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思想或行为有穿越时空的魅力,具有普世价值。换句话说,伟人站的高看的远,能摆脱时空的局限和约束,一千年前或一百年前说过的话,放到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依然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依然能启迪人心。
托尔斯泰,就是这样一个人。
托爷爷的一生,比他笔下的人物还要精彩。他是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身为贵族,却心系穷人疾苦。他也是个虔诚的东正教徒,反对以暴制暴,主张忍让仁慈和非暴力不抵抗。风烛残年的时候,他大彻大悟,为了实践自己的人生理想,千金散尽,离家出走,死在了半路上。令人唏嘘。
去年,我读了托爷爷的中篇小说集,里面的《卢塞恩》、《谢尔盖神父》和《克莱采奏鸣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托爷爷的不愧是世界一流作家,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让人惊叹。而小说里,对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的深入挖掘,也让人久久回味,欲罢不能。比如,《卢塞恩》里,富人不愿施舍卖艺人的情节;《谢尔盖神父》里,主人公砍断自己手指,以灭除性欲的细节;还有,对《克莱采奏鸣曲》里对丈夫失衡和扭曲心态的描写,深刻、细腻、精彩之极!
《我无法沉默》,是托尔斯泰的散文集。更确切地说,是一本杂文集。书中内容涉及多个主题,教育、生命、科学与艺术、写作技巧、体力劳动、社会阴暗面,等等,包罗万象。每一个主题,作者都是有感而发,从单独个体到人类社会,从微小到宏大,托爷爷不疾不徐,鞭辟入里地论述着自己的观点,更可贵的是,字里行间时时流露出朴实和真诚——对自我的坦诚,对读者的真诚!
书中,托爷爷以超人的自省力和崇高的道德感,一边剖析自身,一边批判现实,一边号召大众过有良知的生活。他仿佛化生“望帝春心托杜鹃”里的杜鹃,一而再再而三地苦苦劝诫世人。一百年多年过去了,这些文字依然炽热,读来让人心生敬畏和感激,仿佛在面对面聆听一位智慧长者的教诲。书中大肆批判僵化的教育制度,论述体力劳动对人生活的意义,主张写作应回归真实质朴的本源,还有那些给年轻人的箴言、对穷苦大众那份济世情怀(与契诃夫小说《农民》中的情节高度吻合)、以及对莎士比亚戏剧的中肯评价等等,可以说,没有对人类的一腔赤诚,没有对生活的一腔热爱,绝写不出这样的文字。
合上书,我惊叹于一位老人竟还能拥有如此蓬勃之心、赤子之心,少年之心。客观地说,尽管书中涉及基督教的一小部分观点,我并不完全认同,但绝大部分观点我都受益匪浅,读完内心十分感动,浑身充满了力量。
二
下面这些内容,尤其感动我,分享出来,愿有更多读者能从中受益。
一、《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
点评:这篇文章里,托爷爷对对义务教育墨守陈规的现状大力批判,他指出教育应尊重儿童天性,应做到因材施教。
【佳句摘抄】
如果你顺着教学哲学的发展史看,你会发现,教育标准其实并不存在,存在的是一个无形中影响所有教学法的普世概念。这个概念清楚地表明不存在任何教育标准。
所有人都要接受相同的教育,这正是教育的悲哀,正是教育的荒谬所在。
有一种奇怪的素质,我称之为学业素质。这种素质可谓深入人心,几乎所有学校都加倍推崇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助长怯弱、压抑记忆和想象力的教育内容都被保留下来了,成了学业素质的一部分,而所有高等素质如想象力、创造力和发明力都被拼音、数数、识字这些类动物性的能力取代了,连音图互换这种简单的想象活动都成为了不可能。
二、《我无法沉默》
点评:文章主要是对俄国社会现实进行地批判,全文充满了火药味。
【佳句摘抄】
一件事的影响不在于社会的外在物质,而在于民众的精神状态。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都有不坚定而犯错的时候,因此谁有资格量刑?我一直压抑着内心对执法者的厌恶。你们的社会阶梯站的越高,我越厌恶你们。此时,我已无法压抑我的憎恨。
因为我才有这些罪恶的,我也成了罪孽的帮凶。
意识到这点后,我再也无法按捺内心的不安,我想摆脱这样可耻的生活!我无法继续这样生活!我无论如何都无法,也不想再继续这样的生活!
三、《论生命》
点评:只能说,托爷爷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让我顶礼膜拜!嗯,就是这样。
【佳句摘抄】
事实上,生命对我而言是一个由恶向善的过程。
人的真正生命在于理性和兽性的平衡。只有当人开始摒弃兽性时,他才开始真正的生命。只有当他的理性良知开始苏醒,这种摒弃过程才开始……如果我们不明白幸福和生命在于放弃兽性,如果我们倾尽一生满足兽欲,我们就等于用兽性代替了真正的生命,从而失去了获得真正幸福和生命的可能。
四、《论科学和艺术的重要性》
点评:这篇是全书最感动我的文章之一。真正的艺术家,对于美好的事物,具有一通百通的领悟力和鉴赏力。
【佳句摘抄】
语言不能表达爱的实质,但行为可以。
如果你想知道人类的命运与世界的构成,首先不要听从你固有的良知,不要相信前人有关理性和良知的论调。你必须抛弃这些,开始重新思考。为了从头开始,你必须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运动或者阅读其他人的观察结论时,你的感官和想法都受到这些小细胞的一举一动的驱使。从这些观察中(观察从来不讨论思维和表达的错误),你一定能通过类比判断自己是谁、何为个体的命运与福祉,以及其他细胞集合的幸福在何处。
只有当我忏悔时,只有当我不再把自己当作社会精英而是一个普通人时——只有此时,我的前路才开始明晰。
人首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于为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奋斗。
不参与体力劳动,才是真正可耻的行为。
因为在真理面前毫不畏缩、勇敢前行,我获得了许多回报。当我承认并真正意识到这些时,我惊讶地发现过去的那些复杂问题迎刃而解。
事实证明我对生活的需求,还有我的虚荣与消遣全都源于我的慵懒。虚荣一旦遇到体力劳动就无所遁形,过去的消遣也烟消云散。
……我还是发现劳动强度越大,我越感快乐。
真正能让人们摆脱精神和身体疾病的体力劳动——是完成生命的法则,做一些人类或者动物都需要身体力行的事——而不是把精力浪费在表面造型上,通俗而言,就是亲自劳动,身体力行。那些不劳动的人没有资格吃面包,多劳多得,不劳不得。
经过一系列怀疑和搜寻以及长时间的思考,我意识到了这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如果一个人有眼睛,那么他就能观察;有耳朵,就有听觉;有双腿,就能行走;有双手和脊梁,就能劳动。如果一个人不按上帝的安排合理利用身体,他就是浪费。
如果这就是真正的生活,那么我们根本就没有生活过。(叔本华和哈曼特的哲学思想)
人们心安理得地打着消灭犯罪的旗帜,扩大邪恶的势力。
五、《论劳动与享乐》
点评:对于本文的观点,我不能更同意!
【佳句摘抄】
实际上,“真善美”的感受和受教育程度无关。
人,生而完美——卢梭
事实已然证明,一个人只有切切实实参与了劳动,方能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人生的快乐。
只有当一个人不再迷信身外之物时,只有当一个人认识到真正的财富是自己的能力和体力时,他才能获得伟大的成就和巨大的快乐。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能变得更强壮、更善良,才显得更伟大。这样的人,无论你把他安放在哪里,他都能自力更生,与人和睦相处。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学会检视自己的生活,不盲目跟风,不盲目随大流。现代人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言行不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嘴里说一套,实际做一套。
六、《该醒悟了!》
点评:托爷爷主张人应该过有节制、自省、积极、奋进的生活。
【佳句摘抄】
所有的存在都是一体,人们用不同的名字称此一体。《吠陀经》
想做不该做的事,点上一根烟,你就能说服自己继续做下去;做了不该做的事,点上一根烟,罪恶就会一扫而光。这是世人迷恋抽烟的真正原因。
于细微处见艺术——勃留罗夫
麻醉品能引起良知的变化,而良知的细微变化能影响一个人、一个社会的命运。
钟摆最重要的部分是它的内部机芯,而人最重要的部分则是他的良知。
思考是一种痛苦的劳动,很多人都想逃避这种劳动。(精辟之极!)
终于有一天,人们会按良知指引的方向前进。我相信,这样的一天,不久就会到来。
真正的艺术不在于那些巨大的外在的变化,而在于非常细微的、难以觉察的变化的组合。(幽深之处藏真理!)
七、《致中国人》
点评:托爷爷是虔诚的东正教教徒,本文有太多基督教观点,不完全认同。
【佳句摘抄】
只有当人们意识到道是统治所有人的唯一法则时,人们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成功的转型就在于摆脱人治统治,回归神治社会。
八、《致年轻人的一封信》
点评:托爷爷最感人的篇章之一,完全是呕心沥血地在诉说,受益匪浅!
【佳句摘抄】
在我看来,一个人生活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他对生活的态度。
一个人心中的爱意越浓,他获得的自由和欢乐就越多。
事实证明,一个人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填平欲望的沟壑,都无法满足自己的所有需求。
灵魂只需要爱,而爱不需要争抢。
没有什么能阻挡爱。一个人越有爱,他就越开心,而这种开心又会传染给别人,让别人也得到快乐。
我们之所以认为生活的机制不合理,完全是因为我们误解了生活的真谛。正是因为我们误解了生命,错解了欲望,才无法感受到幸福。
我们总是抱怨生活,说自己命运多舛,却内没能发现,不幸福的真正原因并非时运不济,而是我们生活的态度出了问题。
获得自我救赎的唯一路径就是心灵的重建。一个人只有通过荡涤灵魂,才能收获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不是靠恩赐得来的,而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的。
实际上,爱我们的敌人要比恨我们的敌人更加贴近生命的本质。
一个人如果没有生活阅历,是不可能分辨一件事情的好坏的。
九、《村中三日》
点评:托爷爷对乡村生活的一些杂感。
首先要消灭我们内心的邪恶,只有这样,我们周遭的邪恶才会消失。
十、《论莎士比亚戏剧》
点评:托爷爷真的很不喜欢莎翁。总体来说,他觉得莎翁的戏剧存在情节生硬做作、人物缺乏深度、故事不合逻辑、不合时代背景、刻意讨好观众等诸多问题。总之,他非常讨厌莎翁的戏剧,认为世人对莎翁的赞誉完全是谬赞!虽然没有看过莎翁著作,但直觉告诉我,托爷爷的评价非常中肯。
【佳句摘抄】
艺术作品,尤其是戏剧,至少能让观众或者读者感受到戏剧中发生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是有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戏剧家只有懂得如何支配剧中人物的语言和行为,才能把观众代入到戏剧的情境中。戏剧人物的语言无论多么有气势、多么有深意,一旦脱离了人物的处境和性格,就破坏了戏剧作品的主要效果——身临其境。如果人物欲言又止,观众自行遐想,便能身临其境。如果人物废话连篇,就像用碎片拼贴成雕像,把神灯中的灯芯拿走,观众无法集中精力欣赏戏剧,同时也很容易发现刻意的创作痕迹,他们不仅无法感同身受,也完全不可能回到戏剧创设的情境中。所以,艺术家,尤其是戏剧家,如果没有斟酌语言的能力,是绝对创作不出伟大的作品的。而莎士比亚就缺乏这方面的能力。
每一部经典的艺术作品都有以下三个优点:
1.作品主题:作品主题越深刻,即主题对人类生活启示越大,作品地位越高。
2.通过特定艺术手法营造出结构美。例如,戏剧艺术的手法在于语言的真实个性,与角色性格相符的语言,自然且扣人心弦的情节,恰当呼应情感表达的场景,以及一切描写的斟酌能力。
3.真诚。作者自身应有能力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没有这点就谈不上艺术作品,因为艺术作品的实质就在于表现作者充沛的感情。如果作家自己对他所描写的食物没有切身感受,那么观看者就更不能被作者的情绪感染,也不能产生任何情感共鸣,这样的作品也算不上艺术品。
三
托尔斯泰和契诃夫是俄罗斯文坛两大文豪,两人还是忘年交。托尔斯泰十分欣赏契诃夫,曾公开承认契诃夫小说写作技巧已经超过自己。契诃夫视托尔斯泰为尊敬的师长,他曾在给亲友的信中写到,“我爱他(托尔斯泰)胜过爱别人”,还说,如果托尔斯泰有一天先于他离世(托比契大32岁),他恐怕无法承受这个结果(大意)。
作为契诃夫的铁丝,看完《我无法沉默》,再转头回味契诃夫这番话,我似乎懂了其中的原因——对啊,纯真的人总是彼此惺惺相惜!
契诃夫是纯真的人,托尔斯泰也是纯真的人。大道至简,纯真的人,了不得。纯真不但不是傻,而是对万事万物有精深地洞察,对人性幽微处有着孜孜不倦探寻的执着。纯真的人有着非比寻常的敏锐的洞察力,而且善于独立思考。这两项正是产生智慧的前提。此外,真正纯真的往往还很勇敢,由于一眼就能看穿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反而勇者无畏。
读完《我无法沉默》,托尔斯泰仿佛从书本里“活”了过来,一个纯真老男孩的形象映入我脑海,挥散不去。没错,托尔斯泰就是我所见过的最纯真的老男孩。
2017.7.1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