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河南师范大学婚育杂谈育儿宝典
96.把压力可视化,就不焦虑了(读书笔记)

96.把压力可视化,就不焦虑了(读书笔记)

作者: 161f09651b9e | 来源:发表于2018-07-19 07:17 被阅读89次

  在《东吴相对论。学会主动归零》这一期节目里,吴伯凡这样谈压力问题:

  我去深圳的时候,那些人只要在一起就谈压力。我说,今天立下一个规矩,不准谈压力。压力这个东西,实际上就是一种模糊的焦虑状态。压力的本质是什么呢?压力感就是来源于害怕又不愿直面它,就像在一个黑屋子里看见什么东西都是神神鬼鬼的那种感觉。一直在拖延,不去直面它,不去想办法解决,由于不能直面,所以你也不知道怎么去管理它。德鲁克说,只有可以测量的东西、可视化的东西,才可能管理。你处于一种无管理的状态,然后让这种恐惧感不断地在你内心发酵,放大,最后完全被这种恐惧感笼罩,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压力,焦虑。很多人都处于这样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对心理非常不好。如果你真的把这个东西想得很清楚,能做的,你就去做,不能做的,你也没办法,你就让它这样好了。这时候就有一种释然的状态,放心了,放下了。真正恐惧的、让你感到害怕的,不是危险本身,而是危险的不确定性。

  我觉得这些话说的非常好。我接触过很多焦虑万分的教师,家长和学生,我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糊涂。你问他到底遇到了一些什么麻烦,他往往说不清楚,只觉得眼前全是难题,全是陷阱,四面楚歌。你再细问,他会给你罗列一大堆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头绪,没有轻重,像一团乱麻摆在你面前。我相信这种人脑子里的信息肯定处于一种“无管理状态”。你想,看都看不清楚,如何管理?于是我就帮他梳理一番,一共多少问题,哪些是严重的,哪些是不严重的,哪些是急需要解决的,哪些是不必着急的,哪些是你能够解决的,哪些你是确实无能无力的。我发现,这样梳理之后,他们的焦虑感立刻就减轻了,有的人甚至如释重负的感觉。其实还是原来那么多的问题,怎么一下子就“减负”了?就是因为我帮他把问题清晰化了。不怕问题多,就怕模糊。就好像你在一间黑屋子里很恐惧,一旦打开电灯,发现屋子里的情况不过如此,也就不害怕了。我做过多年的问题生研究教育。很多老师面对问题生都是一副焦虑万分,无可奈何的样子,但当你向他了解情况的时候,有的连孩子家长的职业都不清楚,他只会杂乱无章地向你叙述这个孩子的“劣迹”,然后就睁着恐惧的眼睛问:“怎么办?”所以,我在问题生方面的研究成果其实就是帮老师们梳理问题:他是哪种类型的问题生,什么程度,你究竟能对他施加多大的影响。这些问题想清楚了,即使教师无法把问题生教育好(事实上重度问题生学校是没有办法教育好的),他也不再焦虑了。他并非放弃,而是释怀,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把问题可视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和人生智慧。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你都不要把压力挂在嘴边,那没有用。你最好找一个地方,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下来,仔细想想我面前到底有哪些具体问题,一条一条写在纸上,使之“可视化”,然后把它们分类趴堆,使之“可管理化”。你会发现,这样做后,你的焦虑感立刻就减轻了,甚至消失了,这时候你想的就是该怎么行动了。如果你遇到的问题超出了你的梳理能力,与其自己瞎着急,不如去找一个你信任的高人,让他帮你梳理一下。一旦想清楚,一旦打开点灯照亮房间,你就会发现,“不过尔尔”没有什么了不起,没有过不去的坎。

  读后感:今天的文章真是获益匪浅啊,特别是对于我这种较为内向的人来说,一般遇到问题更多的是需要自己来想办法来梳理和解决,性格确实不太容易改变,乐观主义者对于很多问题都不会看到很重,都会淡化它的负面影响,抗压能力相对会比较高一些。而对于我这种悲观主义者,有时候会过于放大有些未知问题的严重性,造成心理的抑郁。所以,运动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释放压力的好的办法,有时候在身心舒畅的时候就会有很好的心态来面对困难和问题。

  那么今天的这个观点,我也是有过尝试,确实是如文章所言。特别是当你在短时间,突然遇到几件棘手的事情的时候,我就会比较焦虑。但是当你按照轻重缓急来排序,然后想到对策,并逐一开始实施之后,其实很多担心就是多余的了。这一点,还记得在卡耐基的《人性的优点》里面也提及到过,很多时候我们所忧虑的都是假想的,一般都不会发生,你可以尝试把事情的最坏的程度假设出来,然后来设想自己会遭受什么样的遭遇,当你尝试去承担这样的压力之后,反而你就觉得没有什么事情了。就像我这个人,很少当众发言,很心虚,但是当你准备好内容以后,心理有底气了,往往压力就会相应的减轻。

  其实就人的一生总体而言,每个阶段由于心理成熟度的差异,都会遇到一些问题,而产生压力和焦虑。其实不算是坏事情,每当你能解决一个问题,释放压力之后,就像升级打怪一样,你的抗压能力是逐步增加的。经过之后,你会发现,原先的这个事情不算什么事情。当然,你在不同年龄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外向型的人可能会有朋友进行倾诉,直接可以解决和缓解情绪了,可能就不需要做可视化的工作了。因为有很多时候,这件事对你来说是个大问题,但是对你的朋友来说就是小事情。

  今天打球的时候,一位不太熟悉的同事谈起了她的儿子,应该是十分优秀的类型了,应该是在清华读研究生(博士)吧,从她的描述中,我大致可以想象的到她 的儿子应该是属于那种对社会理想化的人,讲究原则和正义,其实这点我是感同身受的,很多人没有从象牙塔中出来的,受传统的学校教育的影响,就容易认为这个社会应该就像书本里面描述的一样,但是一旦接触社会之后,就会对社会的现实与理想的差异感到十分的失望。这点会在学识更高的层次的人们那里被放大,所以就会出现我在《天骄之殇》里面看到的那些高材生们由于不适应社会,无所适从的情况 ,有的甚至无法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我也感受到了这位母亲的焦虑和压力,甚至做了极端的假设。但是我觉得事情还没有那么糟糕,还是有解决的办法的。今天连岳先生的文章是一种很好的引导,当你的理想和信念与社会的黑暗需要斗争的时候,你需要做的第一个预判是,这样做会不会伤害到你的家人,其实对于个人来说,真正爱你,和值得你爱和珍惜的人就是你的亲人。我们在做任何选择的时候,即使从自私自利的角度来说,仍然要考虑的是爱护你的父母,家人和子女,这应该是人的天性使然。所以,人还是不能过于走极端,需要多层面,多角度,更加理性的思考问题。就像有人说的,即使生活在多么的无趣,黑暗,但是我们不应该逃避,而是积极的面对它。

所以,个人觉得这个孩子需要的是好的引导。不能过于钻牛角尖,比如可以看看一些书开拓一下视野,可以出去旅游,可以运动,培养一些业余爱好,释放一些精力,转移一下目光。当然,可能更需要的是高人指点了,这个人最好是他能认可的人,我觉得连岳先生,茅卫东老师可能会有好的办法的。当然,也许可以走出象牙塔之后,也可能自己能够领悟和改变一些。

  而本文中的做法也是可以尝试的,可以通过自己出去之后的做一些实事,接触到一些人之后,也能对社会有更深刻的领悟。虽然,我们这个社会确实需要有理想化的人才来推动,但是如果走极端是不可取的,激进主义也是不可取的,包括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也只能是个逐步推进的过程。还是祝福他们会有幸福的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6.把压力可视化,就不焦虑了(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jz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