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故事

作者: pysym | 来源:发表于2018-07-24 14:15 被阅读94次

            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家庭,决定了芸芸众生的童年不可能雷同。现在的孩子,除非是生活在贫困地区,大部分孩子的童年应该是美好而幸福的。年过花甲的我,闲暇之余想到自己的童年,总是心酸多于快乐!

            我是1958年出生的,我们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从58年开始,我国遭遇了三年自然灾害,饿死人的事情频繁发生。记得妈妈告诉我,那时候家里有个哥哥还有个弟弟, 吃不饱饭是常事。有一次妈妈带我们到表姨家做客,表姨对我小弟格外心疼,偷偷地用一个小罐子熬点大米稀饭给我弟弟吃,至于我们吃的是什么,我不知道。可能是长期营养极度不良吧,我婴幼儿期经常生病,妈妈说医生病危通知书都下了几次,最后就是直接通知让带我回家了,意思不言而喻。我父亲不甘心,想带我到南京治疗,但是自己又要工作实在走不开,就委托外婆把我带到南京儿童医院,外婆虽然心疼我,但是顾虑重重,就同我一个姨夫商量:

            "这个孩子目前还有一口气,我把她带到南京去治疗,万一治不好,死在我手上,我无法交代。"

          我姨夫很不错,就劝慰她老人家:"姐夫既然委托你带她治病,说明相信你,你就死马当做活马医,救救这个孩子吧,即使治不好,姐夫绝不会怪你的。"就这样,两个老人商量的结果,让我捡回了一条小命。

            命是捡回来了,但是到我四、五岁还不会走路,(后来才知道我是得了小儿麻痹症。)我有记忆开始应该是六岁吧,我一走路就容易摔跤,每当这时,妈妈就会很生气地骂我"脓包,鬼推你的啊!你死了才好!"。那时的我啊,小小的年纪最怕的是摔跤后妈妈的谩骂,我也不懂我为什么会摔跤,觉得我可能是太无能了,是不该活下来的。这种自卑充斥着我整个成长过程,导致在我十八岁那一年,马鞍山闹地震,住在楼上的居民为安全起见,在外面搭起了防震棚,我就每天在楼上烧好饭和水,再拎到防震棚里和弟妹们一起吃,不让他们上楼;他们洗澡,我都让他们不要关门,我守在外面看着,万一地震好喊他们跑!因为我觉得他们都是健康的,我反正是个残废,活不活都一样!

          到了上学的年龄,我最怕的是碰到下雨下雪,那时候学校里的路都是泥巴路,遇到雨雪天,泥泞的道路滑得很,上学对我来说十分困难,可以说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就会摔跤,衣服弄脏了,回去挨打事小,关键是没的换!

            更难忘的是,一次下雪天,我课间要上厕所,但是想到那个蹲坑厕所边上肯定很滑,像我这样不小心就会掉到粪坑里。越想越怕,就拼命憋着,后来实在忍不住,小便就在身上了。回家后怕挨骂又不敢告诉妈妈,硬是悄悄地用自己的体温把衣服捂干了。唉,那个大雪纷飞的一天,我的羞愧,寒冷真是刻骨铭心啊!

            在我七岁时,父亲支援三线建设到甘肃省去工作。家里已经有我和三个弟妹了(哥哥因病在七岁时亡故),小妹才三个月,妈妈为了生计,每天要到很远的地方上班。我虽然是腿有残疾,但是作为家里的老大,是要帮母亲照顾弟妹的,因为那时候家家都是大孩子照顾小孩子,更何况我父亲不在家呢!

            印象中有一次,我一只手牵着小妹送她赏幼儿园,一只手拿着一碗米,(那时候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每天要带一碗米才能吃饭),走到半路我摔了一跤,妹妹虽然没有事情,但是米却撒了,我爬起来,看着一地的米,有心回去拿,又怕耽误了我自己的上学时间,只好硬着头皮把妹妹送到幼儿园,怯生生地央告老师:能不能先给我妹妹吃饭,我明天补米来啊?想不到那位老师很爽快地答应了,当时我别提多高兴啦!第一次觉得就是外人,有些事情也是可以商量解决的。(要知道,我由于残疾,一直都是很胆怯和自卑的,在任何场合,都恨不得把自己藏在一个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从不敢提什么要求的,所以那个老师所给予我的答复让我终身难忘。)

            印象中,那时候我们姊妹不论是谁,只要有一个生了病,妈妈带他看完病后,每天带去打针的任务就交给了我,我们通常是一去就是四个孩子一道,那时候可不懂什么孩子不要往医院跑,容易被传染什么的,只知道我带生病的去打针,其他的弟妹在家不放心,所以我们到医院是比较惹人注目的,打针的护士都认识我了,一去,她们就逗我,小大人又来啦?

            那是一个物资及其匮乏的年代,生活用品和食物都是凭票供应。但是蔬菜却不发票,诺大一片居民区,只有一个菜市场,离我家还很远,记得每次放假,我都是吃过午饭就带着弟弟妹妹到菜场去排队买菜,其实每天下午四点多钟菜才开始送来,但是必须早早地去排队才能买到,偶然有时人多菜少,我们是小孩,挤不过大人,自然是空手而归,那种失望和沮丧可想而知,因为意味着回到家不但要挨骂还真没有菜吃啊!

            要说童年没有开心的事情,那也是不可能的:有时候妈妈下班回来,难得地从包里拿出一个饭盒走到我们面前,我们就知道有好吃的了:她上班的老市里有一个冷饮室,卖的一种糯米做的马蹄糕,甜甜的,糯糯的,很好吃,我们会每人分到一两块,拿到手后,我都是一小口一小口的慢慢品尝,生怕那种幸福感随着马蹄糕的消失而不复存在,这种感觉是现在的孩子无法体会的。

          还有就是远在甘肃工作的父亲探亲假回家,家里不但伙食得到改善,爸爸还经常抽空同我们谈心,不但讲他在外面的奇闻异事,还举例说明,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这是我母亲无法做到的,因为她一个妇道人家除了工作还要照顾我们四个孩子,在教育上是几乎没有精力了,那时的我,正处于懵懵懂懂,是非不明之时,爸爸的教诲于我无疑是久旱逢甘霖啊!

            童年的我,最大的爱好是看书,可是家境的贫寒是不容我提买书要求的。好在我上学路过的地方,有个白胡子老爷爷,在那里摆了个租书的摊子,那个书多的啊,数也数不清楚,连环画一分钱能看一本,找妈妈要钱看小人书那是痴心妄想。但是那时候经常有挑着担子摇着小鼓走街串户收破烂的,什么牙膏皮啊、杀鸡留下的鸡内金啊,破铜烂铁都能换成钱,我就留着个心眼,每次都偷偷的攒起来,攒到一定的量后,每天都竖着耳朵留神那美妙的小鼓的声音,因为它的到来意味着我手上的废品能变为钱啊!有了钱,就能看小人书啦。但是这点钱看起书来是远远不够的,好在我妈妈上班远,中午无法回来给我们做饭,就给我们一个人二两粮票五分钱买烧饼,我有时就情愿饿一顿,去满足自己看书的欲望。遇到老爷爷心情好,额外开恩,让我多看个一两本,那种惊喜和快乐是无以言表的。这个爱看书的习惯在我那卑微贫困的童年是我生活中的希望和乐趣,也延续了我的一生,直到今天,我床头都始终放着一两本书,以备随时翻阅。

        童年的回忆有苦有乐,但是怎么地也是熬过来了,现在的我们是生活越过越美,不忘过去才能更好地珍惜现在,过好每一天才对得起自己,不是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两盏桃花一碗月:看着很心酸,没有想到作者后面居然那么的出色了。感觉很惭愧啊。我小的弟弟也是好几岁才能走路,因为误吃了发霉的萝卜干中毒,后面又发烧好多天没有及时救治造成支气管炎,治了好久,医生叫放弃了,最后还是好过来了,因为打青霉素过量,五六岁还站不稳,他小时舌根长得太出了,没及时发现剪掉,说话含糊不清被人叫哑巴,常被人孤立欺凌,遭遇校园霸凌,初一退学了。他很聪明的,感觉没读多少书真可惜。不过现在很孝顺,每个月都留下几百块零用剩下的工资全打给爸妈。
      • 沂蒙小哥A:我的童年充满了痛苦和无奈!我上小学时在路上也是经常摔跤,每次倒下都是毫无征兆,突然就摔倒,而且摔的很重。
        两盏桃花一碗月:@沂蒙小哥_c06e 营养不良?好心酸,没想到还有更难的。☀☀☀🍏🍎

      本文标题:童年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nxe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