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动的时代,浸染着罂粟气味的青春,摇曳在暗夜里…… 闷骚的欲望,像潮水般涌动…… 在他和她的舞步摇摆中,爱与欲交织着混沌与清醒,也剥离着虚幻与迷惘…… 她,像一株在暗夜里迎风疯长的罂粟,等待着冬日的阳光,催开含苞的渴望……
简评人:简书_红豆
简评作品:罂粟花开 (北派乡土文学短篇小说)
好作品作者:一缕阳光yg
简评语:
这是我近日在简书读到的一篇小说,在众多乡土题材的作品中,这篇小说以穿透"乡土气息"的现实透析魅力,展现了该类题材一种独特的写作风格,具有不落窠臼的文学意境,应该说是不可多得的短篇佳作。在此,红豆简评特以【简评一篇好作品】专题简评的方式作浅析分享。
“村里净扯犊子,农村人跳什么广场舞?一身臭汗泥水,累得都拽猫尾巴上炕了,有那力气不如再多铲两垄地!”闷骚的村庄,摇摆的灵魂
—— 简评一缕阳光的《罂粟花开》
《罂粟花开》是简书某大型征文活动复赛环节中的一篇作品,按照征文要求,复赛采取的是命题作文,题面很大——“潮”。
破题 —— 大图景下的小景观
从破题和行文架构来看,通常这样的题面会有很多俗成的理解,也很容易写成一般意义上的论说型或哲思类的文章。如果走小说和故事的“套路”,或许就更难把握对于“潮”的理解和行文的立意。而要在文中做到不出现“潮”字和相关的引申,又能让读者准确触碰到“潮”的喻义,没有足够的文学修炼和汉语言文学基础亦很难落实。
《罂粟花开》在破题上采用了一种点面结合的构思,小说以远与近的时空切换手法构架人物命运和矛盾冲突,把大时代"潮汐"的大图景,投射在某一个乡村的小时代“潮流”的缩影中,用以小见大的文学表现手法,巧妙地解构了题面设定的“意象”,实现了整体的立意定格,为故事的延伸构筑了稳实的基础框架。
在“大”与“小”的视角对切中,通过人物性格与时代环境的强烈冲突,凸显出时代浪潮中“沧海一粟”的命运思考,在破题上具有深刻的现实批判意识,也是文学写作中非常值得探讨的一种发散思维。
解构 —— 厄夜中摇曳的孤独
这篇小说采用了微小说的结构,情节十分简单,但在思想挖掘上却有着不一样的内涵。同时,通篇没有出现一个“潮”字,也没有刻意或隐晦地表现对“潮”的分解,但从中,可以看到很多紧扣题面的思想,这或许就是一篇走心的力作应该达到的目标。
1.切入
故事讲述的是农村新一代知识青年的生活。主人公络络是个美丽闷骚的农村姑娘,对爱情有着强烈的渴望。在情窦初开的年纪,从农村考入省城高中寄宿就读的她因“早恋”影响了学习,在人生最重要的高考中落榜,被时代的潮汐卷回了农村,同时,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初恋男友文远。这里的“潮”,暗合了高考制度下残酷的竞争,络络无疑是被大浪淘沙的潮汐所淹没的失败者,这也注定了她将从此陷入一种深深的——孤独。
2.回旋
在孤寂的乡村生活中,络络像一朵妖冶的罂粟花一样孤独地摇曳着,在暗夜的月影下,在白昼的日光里,这种浮荡着魅惑的孤芳自赏,吸引了初中毕业回乡务农的冬阳迷恋的目光。冬阳像冬日暖阳般温暖了络络冷寂孤独的心,在广场舞的广场上,他们找到了快乐的奔放,也尝到了“禁果”的甜蜜,更体验了婚姻的平淡无奇。
3.转折
残酷的青春物语,总是从最美好的爱情与性欲开始,他们彼此吸引,彼此需要,也彼此满足,但却无法走进彼此的内心。络络内心涌动的“潮”,如死水微澜,荡漾着罂粟花般的气息,只是,一旦深陷其中,便永无宁日……
4.深化
日子,在改革的潮流里被定了型却也走了味儿,仓促走进婚姻的络络,依旧像一朵不甘寂寞的罂粟花,渴望着阳光雨露,而这些浪漫的骚动在淳朴务实的冬阳看来,既不现实也不可理解,爱情和婚姻,毕竟还是有区别的。只是,这种平淡的生活,是不是开始的太早?于是,络络开始觉得人生不该只是这样的平静,她和冬阳的差距除了学历,还有精神,而这种虚空,渐渐变得如黑洞般吞噬着不同频的黑夜…… 于是,平静的日子,总有些不安分的骚动,那骚动,就像迎风摇曳的罂粟花,带着魅惑,也带着危险……
延伸 —— 写作上的逻辑对应
语义发展的路径,是《罂粟花开》一个非常鲜明的逻辑线索,主要的表现是文章的橄榄型结构,首尾的对应通过环境中人物的动作描写,带动心理的逻辑线索,将故事层次分为了三个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的整体,起到了连贯通顺,前后呼应的效果,更好地表达了对大环境下个体的关注,而这样的关注,又透过现象投射到一种对事物本质的探究,那就是,络络是一个孤独的个体,但她所遭遇的命运,却又是具有时代典型意义的反射,于是,让人看到的是涌动的时代画卷中,那些最微妙的波澜……
1.比较与对照
时代的浪潮,正席卷着广袤的城乡,农村的生活,也在“潮”。闷骚的农村,不只是大妈媳妇们要赶潮流跳舞唱歌,小年轻们也在解放自我,放纵自由。络络的闷骚,是个体的缩影,看似是意欲求得一份缓解落榜和农村寂寞的缓释,但实质是追求一种爱的自由和精神的满足。但这在城乡差别依旧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的农村来说,显然是不现实的梦想。时代很“潮”,城市在“潮”,农村也在“潮”,这是中国新时代的新“潮流”,只是农村的“潮”总是慢一拍,而且拍不准,于是,尽管他们也很快乐,并在这种无形的差异中寻找着内心的平衡,但这样的平衡,似乎并不存在……
2.包容与分割
无论是形式上的广场舞,还是内心的性与爱的灵魂解放,都是与时代“潮流”的接轨,或者,这就是络络和冬阳这一代农村青年本质上的精神渴望,但生活并不仅仅是唱歌跳舞,农村改革的路子还很长,表面的娱乐升平并不能带来物质的基础保障,脱贫致富,才是对生活最现实的安放。于是,冬阳不再去广场上跳舞,于是,络络和冬阳的婚姻,也面临了新的考验…… “潮”,在此,以点带面留下了诸多交叉的外延联想,形成了分割散射式的线条,但它们又都隐含在同一整体中,共同构成某种联系。无论是喻事,还是喻人,这篇小说都在结合上做到了立意深刻,行文精巧,你看不到“潮”,但你却在“潮”的涌动中,看到了骚动……
3.前提与结论
络络与文远的校园“早恋”,在络络的落榜和文远的离开这个人生交接点上戛然而止。这段发于梦幻而止于现实的“爱情”,留给络络的是一种伤害,这也是络络在暗夜中孤独摇曳的一种依据。而作者巧妙运用了前提的设定,并最终用一种因果对应的结论来印证这一逻辑关系,人物命运的线条在摇摆中始终清晰,这种对应,主要体现在对一种“现象”的思考。
4.递进与延伸
“谁的青春不迷茫……”带着这样一种彷徨和失落,络络来不及细想自己的人生和未来,这也是当今社会的一种迷惘。在时代潮流的波及影响下,洛洛对感情和婚姻还是不够成熟和清晰,这也表现了潮汐下人的生存困惑,什么样的爱情值得信任和珍惜,什么样的生活值得用心去坚守?也许,广场舞解放了禁锢的肢体,却解救不了孤独的灵魂。乡村里骚动的欲望就像罂粟花一样诱惑着寂寞的人们,罂粟花,美丽动人,但也有毒。
特色 —— 用尽可能少的语言,去表达最饱满的思想……
《罂粟花开》在语言艺术上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即便是关键性的故事冲突,也是一句话带过。这种惜墨如金的写作风格,在作者的《老高的春天》和《张老头》中都有所体现,所有的关键性“情节”,都是在一种点到即止的片言只语中似有似无地释放出最重要的“暗号”,并不着痕迹地串联起前后的逻辑线索,在篇幅控制上,呈现出既戛然而止,又意犹未尽的玄妙意境,十分耐人寻味。
一些看似有意无意的闲笔,实则用意绝到的点题。例如结尾的高潮节点,作者只用了简单的一句话来“描述”:直到一天冬阳发现络络手机里的秘密,冬阳和络络吵了一架,络络跑回了娘家…… 这段话里隐藏了深刻的矛盾冲突和逻辑脉络,但作者的笔法却“简单随意”,似乎故意不想引发读者的注意,但正是这种极简的“叙事”,却暴露了故事中更多复杂的因果元素,这也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存状态的一种精准的观察和把握。
有思想的观察,总是透过现象去发现“真相”,有特色的写作,总是基于个性去展示“风格”,毕竟,那才是文学写作的终极意义。
思考 —— 什么样的写作是有意义的?
究竟什么才是络络失落的真正原因呢?也许,从作者简练的结尾中,已经有某种暗示。在跳动的时代中,任何的潮流,都是有代价的,罂粟花寓意的这个“潮”,是诱惑的,也可以是致命的。
这是这篇小说带给我的思考,好的文学作品,追求的不应该仅仅是情节的波澜起伏和笔法的跌宕玄妙,而是应该以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深入体验和反思,去引发读者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洞悉,这,才是我们在“写作”上应该厘清的思路。
《罂粟花开》表现了农村新一代知识青年的苦闷和彷徨,在时代的风潮中,他们在摇摆,而他们又该如何平静安然地超度自己呢?或许,这也是一种“潮”的引申……
【特别声明:简评人的简评,只代表其个人观点,如原文作者认为不妥,可联系简评人予以删除,我们将会对相关简评文做移除专题处理。欢迎关注本专题,鉴赏更多好作品,请点击简评一篇好作品予以关注】PS:本文出自原文作者读者点评。
网友评论
和读书本相比,阅读生活是一种更重要的能力,对人生影响更大。]
👍✍ 我总在你们(更包括你)卓尔不凡的读悟箴言中发现更值得被发现的自己,谢谢城苏! 让我们沉下心去阅读生活~❤
看到您已经给我点赞,我连水龙管都不关,衣服也没穿好、穿全,也不怕路上有人笑话,就跑过来给您捧场!当然,所谓的捧场就是点赞+好评!
首先,我很庆幸自己泛着泥土气息的文章能吸引“红豆”的眼球。
当“红豆”第一次给我点评的时候,我点开他的页面时,惊讶地发现的才华,他细腻而有功力的文笔,他独特而睿智的视角,他的夺取天工的草书,他对于大作以及电影作品的独到的解读,他的邓丽君卡带的制作(这些更专业的东西我唯有钦佩和艳羡,这些非常珍贵的收藏和举世无双的制作,终有一天会熠熠生辉),尤其是他关于严歌苓《你触摸了我》系列不同角度而写的作品,循着他的脉络,我们走近了作者走进了刘峰及何小曼的生命。
我很庆幸简书上能有“红豆”,让我们学习,让我们珍惜,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差距。我更庆幸“红豆”能欣赏我的文字,这对于我无非是最大的鼓励和鞭策。他的鼓励和认可使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因此我更加认真地去写,因为有他而不敢怠慢。
于是我扎根了乡土文学,每写一篇“红豆”都不惜笔墨长篇评论,在此我唯有感激……
这次复赛的命题“潮”,起初真的觉得很难下手。怕纯乡土的有一定局限,所以写了“络络”这样一个既有过高中生活的一些前卫思潮的冲击,又有农村改革大潮的冲洗,这样一个在各种潮汐下迷茫而找不到自我的一个人物。
当今的农村与城市也许相隔不远,在各种时代浪潮的卷席下,人们想抓住却又丢了最古老的传承,融进这滚滚的浪潮中,在保守与时尚,传统与开放的冲击下,人们茫然地在寻找一条路,路在哪里,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我的前几篇《老高的春天》《绳索·张老头》《闷骚的村庄》都是这种徘徊的现象。
我喜爱乡土,我来源于乡土,我想写这个时代或那个时代的乡土故事。
我感激“红豆”给我的指引,鼓励和帮助,因此更觉得他是一个难得的伯乐,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
我感恩我的人生中每一位老师,更感恩路遇的“红豆”,在此我想再次发自内心地说一声:
“谢谢‘红豆’,感恩有你一路同行”!!!
可以吃饭和“写作”,可以有你们大家的互动交流,我就很快乐
打工?吃地摊濑粉你的生活状态不会像你描述的那么灰暗的。
真幽默啊,忍俊不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