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帮我渡过瓶颈期的三个方法

作者: 彼岸晓吾_5c83 | 来源:发表于2018-12-19 21:38 被阅读40次
    2018,帮我渡过瓶颈期的三个方法

    2018年,媒体行业精彩纷呈,空前震荡,而我却莫名其妙地进入了传说中的“瓶颈期”。

    瓶颈期的感觉怎样?像刮来的一阵风,把所有的叶子统统打落,留下你赤条条站在那里,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但是你的心里仍有个执念,那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低头看自己,怎么看都是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圆规站在那里画不出一个圆,更别提圈出自己的领地。

    本以为这种现象很快就会过去,可谁知从九月到十月,我一直都是思维迟钝,逻辑模糊,夜不能寐,忧心忡忡,宛如热锅上的蚂蚁,却在梦里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笔下无法流出满意的东西,迫不得已我开始了特殊的充电方式。

    第一 在喜马拉雅上听书,我利用散步和除草的时候听长篇。

    2018听过的书有:梭罗的《生命的信仰》,村上春树《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余华的《兄弟》,《活着》,《在细雨中呼唤》,《许三观卖血记》,《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严歌苓的《芳华》《娘要嫁人》, 刘猛的《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王安忆《长恨歌》 。其中余华的作品和《瓦尔登湖》听了很多遍。余华告诉我,什么是简洁的文风,什么是写作的真谛,而梭罗的作品驱散了我的焦灼。

    第二 听完一系列长篇之后,挑出感受最深的作品,去努努书坊上做精读, 努努书坊有个好处,喜欢的段落,可以直接复制,用来深入研究和探讨。

    我时常做一些摘录,进行分析对比,此处作家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的精彩之处是什么?我喜欢分析这些作家究竟是受了谁的影响?他早期作品的风格怎样?

    《没有一条河流是重复的》是余华的散文集,其中头几篇文章,写出了作者是怎样一步步走上写作这条路的,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徐徐道来写作的心得和体会,每一次阅读都有不同的启发,大作家教我们怎样使文章有详有略。

    其中一句话振聋发聩:“写出有灵魂,有希望的作品才是我们值得追求的方向。”

    接着,我发现,要不断去发现新的作家,因为人这种动物很容易出现审美疲劳。

    第一次读梭罗的作品时被他震撼,但是,连着读了三遍之后,震撼感消失了,好像过了蜜月期似的,不知为何进入了七年之痒。

    这个时候要继续寻找。寻找什么呢,寻找能给你灵感的作家,人的大脑需要不断刺激,这种刺激会激活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交感神经兴奋,脑电波发生。

    最后一个精彩的方式就是看电影,看电影很轻松,感觉疲劳时,我会选择这种方式,愉悦之中得到收获。我看的电影,均是在豆瓣评分八分以上的。

    美国电影:《裁缝》
    法国德国电影:《海蒂和爷爷》,《穿条纹睡衣的男孩》,《钢琴家》,《美丽人生》。
    印度电影:《猴神大叔和小萝莉》,《小鞋子》,《神秘巨星》。

    不同国度的电影各有特色。我最喜欢法国电影,她优美的画面,细腻的手法,真实的故事总能给我莫大的感动。德国电影描写二战时犹太人遭迫害的场面,是另一朵苦难的奇葩,深刻的痛苦无边无际地蔓延开来。

    优秀电影画出了一个好故事的清晰轮廓。从一个故事的开启,到逐渐进入高潮,最后收尾。看电影增强了我们的画面感,它对我们的影响是浑然不觉,悄然发生的。

    电影使用很多细节来表现人物性格,这种细节描述对于写故事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电影也教我们领悟蒙太奇,教我们近镜头和远镜头,镜头拉近描写他的手,镜头拉远,看到火车正在吞吐着旅客。

    12月18号,刚好是我加入简书一年半的日子。我感觉到,瓶颈期也是很好的经历,没有压迫,不会有爆发,关键是怎样度过瓶颈期。

    通过以上三种方法,我感觉写故事的能力在慢慢提高。

    感恩简书,因为简书,我找到了组织---海外党,一个有见识,高水准的简友群。

    正是这个群的笔友让我认识到:我匆忙起步探索长篇,却发现自己驾驭长篇的能力依旧很弱,我需要重新开始练习短篇和中篇,待时机成熟了,再回来开启长篇。

    一个人的阅读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其精神发育史和思想成长史。2019即将到来,亲爱的简友,你准备好了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帮我渡过瓶颈期的三个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fk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