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背后的思维能力

作者: 阁主的叨叨 | 来源:发表于2017-05-11 23:32 被阅读599次

最近群里的小伙伴问到,想知道设计背后的技法,阁主理解的技法是指设计背后的思维方式。很高兴大家能开始有这样的想法。能这样想说明大家都想进步,在真正思考!

今天本打算写写最近楼主设计的徽章系统在团队中是怎样定稿的,正好利用这个定稿的过程说说职场中设计师是怎样同PM和部门同事合作,以及怎样从各个人的身上可以看到他背后的思维模式。在写这之前,先说说阁主是怎样提高自己思维能力的,好让大家在文中有个参考对象。

关于别人的帮助

处于新手阶段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想提高自己,却不知道怎样提高自己,真的希望能有一个指路的人出来告诉自己你就朝着这条路上往前走就对了就会成功。当别人没有指出来的时候就会抱怨会觉得委屈或者怨恨,心想,你不是大神吗,为什么不帮我?

殊不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惑,每个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别人能教你的只是他所解决自己的困境所使用的方法,可能对你自己有用,可能也没用。

依据阁主职场的经验,最能够帮助自己进步的前辈,不是手把手教你怎么做的人,那样自己学到的只是技巧,是“术”。反而是那些看起来冷冷的,不爱搭理人,只告诉阁主关键词让阁主自己去找答案的那一类,让楼主真正领会的是“道”。比方说,阁主的上司J,当阁主问他怎样去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J只回答我“拆分问题,慢慢来!”就这一句话!是不是想骂人?但确是让阁主不断琢磨,真的是在慢慢进步中。

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情况下,一般长辈或者前辈都是给了答案咱们的,只是咱们自己没有理解,自己先没有付出劳动去实践和尝试。

二是,别人不提供帮助,也很正常,大家都很忙,时间很宝贵,没有义务提供帮助给咱们。这些楼主在职场中都遇到过。

自助者天助!

怎样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1.学会提问

学会提问,一是问什么样的问题,二是准确用语言去描述这个问题。

问问题,是锻炼自己的元认知能力。什么是元认知能力,通俗地说就是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些疑问,觉得哪里不对劲,跟自己平时的判断有哪些出入,一层一层往下问下去。比方说咱们在设计一个button的时候,用橙色。然后我们就问自己为什么用橙色?为什么不用红色?橙色有什么含义?为什么自己会觉得有些顾虑?是因为橙色让自己觉得有点像快餐?橙色有很多种,为什么自己会由这个地方的橙色想到快餐?

刚开始的时候自己会有点混乱,像个“问题少年”,尝试多了时候自己就会找到自己思维的规律,开始打破自己的思维僵局。

另一个是准确用语言去描述这个问题。

从李笑来先生那学到一个观点阁主特别赞同。他说,如果我们脑子里没有那个概念的话,我们就倾向于不去想这个事情,语言对人有强大的反塑造能力。如果脑子里面的一个概念不准确、或者没有准确、正确的定义,那么我们必然没办法准确、正确地思考下去。进而产生的连锁反应是,因为定义不准确,所以思考范围模糊,选择依据缺失,进而行动错误……进而影响整个生活。

这段话当场令楼主醍醐灌顶,有时候我们避免或者逃避去表达一件事情的时候,其中犯懒的因素也许是因为在脑海中我们也从来没有理清楚过它的逻辑与定义,这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让我们更不去表达,所以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先用精确的文字描述出来是帮助我们理清思维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如果你想问一个问题,比方说“设计背后的技法”,这个技法应该怎样具体描述?当自己在尝试具体描述的过程中,思维就会一点点清晰,说不定答案也会自己浮出来。

2.寻找答案

真正的设计方案在所设计的页面之外。什么意思?就是说当我们遇到一个设计难题的时候,对着设计方案死扣,往往思路阻塞,抬起头去看看别的APP或者网页,是怎么解决的。去其他领域翻翻,灵感来源于信息的交叉流通。

真正的答案也来源于设计之外。设计,是一门融合了美学、经济学、工程学、数学等等思维的综合学科。想开拓自己的思维,让自己有更深层的思维方式,平时就需要积累除了美学之外的各类学科的知识,包括哲学、经济学、心理学、计算机语言、天文、地理、历史等等。等到了一个瓶颈阶段,这些底蕴都会支撑着你超越同龄人,或有着同等年限设计经验的人。

有童鞋会说是不是会很累,答案是肯定的。好消息是,当这些学习的好习惯融汇到自身的骨血形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那种醉心于知识的海洋以及自己不断提高的能力,会让那个自己有另一种突破的快感,好像每天都有新鲜的血液流淌在身上。阁主相信,如果到了这个阶段,说明你也是化茧成蝶,把握幸福的能力也更强~

说的有点偏,旨在写一些理论知识给大家做一些铺垫。下一篇楼主会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去介绍设计方案在定稿的过程中,各部门同事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以及他们对我们来说可以学习的地方在哪敬请期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7819eda08716:阁姐的这句“比方说“设计背后的技法”,这个技法应该怎样具体描述?当自己在尝试具体描述的过程中,思维就会一点点清晰,说不定答案也会自己浮出来。”真是说到心坎里了,我现在还是是名学生,但是每次陈述方案是总是含含糊糊,说不清所以然,最终会有一种没理没据,模棱两可的感觉,所以很多次方案表达都不理想,可能就像大家所说的,我觉得这个方案好看,我觉得这个方案合理,这些比较空洞的话。现在自己在尝试着学习把很多设计理论归纳总结,也同时在网上书上,找一些设计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为了之后自己在做方案的时候理清思路,呈现的时候有理有据,作为一个方法论去支撑自己的想法。关注阁姐的时间不久,感谢阁姐的文章,你的很多文章还没看,之后继续刷文章,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启发。加油👍🏻🙏🏻🌻
    阁主的叨叨: @tonnyjay 慢慢来,都会有这个过程
  • 太极君er:合适的引导,关键是点拨,不是强塞
  • 妗妍:最近正是思维混沌的时候,在找方法梳理!看到这篇文章感觉着了知音:sparkles::clap:
    阁主的叨叨:@妗妍 欢迎交流,也可以关注阁主公众号:Sophia的玲珑阁,有更多文章可以参考
    阁主的叨叨:@妗妍 :relaxed: 你可以关注下我公众号:Sophia的玲珑阁,然后又内部粉丝群,小伙伴更多~
  • 咖米拉A嘉嘉::+1::+1::+1:
    阁主的叨叨:@咖米拉A嘉嘉 阁主的公众号:Sophia的玲珑阁有更多文章,欢迎关注~

本文标题:设计背后的思维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lsa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