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星辰计划2024年第10期“益”专题活动。】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太宗日阅《(太平)御览》第三卷;因事有阙(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01
“开卷有益”有这么一个故事:
《太平总类》又名《太平御览》,宋太平兴国年间编成,其中收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当年宋太宗赵光义(赵炅)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可想而知,一位皇帝,日理万机,却还坚持每日阅读,难免有时会因国事耽搁,但不要紧,好学的太宗都会找时间补上。宋太宗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况且我并不觉得劳神。
你看看,古人觉悟有多高,“开卷有益”居然出自于高高在上的皇帝。当时的大臣们惶恐啊,皇帝都如此勤奋读书,他们哪敢躺平?因此当时读书的风气很盛,连平常不读书的宰相赵普,也“卖了老命”地阅读《论语》,成就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称。
中国人的“卷”渊源竟如此之深,请问,你拼得过皇帝老子吗?开卷不仅有益,它还能治国。
02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念书。
“不能输”是骨子里的倔强,老祖宗都这么拼,我们怎能丢脸?作为光荣的炎黄子孙后代,我们继承传统,沿袭文化,持续开“卷”。
古有皇帝带动臣民开卷,现有爹妈日常“洗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孩儿啊,要多读书,不然写出来的东西干巴巴,不好看。孩儿啊,高考作文拼什么?最终还不是看谁的书读得多?
没错,读书都是对的,多读书总不会错。人家皇帝都说了“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难道你还不信?
现在的孩子,在学校不再比谁家里有钱了,那多俗?要比就比谁家里的书多,谁肚子里的墨水足够黑。这是好事,这个可以多多益善。
你要问孩子:啥事儿会让你倍儿有面儿?总有娃娃说,那就是,当我妈发打卡视频到班级群的时候,咱家那背景墙,满满一墙的书。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所谓读书百遍,其义它就自现,你要的东西,书里都有。
开卷必有益,皇帝咱当不了,国也不是谁说治就能治,我们平庸之辈,就踏踏实实做自己的王也不错。
03
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书籍,好的书籍可以规避世间的一切苦难。
打开这些好书,“许多困惑可以在书页间释然,很多问题可以在书中寻找到答案”。
我们从身无分文开始,坦胸露背地与世界说一声“嗨”,到满身尘埃与疲惫地离去,这段旅程,充满曲折,遍布苦难,从意气风发到一地鸡毛,是什么给了我们行万里路的勇气?
打开你手头上的书吧,它会给你答案。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