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八个字是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文明文化的精魂,更是千秋万代百姓的心声。
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在国家面临威亡的时刻,都会用这八个字去激发自己的爱国热情,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奔洪流,赴沙场,英勇无畏。
没有国,哪有家,家是小小国,国是千万家。
最近一段时期,我生活的这座城市忽然间就被按了暂停键,在静默了一周之后,今天是解封的第三天。
疫情仍在持续蔓延,我们不知道疫情和明天哪个会先来,当初只觉得它存在且很遥远,现在身临其境,这是一种真实的恐惧和担忧。
看到超市人流如织,人们疯狂的采购,我才有种“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感觉。
我们的奔波劳碌只是为了这个小家,然而更多的逆行者正在奔赴抗疫的前沿,他们舍身取义、无私奉献、默默守护。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忽然就想起了罗大佑的那首《酒干倘卖无》“……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但我却只想说:“没有国哪有家?”
古人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古已有之,不论身处何地,都心念祖国,这是根植于每个中国人内心的意念。
没有谁能独立于国家,社会而存在,每一个有热血,有思想的人,不论男女老少,贫富贵贱,都会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国家,守护疆土,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
正如杜甫所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又如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内心的呼唤与呐喊,更是许多有志之士的处世名言。
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虎门销烟”的壮举震惊了整个世界,也让我们认识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 (1785~1850),今福建省福州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
他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
他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
林则徐生活的年代,清政府的统治已经风雨飘摇,列强的渗透让他忧心不已。他心怀对鸦片的痛恨,对国家的担忧。
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
他忍辱负重,道光二十一年踏上戌途。被发配到新疆伊犁,可谓英难失路,其悲愤之情自可想见。
诗人在古城西安与妻子离别赴伊犁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激励诗句。
这是他爱国情感的抒发,也是他性情人格的写照。却不见叹息的悲鸣。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清朝•林则徐
赏析
这首诗作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共两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最为著名。
林则徐因主张禁烟而受到谪贬伊犁充军的处分,被迫在西安与家人分别时为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而作,表达了作者愿为国献身,不计个人得失的崇高精神。
诗作淳厚雍容、平和大度,颇合大臣之体。
这首告别家人之作,国事家愁,几重感情交织,在儿女情长的脉脉温情中,透出一种雄健豪劲的英雄气。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首联的意思是说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
衰庸:意近“衰朽”,衰老而无能,这里是自谦之词。
诗人以微薄的力量担当国之重任,已深感疲惫,如果继续下去,再而衰,三而竭,无论自己衰弱的体质还是平庸的才干必定无法支持。
首联表面看似是诗人的一种解脱,实则是正话反说,内心充满了愤懑无奈之感。
这与孟浩然的“不才明主弃”、杜牧的“清时有味是无能”等诗句同一机杼,都是正话反说、反言见意之辞,是一种无声的抗议和哀叹。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颔联的意思是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以:用,去做。
颔联若用现代语言表达,即“只要有利于国家,哪怕是死,我也要去做;哪能因为害怕灾祸而逃避呢。”
此联已成为百余年来广为传颂的名句,也是全诗的思想精华之所在,它表现了林则徐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和忠诚无私的爱国情操。
“生死以”,语出《左传·昭公四年》:郑国大夫子产因改革军赋制度受到别人毁谤,他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这里的“以”字原意是“为”、“做”或“从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颈联的意思是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成卒适宜。
谪居:因有罪被遣戍远方。
养拙:犹言藏拙,有守本分、不显露自己的意思。
刚:正好。戍卒宜:做一名戍卒为适当。
颈联从字面上看似乎心平气和、逆来顺受,其实心底却埋藏着巨痛,细细咀嚼,似有万丈波澜。
“谪居”,意为罢官回乡或流放边远地区。按封建社会的惯例,大臣无论受到什么处分,只要未曾杀头,都得叩谢皇恩浩荡。
这就像普希金笔下那个忠心耿耿而无端受责的俄国老奴对暴戾的主子说的话一样:“让我去放猪,那也是您的恩典。”
接下来是说:“到边疆做一个多干体力活、少动脑子的‘戍卒’,对我正好是养拙之道。”
“刚”,即“刚好”、“正好”。也就是说:“您这样处理一个罪臣再合适不过了。”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尾联的意思是我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
山妻:对自己妻子的谦称。故事:旧事,典故。
尾联从赵令《侯鲭录》中的一个故事生发而来:宋真宗时,访天下隐者,杞人杨朴奉召廷对,自言临行时其妻送诗一首云:“更休落魄贪杯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杨朴借这首打油诗对宋真宗表示不愿入朝为官。
林则徐巧用此典幽默地说:“我跟老伴开玩笑,这一回我也变成杨朴了,弄不好会送掉老命的。”
言外之意,等于含蓄地对道光帝表示:“我也伺候够您了,还是让我安安生生当老百姓吧。”
封建社会中的一位大忠臣,能说出这样的牢骚话来,也就达到极限了。
我们认真体味这首七律,当能感觉出它和屈原的《离骚》一脉相通的心声。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