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得不到重用(修改稿)
第一讲:古来圣贤皆寂寞(1)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大胆的话题:孔子为什么得不到重用?
每次说到孔子,我脑子里都会不由自主的蹦出两个词:寂寞和孤独。没错,就是寂寞和孤独。有的朋友也许会说了,你别瞎掰了,孔老夫子多荣耀,多风光呵,他来的哪门子寂寞和孤独呵。你先别着急,听完了我这个讲座,你就会明白。孔老夫子的风光和荣耀,不过是他身后的事情,而他在活着的时候,却实实在在是既孤独又寂寞的。胸怀治国安邦的宏大志向,却直到老死都没有得以很好的施展,还有什么能够比这更寂寞,更孤独呢?
晚年的时候,孔子曾经爬上鲁国都城曲阜附近的一座高山。当他看到山谷里面茂盛的兰花与众草为伍,不仅浮想联翩。由兰草联想到自己一生的遭际,不觉大为伤感,感伤自己的怀才不遇、生不逢时。于是谱写出了那首一直流传至今的古琴名曲《幽兰》。他变弹琴边唱道: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
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世人蔽之,不知贤者。
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幽兰》又名《漪兰操》,词曲似诉似泣,如怨如愤,幽怨悱恻。充分抒发了孔子郁郁不得志的心情。
由此,我不由又想到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两句诗: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生于大唐盛世的李白,想必与历代圣贤一样,也有着旷世的孤独和寂寞,所以他才在《将进酒》这首诗中,发出这样的千古浩叹。这首诗不但写出了李白怀才不遇的苦闷和烦恼,而且抒发了醉酒当歌,及时行乐的豪情。当然同时也揭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那就是“古来圣贤皆寂寞”。
这实在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问题。自古以来,圣贤都是一个时代,甚至超越时代的社会精英,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既代表着那个时代,同时也昭示着未来时代的发展方向。按说,他们理应代表着当时政治文化的最高成就,理应在当世就建立起不朽的功业。可使我们后人不明白的是,事实却恰恰不是这么回事。很多古代的圣贤,都是活着的时候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有的甚至默默无闻,穷困潦倒。
也许,寂寞本来就是圣贤的事业。仔细想一下,我们现在景仰和称颂的古代圣贤,有很多都是当世寂寞,而后世才得以显扬的。比如说老子,比如说墨子,比如说孟子、旬子,当然也有我们本次讲座所要谈到的孔子。这些人终其一生,可以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和施展。只是到了后来,人们才渐渐认识到他们的非凡和伟大。才渐渐将他们生前所创造的学术和思想,进行整理、继承和发扬,并逐步使其形成影响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力量。
而把李白和孔子这两个不同时代的文化精英,放在一起进行考察,我们会惊奇的发现,这两个人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首先,两个人都热中于仕途,用现在的话说,是都喜欢当官。孔子把当官作为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当然我们这样说有点辱没他老人家,可能会引起很多卫道士的不舒服。那我们不妨换一个大家都容易接受的说法,把喜欢当官换成热衷于从政,或者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叫热衷于当公务员。孔子他老人家一生的使命就是从政。这点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显示了出来。《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尝陈俎豆,设礼容。连小时候做游戏,也模仿观察贵族们演习礼仪的活动,摆设各种祭器,学着大人的礼仪动作。俗话说“三岁看老”,人在小时候的喜好,往往代表着长大后的行为。一般的小孩子咱们都知道,在幼儿园里是“排排坐,吃果果,玩玩丢手绢儿。”在家里则是垒垒积木,摆摆拼图,或者是被家长强制着弹弹钢琴,写写毛笔字。到了外边,与小朋友在一起,也不过是捉捉迷藏,打打闹闹。而人家孔子就不同,人家打小就喜欢礼仪,做的游戏也是摆上祭品,做祭祀。仅此一点,就显示出了孔老夫子的远大志向。礼在孔子生活的时代,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和准则,包括社会秩序,以及法律和外交等方面的制度等等,是封建社会赖以维系的基础。孔子喜欢礼,研究礼,推行礼,可以说是抓住了从政的牛鼻子,虽然说他一辈子也没能实现自己“恢复周礼”的宏伟目标,没能有效的敲开从政的大门,但我们不能说他选择的敲门砖不对,怪也只能怪他敲错了门。
晚孔子一千多年的盛唐诗人李白,喜欢当公务员的热情一点不亚于孔老夫子。虽然他的诗写得超凡脱俗,天下扬名,但似乎他的兴趣并不全在写诗上,而是时刻心系朝庭,想着报效国家。所以才在朝庭向他伸来橄榄枝的时候,激动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昂天大笑出门去,我辈不是蓬蒿人!得意洋洋,快马加鞭的直奔长安。
据说,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后来,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岷山,潜心学习,多年不进城市。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做了动物饲养员。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由于饲养惯了,定时飞来求食,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一声呼唤,便从四处飞落阶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点都不害怕。这件事被远近传作奇闻,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绝了。
李白的想法是,通过自己的出色才华,来引起朝庭的注意,从而得到重用,而不想通过科举考试的传统路子来致身仕途。二十岁时,他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42岁的李白由于得到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的推荐,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草拟文告,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
可惜他的从政积累还不如孔子,所以在长安的几年里,除了留下了几段让高力士脱靴的佳话和几首赞美杨贵妃的诗词之外,在政治上竟然是没有半点建树。本来,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在不胜艳羡的同时,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后来,李白放浪形骸的行为又被翰林学士张坦所诽谤,再加上他经常发点不合时宜的牢骚,也让玄宗感觉不舒服,于是就被皇帝给赐金放还了。
李白和孔子的从政经历差不多,进入朝庭,施展才能的时间都是两三年。然后就都被迫离开,不得不远行。这也就牵扯出了两个人的第二个相似之处,即书生意气,眼高手低,缺少从政经验。李白是诗人,天马行空,思维飘逸,行为不拘,自然和政界格格不入。乘兴而去,败兴而归,自然是意料中事。可孔子是研究从政的呵,而且是在五十多岁,思想和经验都相对成熟的时刻走上政坛的,按说应该是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才对,可没料到也是因为书生意气和眼高手低而败走麦城。具体原因咱们后面还要详细分析,在这里只是点到为止,请听众朋友不要心急。
李白和孔子第三个相似之处,则是读书人常犯的老毛病,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脑子一跟筋,遇事缺少变通。李白最喜欢的是喝酒,喝起酒来天王老子都不怕,所以杜甫才说他是:李白斗酒诗百篇,洛阳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酒中仙自然也就做不得朝中官,连皇帝都能藐视的大臣肯定当不了好大臣,没办法,下场也只有:“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了。
孔老夫子倒是不爱酒,他对酒的态度是“唯酒无量,不及醉”。宴席上酒虽然不限量,但以不喝醉为最佳境界。孔子不爱酒,但好礼。好礼到了痴迷的程度,一样也能误人。按说,用礼作为从政的敲门砖,敲不开的话,善于变通的人可以换成别的呵。可是孔子坚决不换,不但不换,而且硬敲。砖头敲坏了都不换。在卫国,卫灵公问他领兵打仗的事情,他老人家竟然不识时务的说:我只是听过学过礼仪,对军队作战的阵法,我没学过。这样的对答,肯定是卫灵公不喜欢的。所以就越来越冷落孔子,以至于后来再听孔子谈话时,就抬头看天上的大雁,而不注意谈话的内容了。这就叫酒非知己,话不投机。话不投机,自然也就没有了交谈的兴趣。连你说的话都不愿意听,就更谈不上重用了。
《周易》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做事缺少变通,肯定就难以适应时势。而不能适应时势,想做成大事,实现理想和报复,那就真成了天方夜谈了。
喜欢当官没错,喜欢礼,研究从政更没错。自古华山一条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古时候读书人除了当官,没有别的出路。热衷于仕途本是情理中事,自然无可厚非。纵然是现在,每年的公务员考试,众多莘莘学子,也是趣之若鹜,挤挤攘攘如过江之鲫。有什么办法呢,毕竟“千钟粟”的奉禄很有诱惑力,毕竟公务员是可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呵。但古语讲“侯门深似海”。官场水太深,光有花架子,没有真功夫,是很难如鱼得水,摸清里面的游戏规则的。
伟大如孔子,才情如李白者,尚且无法适应,无法施展才能,何况我们一般的碌碌之辈呢。
我这个讲座的题目是《孔子为什么得不到重用》。讲孔子为什么得不到重用,却上来就扯了一大通的李白,这并不是有意绕弯子,而是想着从这两个圣贤身上寻找一点共性,寻找圣贤之所以寂寞,之所以难以展现才华,建功立业的共同特点,从而给当今的人们提供一点点启示。
接下来,我会给大家详细探讨孔子得不到重用的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