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和放下

作者: 周卫英 | 来源:发表于2021-12-14 06:08 被阅读0次

①提起和放下是人生的功课。一切事情都要提起,否则没有体验。一切都要放下,否则无法前进。

放下是为了更好地提起,提起是放下的一种形式。

我用写作检验读书的效果。通过阅读有助于写作,说明读书方法得当。如果读了书写不出来或者写不好,就要反省。

不读书不行,但是读书太多也不好,会使大脑不堪重负,失去思考能力。对书也不能贪,必要时也要放下。

聪明人追求知识,智者放下知识。

对于从来没有钻进书本的人,需要提起读书。对于热爱读书的人,需要练习放下。

提起是学习,放下也是学习。阅读过程需要思考,放下以后潜意识其实也在思考。放下是更深度的思考。

每个人在不同人生阶段的的功课都不同,提起和放下都不容易,都难能可贵。

从不热爱到热爱是超越,从热爱到放下更是超越。修行就是不断体验超越的感觉,不断提升精神境界。

②知识越多,越发现自己无知。我们没有必要知道很多,也能过好人生,这就是智慧。

知识渊博的人未必拥有智慧,未必能够解决人生重大的难题。

智者仿佛什么也不知道,却能够与道相应。回到生命的源头,并不需要知识。

现实生活离不开知识,但是知识也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有用。对于宇宙和人生的根本问题,知识不能解决。

③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你知道的只是从外面得到的相对真理,不是自己体悟到的大智慧。

智者好像没有知识,却拥有根本智慧,能够随时活在当下,因此不会有什么问题。

④一切问题都没有终极答案。开悟是放下问题,因此也不需要答案。也可以说问题在放下的同时也就得到了答案。

⑤有人说我们的文章改变了他们,我想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人家愿意改变,所以才愿意接受我们的观点。对于不想改变的人,你写再好有什么用。

文章好不好,要看遇到什么样的人。

写作者自己首先要喜欢自己的文章,认可自己的文章,然后才能遇到喜欢的读者。让自己满意是关键。

写作是为了实现写作者的价值,文章好不好,写作者自己要心中有数。自己评判自己的价值,不要把评判的权利交给别人。

⑥追求成功,就要天天面对失败。追求好事情,坏事情就会如影随形。追求成佛,就要天天接受魔的考验。

⑦许多人以为修行是修放下,其实修行开始主要是修提起,通过修提起来修放下。

提起“正念”,就自然放下了不正的念头。

一般人从来没有真正提起过,所以也不可能真正放下。提起就是完全经历,完全经历就是超越和放下。

修行方法主要是有为法,有为法都是提起,同时也是放下。

“有为法”就是使用头脑,“无为法”就是不使用头脑,主要是觉察。

有自我就是有为法,没有自我就是无为法。开悟前有自我,开悟以后没有自我。

相关文章

  • 提起和放下

    人应当提的起自己的生, 也应当放的下自己的死。 人应当提的起去恶扬善的心, 也应当放的下争名夺利的心。 人应当提的...

  • 提起和放下

    常听说,提起难,放下更难。果真如此吗? 有一则公案: 一老一少两行脚僧在河边遇到一位姑娘,姑娘正为过不了河而犯愁,...

  • 提起和放下

    提起和放下是人生两门大功课,一辈子都做不完,而且这两门课说到底其实是一件事。 因为只能放下你曾经提起的,已经完成的...

  • 提起和放下

    ①提起和放下是人生的功课。一切事情都要提起,否则没有体验。一切都要放下,否则无法前进。 放下是为了更好地提起,提起...

  • 提起就是放下,放下必须提起

    写作养成了习惯,习惯就会推动你按时写作,使写作成为生活内容的重要部分。 晚饭后睡了四个小时,到半夜十一点,起来开始...

  • 提起放下

    琴音雅致茶飘香, 高山流水遇知音。 提起放下一瞬间, 心领神会需多年。

  • 提起,放下

    刚好昨天讲到“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刚好最近检查自己的内心,情绪此起彼伏,十分烦乱。如何放下欲望,不被欲望驱使?...

  • 提起,放下

    [禅宗公案] 赵州禅师是一位禅风非常锐利的法王,学者凡有所问,他的回答经常不从正面说明,总会要你从另一方面去体会。...

  • 放下提起

    万缘放下未曾少一分, 万缘提起未曾增一豪。 万缘放下是一心, 万缘提起亦一心。 放下何曾放, 提起何曾提。 放下了...

  • 放下,提起――放下是为了再次的提起

    我最近踢太极踢腿坚持的还满尽力的,前天几天突然感受能把墙踢的闷响,我很高兴,我也能提出闷响,太好了!我一定要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提起和放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he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