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是智慧,你会舍吗?
慈悲喜舍里面的“舍”字很重要。慈就是仁慈,悲就是悲悯,喜就是用欢喜心去帮助别人,但是要舍就比较难了。因为每个人都自私,都不懂得舍,只知道要索取,不知道要付出, 所以要用舍来对治自己的贪念。
如果一个人今天还拼命地想着自己怎样得到更多,那么你就要多舍;如果你是一个不大肯帮助别人的人,你就要舍出时间去帮助别人; 如果你是一个不肯花钱的人,那么你就要多拿钱去放生,因为很多人连放生都不舍得,觉得拿钱去放生是浪费, 这种人很难做到舍。
舍就是把自己的一种行为、一种理念付诸行动上。我今天要去帮助别人,我就要舍出时间,就要舍出钱财,我还要懂得布施感情。要懂得用舍来对治自己的贪念,要懂得感恩观世音菩萨给予我们修行的种种方便。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03033/3c81a09183602c4f.jpg)
学佛不但要慈悲喜舍,还要懂得怎么样付出爱心、不嫉妒别人,懂得怎么样帮助别人,这一切都是方便法门。
人的财富、人的伴侣、人的活法,人所拥有的住宿、地点、食物等这一切都是你舍的一个方法,就是说财富要舍,自己的伴侣要舍,并不是说不要伴侣, 而是说陪伴对方的时间要少,要舍出更多的时间去救更多的人。
自己拥有很好的佛法,要懂得怎么样去分享给别人,不为名不为利地修法,到最后也就是佛陀所说的既无施者,也无受者,因为你舍出去的,谁舍的啊?你自己有境界,你是菩萨,你帮助别人应该不应该呢?
施者是什么?你没有贡高我慢,没有觉得我来布施给别人,那你布施什么了?什么都没有布施,也没有这个施舍的人,叫既无施者,也无受者,也没有接受到你施舍的人。
因为别人受到的是你的一份慈悲心、一份爱心,而这份慈悲心和爱心来自于你的佛性和本性,所以根本就没有施舍的人,也没有接受的人,实际上就是在你的本性良心当中做一些慈悲的正常行为而已。
既然我们到了这个世界上连布施都没有,无来无去,我们岂能贪恋世间的财富?想想我们来了、死了,又来了,又死了,就像没有来、没有去一样的,我们不要去贪恋世间的财富,世间的一切都不是我们贪恋的对象,都是没有意思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