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去朋友A家吃饭。
饭吃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听到门外传来小孩子嬉闹的声音。
我们没有在意,只是A的母亲说要出去看看。因为A刚买不久的新车停在了门外,怕被小孩子划坏。
有时候就是怕什么来什么,A的母亲刚出去几秒钟就匆匆忙忙折返回来,要A出去看一下。
不看不要紧,一看心一沉。
驾驶位的车门上留下了好几个新鲜的脚掌印,仔细一看,还有好几条刚划出来的长长的印子,虽然没有划到底漆,但是看过之后还是让人有些心疼。
A板着脸看着那个依旧在一旁甩着竹条的小孩子,问,“是不是你弄的?”
那小孩子竟然也不怕,笑着对A做了个鬼脸,就一溜烟跑进了他自己家。
经过我们再三比对脚印,肯定是小孩子弄的之后,A便有些愤怒地找到了他邻居家。
首先出来的是那个小孩的奶奶,五十出头的年纪。她瞧了瞧车门上的划痕,然后轻轻地问站在一旁的小孩,“是不是你划的?”
小孩笑着点了点头,仿佛他做了件很是得意的事。
见小孩点头了,他奶奶也只是轻轻地说一句,“玩的时候要注意一些啊。”。
接着那小孩的父亲走了出来,也是先瞧了瞧,然后直起身子,笑了笑,说,“我还以为多大点事呢,就这么几道印子哦,下次你洗车的时候,要店子里打点蜡抛个光不就好了。”
然后,重点是然后,他们一家竟然又若无其事地走回家吃饭去了。
整个过程,没有一句道歉,对小孩也没有一声责备,那就更不用提赔偿的事。
A很是生气,只是A的母亲在一旁劝说,“算了,都几十年的邻居了,我们下次注意些就好了。”
朋友A余怒未消,那小孩又从他自己家跑了出来,对着朋友使劲地笑,像是在释放嘲讽技能一般。
A狠狠瞪了他一眼,嘀咕道,“要不是你还小,老子上去就给你两嘴巴子。”
(2)
我觉得这巴掌不应该给小孩,倒是要赏给他家的大人,打醒他们,让他们知道该怎样为人处世。
小孩年幼,不能明辨是非,犯了错误,还情有可原,着实不能苛责。只是做大人的这个态度实在令人气愤,一把年纪的人了,莫非还不懂得作为一个监护人的责任。
小孩子犯了错,大人绝对不能护短,因为只要当小孩子知道自己犯了错,也没什么惩罚的时候,那么下一次肯定照旧。当然,大骂和动手也不可取,毕竟年幼,但是总归是可以跟他说道理的。
有人会说孩子太小,听不懂道理,但是简单地跟他说一下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应该还是行的吧。如果说一次不管用,那就说两遍,两遍还不顶用,那就三遍、四遍,总能将一个小孩子教会。
退一万步,如果在教了很多遍之后,小孩子依旧不会,那也没关系,小孩子犯的错,就请父母来担责呗。可这个邻居倒好,不仅不说一句道歉的话,那口气简直像是我朋友这边小题大做,无理取闹一样。
我们常听到有人说某个小孩子没教养,其实该被骂的不是小孩,而是他的父母。一个人的修养决定了他小孩的教养,反过来,小孩没家教,那一般情况下,他父母的修养也高不到哪里去。孩子纯得像水,假使有天浑浊了,那也不是他自己的错,是他父母身上那些不干不净的行为和言语错误地流到了他骨子里。
家庭是一块土,小孩是一棵苗,父母是园丁,教育则是养料。如果父母自身修养太差,不懂得言传身教,那么小孩生长的土地就只会越来越贫瘠,如此一来,纵使他父母百般呵护,日夜守望,也甭指望能长出一棵多么完好的大树来。
(3)
我还记得2013年那则趵突泉畔最美妈妈捞瓶教子的新闻,当小孩子喝完酸奶,将瓶子随意扔到泉水里面后,那小孩子的妈妈首先做的不是快速离开现场,也不是继续若无其事优哉游哉地闲逛,而是指着泉水对她的孩子说,“多清澈的泉水呀,你把盒子丢进去是不是搞破坏呀?告诉妈妈,你这么做对不对?”
小孩子或许不能理解他的行为到底对还是不对,如果是不对,又是为什么。但是甭管他理解不理解,当爸妈的还是应该告诉他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这样,这些观点才能成为他以后人生中的准则和教条,为他成为一个更好的人铺筑道路。
最让人值得称赞的是,这个妈妈并非只是耍耍嘴皮子,而是从别人那里借来了长雨伞,费了好大的力气将酸奶瓶从泉水里捞了出来,然后才默默离开。
我不知道这一次的言传身教对那小孩子的影响有多大,但是不管怎么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妈妈,才让人看到了比趵突泉本身更美的景色。
(4)
孩子是一张白纸,他们会模仿一切看到的事物,尤以父母为甚。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五岁的孩子满口脏话,我不想去责备他,反而我很可怜他,因为他真的是太不幸了,到底是一个多么低俗的家庭,才能将这张白纸画得一塌糊涂?
更可悲的是,那些家长根本看不到把小孩子养成这样的坏处,他们以他自己那穷得可怜的修养来打量整个世界,包括自己的孩子,觉得只要没杀人放火,没有侵犯到自己的利益,那么一切都是小事,一切都不值得被说道。
常听说熊孩子坑爹,但是只要细细一想,有多少熊孩子是被他那所谓的爹给坑成将来的样子的?
我曾听过一个段子,说如果看见熊孩子在碰自己的车,然后他父母不管,那么就鼓励他去碰路边停着的每一辆车,最好能鼓励他们在引擎盖上蹦蹦跳跳,然后自己开车离去,深藏功与名。
当然这只是个笑话,但是我想说,现在你不愿给自己孩子的那些教训,在以后的岁月里,生活一定会如数奉还,或者,加倍奉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