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认知科学探索与创新心情随笔
怎样打破思维框架,迭代认知?

怎样打破思维框架,迭代认知?

作者: 花悠然 | 来源:发表于2018-05-24 21:25 被阅读92次

我们每个人学习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而学习的最高境界是“知行合一”。但是怎么达到知行合一,是很难的。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个中关键,就在于我们懂得的道理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从实践中直接得来的,而我们学习了以后也没有及时地去运用到实践中,那么这些道理就还不是我们内在的东西,也就是这些道理并不存在于我们的深层认知里,不是有效认知,当然也就无法对我们的成长产生价值。

另外,即使我们学习再多知识,我们的认知也是有天花板的,这个天花板取决于自己的过往经验和思维模式。

一个人要真正的成长往往需要打破这个天花板,那怎么打破呢?

这次分享的灵感来自吴伯凡在得到里面的一个分享,他那个分享叫《认知退化与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百度里有很多解释,因为历史上就对这个词有诸多学派的不同解释。

吴伯凡比较认可的是明朝的有一个解释,他说明朝有人把“格物”的“格”定义为“格斗”的“格”。格斗,大家都知道就是正面近距离的冲突。他们认为只有通过这种与物格斗、与物博弈、与物互动“格物”才能够达到真正的认知。

吴伯凡由此引申出一个结论:静观式、非互动的感知不是真正有效的认知。真正有效的认知是接触,是冲突,是博弈。

他举了几个例子,我选择其中两个跟大家分享一下:

1.狮子捕猎:

狮子对羚羊、斑马进行捕杀的时候,10次进攻中9次都是佯攻。

狮子通过假装攻击来观察这一群猎物里哪些跑得慢、哪些容易出错、哪些容易落单,它能通过脚步声准确判断出猎物里哪只羚羊或者斑马的腿瘸了,或者发现有几只猎物的腿是瘸的。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狮子的攻击都是有目标的,它所捕杀的猎物往往都是它在之前进行了仔细识别和认知的。

如果狮子仅仅趴在那儿,然后出其不意地扑上去,成功率就会非常低。

2.“卖番茄酱”的故事。

这是一个发生在上世纪的故事啦,美国亨氏食品公司:他们的主打产品番茄酱销量遇到了瓶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亨氏做了很多消费者调查。最后统计表明,整个市场需求就是这么大,需求决定市场,番茄酱的销售量已经到了天花板,这个问题就好像成了不能解决的死结。

后来,这个死结却被公司的一个叫亨特的高管给解决了。

他有一次去朋友家里,发现朋友的孩子特别喜欢把番茄酱挤在面包上做一个笑脸。这个小孩本来不爱吃饭,但是只要在食物上画出一个笑脸、红心,或是写上一个字母,她就变得特别爱吃了。

这事儿让亨氏找到了灵感。他们专门生产出一款能像挤牙膏一样把番茄酱挤出来的产品,就像一支特殊的笔,可以在面包上画出各种图案和字母。

结果一推出产品,就卖火了,亨氏番茄酱的销量大大突破了之前的天花板。

这其实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产品创新方式,有人把这种方式称为 “偷换概念”:“偷梁换柱”地让一个旧产品获得新市场。但其实很多商业案例里都能看到这一点。

吴伯凡说:无论是产品、服务,还是商业模式,都不过是一种对于客户需求的认知表达而已。你的认知限度就是你的产品和商业模式的限度,只有突破你的认知,才可能在产品和商业模式上成功实现基因突变,推出新的物种。

要想把学到的知识和道理,都真正融入自己的认知里面,或者说突破自己原来的认知水平,还得从实践着手。通过实践,并且怀着洞察力,在实际生活中突破自己的思维框架,升级迭代我们的认知。

毛爷爷也说“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实践,跟你要认知的东西近距离接触,才能把书本上学到的死知识、听别人说过的死道理,变成活的,对我们有意义的有效认知。

吴伯凡最后提出了生活中我们对别人的判断常常是有思维框架的,并且由此提了个小问题,以引发大家对于怎样在实践中突破思维框架的思考。如下:

对于我们熟悉、认可的人,我们在下结论的时候常常是场景化的解释;而对陌生人、不认可的人,我们常常是内心化、性格化的解释。改变对陌生人、陌生组织、陌生机构,甚至是一些陌生产品的偏见,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非静观式的认知,火力侦察式的认知。

大家不妨回想一下,在自己的生活当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你对某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判断,但是通过某次偶然又比较有深度的接触以后,他大大地改变了你对他的看法呢?

我想其实最后他提的这个问题还可以延伸一下:有的时候,我们自己的认知水平或者看事情角度发生变化,我们对某个人的判断可能也会发生变化,他没变但是你变了。

这往往是好的变化。

比如你一向觉得有个同事常常找你茬是看你不顺眼,你一看他过来你就不舒服。但有一天你突然换了个角度想,他可能只是对事不对人,工作比较认真而已。于是乎,当他再“找你茬”时,你就不难受不别扭了,可以很轻松地跟他聊。

这个就是你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认知高度提升了,随之提升的会是你的情绪管理能力。

回过头来看我在文首的图片,牛顿被苹果砸中,一般人的认知的话,只会咒骂一句"Oh,shit!",或者把苹果吃掉,但是牛顿没有,至少没有仅仅这样反应,他拿着苹果开始很认真地思考,最后还从这个灵感出发推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物理学的里程碑!这么牛,必须载入人类史册被永远铭记啊!

好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留言或者微信交流。

相关文章

  • 怎样打破思维框架,迭代认知?

    我们每个人学习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而学习的最高境界是“知行合一”。但是怎么达到知行合一,是很难的。 为什么我们...

  • 打破认知框架

    早上,班主任打来电话,孩子嗓子疼,要去医院看看,我同意了。 在接电话的时候,有一个念头又冒出来了,它无数次的往外冒...

  • 反向思维

    1.当你的认知思维越来越清晰,你对外界的敏感度也就会越强。所以学会打破你原有的思维框架,不断突破,然后不断重建认知...

  • 复盘新知识&旧认知的有趣冲突——【萌姐之高效学习力Day4】

    所谓成年人的学习,是思维的整体迭代与升级。 而思维的升级,则是来自不断地吸收新知识,从而打破旧认知,如此这样,量变...

  • 思维与内心 学员静波

    德音171022花道初级班学员课堂随笔 静波 怎样认知自己的思维框架? 要突破什么才能突破自己的原有的思维框架? ...

  • 点总的高效阅读复盘之路

    1.建立精英思维,打破认知盲区。建立自己更加立体的认知框架。利用格子方法论,辅助自己。 2.充分调动我们的潜意识,...

  • 我与认知不能不说的秘密

    基石假设:人是非理性的 第一性原理:寻找当中... 能力圈:去中心化思维 方法论:认知迭代 以上框架是我个人思维模...

  • 宇宙公民Eunice《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有感

    今天是宇宙公民高效阅读训练营的第5天,通过前4天的铺垫,建立leader的精英思维,打破认知盲区,重塑认知框架,调...

  • 怎样才能快速突破自我?

    怎样更快实现自我突破? 1.突破自己的圈层,认识新的人,打破现有的认知,迭代新的自己。 不能闭门造车,走出去,认识...

  • 迭代

    经济发展快 时代在迭代 不想被淘汰 必须去迭代 认知需迭代 思维需迭代 行为需迭代 迭代跟潮流 迭代战自我 迭代向未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样打破思维框架,迭代认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vke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