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市面上流行的八字风水、算命看相,都会将阴阳五行、周易八卦放在嘴边上,前文已述,大多数从业者并没系统地学过周易,也无所谓懂不懂周易,因为具体业务的学习和周易原本就没什么关系。但“五行”则不然,“普遍联系”、“相生相克”的规则渗透在所有术数领域,甚至深入到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找对象都讲究什么“鸡猴不到头”,“五行之术”真的成为了一门“国学”——国人之学,但凡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和略有感情的人都会知道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这些术语和含义。所以读易,还真要对五行下一番功夫,盲目崇拜和盲目贬低都是“无知”的表现,只有自己弄明白了“五行”是怎么回事,也才好就事论事。
“五行”和易学的关系
易、阴阳、五行这三件事原本没有关系
1、易,源自上古的卜筮之术,核心文化特色是“象”的思维方式和“中信仁义”的义理导向。这已经在《读易,易学是如何摆脱巫术,成为“天人合一”之学》中做过介绍,《易》本质上是一本卜筮用的密码本或者测验编码手册,古人是根据卜筮得到的“卦”,对号入座,查找对应的启示或预言。自古传说夏代用的密码本叫做《连山》,商代用的密码本叫做《归藏》,到了周代用的,才叫《易》,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易经》。之所以每朝每代用的不一样,一方面是易学发展的结果,长江后浪推前浪,华夏文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另一方面也与《易》属于上古巫术有关,每个朝代都是天命所归,而新的朝代取而代之,自然要革了前一个朝代的“天命”,重新颁布本朝的立国宗旨、施政理念和执政纲领。换个角度看,《易》对于上古三代而言,就是今天民主国家的《宪法》。那为什么从秦国开始,不再新编《易》了呢?因为华夏文明已经日渐成熟,各个朝代可以做的是小修小补,重点放在《易传》的解读和发展上了。就好比现在的民主国家《宪法》写来写去,还不都是照着《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框架来填充一些适合于本国的内容。值得强调的是:在上古三易里面,没有五行文化;阴阳文化也并不明显。
2、阴阳,源自上古的太阳崇拜和祖先崇拜,核心文化特色是“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从文化起源的角度,易与阴阳具有天然的联系,上古巫术文化与图腾崇拜文化原本就是一体,王为首巫,通天彻地、天人感应,既是仪式化的巫术,也是先民朴素的崇拜信仰。但易文化和阴阳文化并非齐头并进、共同发展起来的,甚至可以确定在周初,阴阳文化还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
3、五行,来源反而更为复杂神秘,但比较靠谱的解释是源自生产实践的劳动经验,这从侧面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普通百姓很容易理解“五行”的思想观念,但易学易理对普通百姓而言总显得高深莫测。五行之学的核心文化特色是“普遍联系”和“相生相克”的思维方式。之所以说“五行之学”来源神秘复杂,首先表现在数字5上,显然华夏文明特别偏爱5这个数字,带5的事物特别多,今人猜测这源自生理上的五指,便于古人日常使用的原因;其次表现在汉字五上,《说文解字》: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就是说五就是指金、木、水、火、土五行。“二”表示天地两极,“乂”代表阴气和阳气交错相逆。“五”的原意是阴阳两气在天地间交错。原来汉字五并不是数词,创造这个字就是为五行而量身定做的,而且在造字的时候,已经含有“中”的隐含之意,怪不得《尚书•洪范》将五行看作“天赐”大法;最后表现在几何图形五上,五边形、五角形的几何性质直接体现了“联系”和“生克”的关系,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形象不仅有相互促进的关系,还有相互抑制的关系,由此引申出的“度”、“和”、“谐”等观念的形象化、数理化和数量化的表达。“五行”文化的起源时间很难确定,传统说法是大禹治水的时候,“五行”是天赐的法宝;但目前能够确定的是晚至战国时期,五行之说和阴阳易学依旧是各自独立发展而且都相对成熟的文化体系,但两者在战国时期尚未合流。
易学与阴阳之学的成功合流
因为易学和阴阳之学在源头上的亲近,所以当阴阳之学在春秋之际走向成熟的时候,“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逐步成为知识精英的共识。而在先秦汉初之际,《周易》已经变成《易经》和《易传》的合订本。《易传•系辞》是第一部用阴阳文化重构易文化的理论著作,而同时代的老子虽然没有采用阴阳表述系统,但也已经接受了“一分为二”的观念,以“道”和“有”、“无”来解读宇宙人生。易学与阴阳之学的合流是成功的,也就是今日我们谈易学必须谈阴阳,否则我们就无法解读易学的深刻哲理,也无法游戏于精妙的象数之中。尽管两者出发点不同,但“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已经完美地融入了“象”的思维框架中,两者完美的形成了一体。
五行与阴阳之学的成功合流
虽然阴阳、五行源头不同,但这两种文化并行不悖,经过简单叠加就可以实现整合。简约、直观、实用就是阴阳五行之学的突出特色,自打在西汉初期合流之后,迅速在知识文化界和普通百姓圈普及推广开来,一时之间五德、五义、五经、五术、五音、五脏、五色、五味、五官、五府等思想文化蓬勃发展起来。但也正是因为阴阳五行之学自身的特点,两汉时期谶纬之学流于滥觞,使先秦知识精英所开创的理性化、哲理化的文化趋势再次向神学方向倒退。因此,可以总结出阴阳五行之学虽然在规则体系上是完备成熟的,但依旧存在自身的不足:
1、简约为主导的规则设计导致缺乏理论深度;
2、直观为主导的规则设计导致缺乏扩展空间;
3、实用为主导的规则设计导致缺乏美学情趣;
4、单调和僵化的推理设计导致缺乏人文情怀;
因为阴阳五行之学自身存在的上述不足,导致两汉之后,阴阳五行之学日益沦落为术数杂学,与主流易学渐行渐远。
易学与五行之学尚未成功的合流
1、为什么易学可以和五行之学合流
(1)两者都基于“象”的思维模式
(2)两者都内涵“中道”思想
(3)两者都导向“天人合一”之学
(4)两者在思维方式上可以互补,“一分为二”、“辩证统一”、“相互联系”、“相生相克”等思维方式渐趋融合
(5)两者还有“阴阳”之学充当媒介
2、但易学确实没有和五行之学合流成功
(1)时至今日,易学中的象数义理解读几乎不需要“五行之学”的辅助;
(2)时至今日,市面上的五行术数也几乎不需要易学的参与;
(3)两汉、隋唐、宋明三个时代,都有杰出的数理学家尝试将五行和易学进行结合,但均未成功。要么是没有获得学人的认可,要么是没有推广开来,要么是没有流传下去,总之,目前阴阳易学和阴阳五行之学依旧是分道扬镳,各自在不同的社会领域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3、为什么两者的结合不成功
(1)源头不同。“诗史筮”、“舞武”、“筭”原均出自“巫”,易学与华夏文明的传统文学、哲学、美学、武学、数学、天文、历算结合紧密,因此《易》成为了事实上的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而五行之学脱胎于3000年前的社会生产实践,但五行之学却没有伴随人类科技的进步发展而不断进步,从而失去了自身蓬勃发展的土壤。
(2)旨趣不同。易学源自上古巫术,着眼点偏向理想社会和形而上学的思考;而五行之学却源自生产实践,着眼点偏向趋吉避凶、生克平衡。
(3)推理基础不同。易学从巫术中保留下“天人相感”的思维传统,以“共情”作为推理的基础,理论的发展总不偏离“人情事理、感同身受”的主旨;五行之学则从生产实践中归纳总结而来,以“抽象思辨”作为推理的基础,而前人在两者结合上,忽视五行之学自身的特点,将五行神秘化,推理规则僵化死板,脱离活色生香的生产实践,导致后期理论发展往往流于牵强附会、迷信神道。
今时今日,阴阳五行之学的意义
1、在数理上,阴阳五行依旧是非线性问题研究的“简易模型”。即使是科技昌明的今天,面对复杂问题和大量非线性问题,比如人类社会的组织问题、家庭婚姻和睦问题、子女教育个性发展问题等等,科学依旧不能给出简易有效的解决工具;这时候,阴阳五行之学依旧可以发挥自身“简约、直观、实用”的作用,虽然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会面临质疑,但古语:虽不中,亦不远矣。哪怕有一个存在一定误差的算法也好过根本没有算法,关键是这个误差是不是可以接受的。
2、在义理上,易学的发展的确借鉴了五行之学的“普遍联系”、“相生相克”的规则,从而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错综复杂之消息”等变化之法。这对于学习易学的人,深入探究“五行”的原理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3、在实际生活应用之中,阴阳五行之学和封建迷信还是存在明显的区别的。阴阳五行与易学一样,也是“象”的思维游戏,所以只要借鉴“易学”的“人情事理、感同身受”,阴阳五行就不是迷信胡说。关键在于使用阴阳五行的时候,施术者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业务能力不过关,干什么都干不好;工作态度有问题,好事情就容易办成坏事情。
4、易学和五行之学还是存在合流的可能性的。易学和五行之学毕竟存在很多的共性,具有合流的基础。之所以不成功,可能是先人走的路子存在错误,江山代有才人出,易学和五行之学还是留给今人进一步完善和探索的空间。
阴阳五行算命,靠谱吗?
只要是算命,都不靠谱。为什么?请重新阅读《读易十四字诀》前36篇文章。
用阴阳五行推理,靠谱吗?阴阳五行推理可以看作简易版的易学推理,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象”的思维模式,只要不僵化迂腐,能够合理运用“共情”的原则,阴阳五行推理还是具有参考意义的。当然,推理的结果不代表真实有效的结论,它只是我们思维游戏的一个输出结果而已,当作一个富有启发、而且好玩的游戏就好。
能讲讲具体如何使用阴阳五行推理吗?我会发到评论之中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