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课

作者: 读秒 | 来源:发表于2021-07-30 21:34 被阅读0次

儿时所在的困难年代,我上过的图画课,包括用过的图画本,无不记忆犹新地存放着。每每回想起这些来,便有一种说不出的辛酸……

                                    一一题记

  

  

        一

我们小时候上的美术课叫“图画课”,与之配套的是一个薄薄的小本子——图画本。

教室前面的墙上,也就是黑板的旁边,每学期都会贴出一张有格子的新课程表。它设计工整、字迹端庄,一看就是老师的杰作。每当上课前,那儿都会集结起一群“临阵磨枪” 的人。他们记不起下节要上什么课了,便赶往那儿临时去凑凑热闹,随后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书包里取出要用的书本。

这有点像“安民告示”样的课程表,把我们新学期每周六天要上的课程,都死板地归纳进去了,老师每天只需照本宣科地执行便是。整个小学阶段,我们所上的语文、算术、作文、图画、音乐、劳动等课程,都在课程表上每天像变戏法儿似的交替出现。

新学年开学的前一两天,我们则带上扫把对学校进行大扫除,老师早早就去了公社教育组领教材。等所有的教材都摆到讲桌前时,它们高耸得就像城市里的高楼。我们耐心地坐在课桌上,等候老师念到自己名字时,才上台去领课本。

仅一会儿工夫,讲台前的那座“高楼”,就搬家到了我们的书包里。

与语文、算术书一同发到我们手上的,还有语文本、算术本、作文本和图画本,语文本作文本和算术本上印有不同的蓝色条格,图画本纸张厚厚的,没有格子。虽然也有音乐课与劳动课要上,但它们是根本不用本子的。

我们的学校很简陋,一大间破旧的教室“卡”在了民房中间。到了做饭的时候,农户家的炊烟,争先恐后地往教室里钻,有时呛得我们眼泪直流;邻居炒菜的香味儿,更是不合时宜地飘进我们的教室,弄得饥肠辘辘的同学们垂涎欲滴;雨天渗透进来的雨水,顺着教室屋顶的缝隙滴落下来,形成很有节奏的滴答声,搅乱我们的注意力;坐的凳子,也简陋到了致极。开始还能勉强坐坐,后来它们也东一处西一处地散了架,遇那些不老实坐的同学,时常还会被划着了手、擢破了裤子……大队领导虽然派人来帮助修过不少次,也都是往板凳上钉钉子而已。钉子越钉越多,最后干脆不管用了。后来,老师让我们自带小板凳上学。

  

   二

  

我对在小学期间上的其他课没什么印象了,对图画课的记忆倒还深刻,这主要是源于当时对它的遗憾,以至于后来也没能弥补上这种遗憾而引起的。

我的启蒙老师是个年过四十的中年妇女,我记不清图画课是从一年级开始的,还是二三年级才开始的。在我们那偏僻而贫穷的小山村,凡事都可以破例。哪怕小学毕业才上图画课,也是有可能的。

她给我们上的那堂“用线条组成花边”的图画课,是我走进画画世界的第一课。很可惜在我年轻时学艺不精,导致后来长大成人时的工作和爱好,与画画差之千里。从记事起就做惯了重体力活的我,看到老师在黑板上画的粉笔“画”,便在心中低语,原来还有这门课要上啊!

接下来,在把老师黑板上的画搬到我图画本子上时就犯了难。一是我不会像她那样弯弯绕绕的画,二是虽然她事先让我们准备好画画的彩色笔,至少像红黄蓝这三种基本色的彩笔是不能少的,而我却一支彩笔也没有。

不是不想准备,而是无能为力。

恰恰那天“用线条组成花边”的画里,就要用到那三色笔。

我在第一页的图画本上,画了又擦去,擦去了又画上。不是不自信,而是根本就不像。这里面还有一个细节,也是导致那“画” 注定不能画好的根本原因。那天,教室的屋外下着小雨,我的“线条”还没完全“拉”出来,屋顶漏下的雨滴,就端正地落在了我画本的中央,将我正画着的那页图画纸浸湿了一一我在那上面擦啊擦的,都擦去了一个小洞……而且那“用线条组成花边”的画,模糊得糟糕透了。

图画本发下来的时候,老师在那一页卷面很不工整的图画纸上,用红色的墨水笔,评出了48分的作业分。

擦了一个小洞的图画纸,要翻过来在背面再画画的时候,就必须绕开那个小洞,但要因此而浪费这页纸,肯定是舍不得的。

  

   三

  

直到小学毕业,我的图画也没得过一次老师给出的七十分以上的高分。这使我有些气馁,以致成人以后都不想涉及画画的事。的确我也做到了。

如果现在要为这其中的原因作个总结,那便是我向家里要的彩色笔都石沉大海了。

在上图画课的时候,谁都晓得全班只有我没有彩色笔一一这是不争的事实。有次老师让我们画苹果时,看到我画的整个“苹果” 都是一色的铅笔色时,忍不住浅笑了一下,随即问道:有没有同学肯把自己的彩色笔借给我用一下。直到快要下课了,我的同桌才将她那半截红铅笔借给了我……那次她的义举,第一次让我的铅笔画有了第二种颜色。

既然老师准许我可以在图画课上向他人借彩色笔来画画,在这打开的方便之门里,我还是羞于脸面,并没有主动去为难别人。在那个年代,节约便是主旋律,生活要细水长流地过,用具更是要爱惜着用。

“想得美,家里连饭都吃不上……”我多次悄悄地从大人们的心里,探听到了他们发出的这声音。那可怜兮兮的“声音”,是令我不敢强烈讨要彩色笔的根本原因。走进我眼里的现实,的确是我们分的基本口粮不管怎么节约,都根本维持不到年底;补巴重补巴的衣裤,不是失去了布料的本色,就是破了洞不合身的短了尺寸。

好在我画画的启蒙老师没呆多久就调走了,如果她要把我们教到小学毕业,保不准在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肯定也会在父母不给我买彩色铅笔的问题上而耿耿于怀。

新来的老师是我们本村产生的。一开始他只是简单地过渡一下,一旦公办老师进驻了,他也就完成了使命,偏偏这么一个临时到来的老师,还一直把我们教到小学毕业。

自从他来了以后,图画课只成了美其名日的存在。后来才知道他也是在启蒙阶段就把图画课给得罪了的,以后图画便顺理成章地成了他最恨的“敌人”。

他的歌唱的也不怎么样,但像“红湖水呀浪打浪……”之类的革命歌曲,他还是能左着嗓子唱一些,我们跟着他学,唱得相当吃力。只有劳动课,他教得最好。我们班勤工俭学种出的菜地,在他的带领下,成果远胜于他的前任……

  

   四

  

有一年,我从外地回家,在热闹的菜市场里,见到了多年不见却依然熟悉的背影。那一头的白发,憔悴的面容,踉跄的脚步……无疑不都在准确地证明着她已步入了古稀之年。

我走近她,迸发地叫了一声“老师”,她没有反应,依然在忙眼前的事。我又复叫了一声,并加大了音量。

她这才回过头来,诧异地端详了我。

“老师,我是您在土门小学时的学生……还记得吗?”

她愣神望着我,同时飞快地搜寻着记忆。“你是,你是……是那个上图画课没有彩色笔的学生吗?”

“是我,老师,是我”!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我们边走边聊,不知不觉间走到了她住的楼下,在她的热情邀请下,我去到了她那间面积不大收拾得却很整洁的家中。我的目光很自然地就被墙上的画作给吸引了——广袤的田野下,远方奔跑着一群捉蜻蜓的少年。在它的近处,却是很多种颜色组成的线条,像极了盛“开”的花边……

再看右上角画作的名字:用线条组成花边。

什么时间老师站到了我的身后与我一同欣赏画作了,我竟浑然不觉。我思想的全部注意力,都投射到了那难得一见的画作中。

那时,我在土门小学给你们上的第一节图画课就叫“用线条组成花边”……这些事不论过去多少年,我都无法忘记。当时我自己都还没爱上画画,连画出的东西自己都不满意。现在你看到的这幅画,我之所以把它定名为“用线条组成花边”,是想以此纪念我的那段异乡生活。而这幅画,是我琢磨了很长时间,就像你们当年在图画本上反复擦拭一样,最终才定型为今天这个样子……

回家的路上,我琢磨着老师刚才的话语,心中涌动着阵阵波澜。

相关文章

  • 孩子们的画

    图画课上 我们在画画, 山水花草 还有小鸟。 图画课上 我们在画画。 蜜蜂蝴蝶, 还有花草。

  • 图画课

    我给学生上图画课,学生说没有内容可画。于是我就在百度上搜索图片。然后再给学生画到黑板上面。学生再画。因为我也不是专...

  • 图画课

    儿时所在的困难年代,我上过的图画课,包括用过的图画本,无不记忆犹新地存放着。每每回想起这些来,便有一种说不出的辛酸...

  • 《画杨桃》文本解读

    《画杨桃》这篇课文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文章,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

  • <文心>第二十九目读后感

    习作创作与应用。 因为有美术展览要举行,图画课的李老师急忙把他的作品完成,送到展览区。为了完成这幅画,李老师花费了...

  • 扩展:对朋友使用肯定法   YA-112

    模块一:做到就是得到 孩子生物老师布置导图画课本。全班也只有孩子画的是导图,别的孩子是罗列知识点。我鼓励孩子给同学...

  • 【看图说话】多角度 多思考

    【图意】看着地上的数字,左边的人说是6,右边的人说是9 【想象】这让我想起了《画杨桃》一课: 有一次学校上图画课,...

  • 做孩子的超级英雄

    上面这幅画是小孩前几天图画课的作品,借此文章做个插图。想来这也是个不错的主意,即能培养孩子手绘的能力,也为我的文章...

  • 铃铛子简笔画训练营第二期——第二次作业

    虽然功课比较多,子言还是很喜欢这里的图画课。她非常认真地听了铃铛子老师的课程,并且动手画了两幅,实在是时间来不及,...

  • 每日一画~九

    学画画首先需要有素描的底子吧,我没有,除了义务教育学校上的图画课。 话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喜欢就可以了。 今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图画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krc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