 | 来源:发表于2017-04-25 16:25 被阅读176次

    《近思录》是一个语录集子,其中的片段贸然去读,可能会有些摸不着头脑。朱熹在编订《近思录》之外,还编过另一本书:《伊洛渊源录》。这部书是将《近思录》中那些语录的主人——周敦颐、二程、张载——的事迹和思想主旨分单元做了介绍。这两本书可以合读,语录配合上思想家们的传记,读起来才比较完整。

    元人修《宋史》的时候,特别在《儒林传》之外又加了一个《道学传》,表示“道学”在宋代儒学中的特殊地位。《道学传》的第一位传主就是周敦颐,从时间的次序上说,周敦颐是北宋“道学”这个思想史序列中第一位出场的人物。尽管之前已经有“宋初三先生”——孙复、石介、胡瑗——作为道学先声了,但“道学”的正式登场还是从“北宋五子”开始算起。

    《道学传》的编修原则,大多是参考《伊洛渊源录》而来的。《伊洛渊源录》的卷一就是以《濂溪先生(周敦颐)》打头,然后是卷二、卷三《明道先生(程颢)》、卷四《伊川先生(程颐)》、卷五《康节先生(邵雍)》、卷六《横渠先生(张载)》。《道学传》分四篇,《道学一》即《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弟戩)、邵雍》。可见“北宋五子”作为道学开端,是朱熹就确立下来的。

    “道学”之名,历来多有误解。可以读一读《道学传》的序言,了解“道学”一词的意涵,和《近思录》的思想背景。总而言之,称“道学”者总认为儒家是以传道为己任的,和以传经为己任的儒家有所区别。如韩愈《师说》中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传道”之“道”就类似于“道学”之“道”。这个“道”当然首先是就儒家的政治思想而言的,但是亦不离儒者的个人修养。

    《道学传》称:

    “道学”之名,古无是也。三代盛时,天子以是道为政教,大臣百官有司以是道为职业,党、庠、术、序师弟子以是道为讲习,四方百姓日用是道而不知。是故盈覆载之间,无一民一物不被是道之泽,以遂其性。于斯时也,道学之名,何自而立哉。

    这是说,先秦的时候统治者有德有位,“道”就是天子的政教。所以上下一贯,“道”就落实在每个人具体的政治生活(个人修养)中,没有单独再讲“道学”的必要。

    但是文王、周公之后世道就衰落了:

    文王、周公既没,孔子有德无位,既不能使是道之用渐被斯世,退而与其徒定礼乐,明宪章,删《诗》,修《春秋》,赞《易象》,讨论《坟》、《典》,期使五三圣人之道昭明于无穷。故曰:“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孔子没,曾子独得其传,传之子思,以及孟子,孟子没而无传。两汉而下,儒者之论大道,察焉而弗精,语焉而弗详,异端邪说起而乘之,几至大坏。

    因为文王、周公之后有位者未必有德,这个“道”就逐渐脱离了现实政治,所以儒者有发明先王之“道”的责任。这样,以孔子、子思、孟子为系统,他们的学问被认为是一个“道学”的传统:借助《六经》而昭明圣人之道。但是这个传统两汉以来并没有延续,汉儒都是经师,并不以“传道”为己任,而是以“传经”为己任。所以佛教、玄学的异端学说兴起,而儒家无力对抗。

    《道学传》的作者认为,直到周敦颐出世,“道学”终于再次接续上了。当然,韩愈认为他才是孟子之后“道学”的传人,但宋儒慢慢将他排出在这个“道学”体系之外了:

    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张载作《西铭》,又极言理一分殊之旨,然后道之大原出于天者,灼然而无疑焉。仁宗明道初年,程颢及弟颐实生,及长,受业周氏,已乃扩大其所闻,表章《大学》、《中庸》二篇,与《语》、《孟》并行,于是上自帝王傅心之奥,下至初学入德之门。融会贯通,无复余蕴。

    这个说得很明白,周敦颐作的《太极图说》、《通书》,在千余年之后再一次“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使淹没了千年的“道学”重新发明。然后张载作《西铭》,二程表彰《四书》,“道学”的体系慢慢就成型了。

    接着《道学传》说:

    迄宋南渡,新安朱熹得程氏正传,其学加亲切焉。大抵以格物致知为先,明善诚身为要,凡《诗》、《书》,六艺之文,与夫孔、孟之遗言,颠错于秦火,支离于汉儒,幽沉于魏、晋六朝者,至是皆焕然而大明,秩然而各得其所。

    宋室南渡以后,“道学”传承的核心人物,就是朱熹了。南宋道学还是有很多流派,有很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大多与朱熹有关。对“道学”的传承,朱熹也绝对是集大成式的人物。

    最后又补了一段:

    邵雍高明英悟,程氏实推重之,旧史列之隐逸,未当,今置张载后。张栻之学,亦出程氏,既见朱熹,相与博约又大进焉。其他程、朱门人,考其源委,各以类从,作《道学传》。

    这个意思是说,周敦颐、二程、张载、朱熹构成了两宋“道学”的主线。而邵雍、张栻以及其他程朱门人,共同构成了两宋“道学”的大致规模。

    可能因为陆九渊、陈亮、叶适、吕祖谦等人的思想和朱熹多少都有差异,而且彼此都有辩论和质疑,所以《道学传》中讲的这个主线,并没有提到这几位。明代以后阳明心学成为显学,往前追溯,陆九渊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

    周敦颐、二程、张载、邵雍、张栻、朱熹,还是应该再加上陆九渊,这八位思想家,便是两宋“道学”的核心人物。


    《近思录》系列目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宋史·道学传》|近思录0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mv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