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泰伯第14节。很有名的一节,一般都理解为:当政为官要安于本分,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不要插手干预别人的事务。可孔老夫子真是这么个意思?
我们先反过来想,我想谋别人之政。我想管理一个镇、一个市,你想谋但你谋得着吗?再有,上位者谋下位者的事,这也不能叫谋其政,本来就都是上位者的政事。
所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应该是同等当量级之间的事情。结合《泰伯篇》开宗明意的主题,就很客易明白孔老夫子讲的是亲王不谋继位者的政事。
整个泰伯篇孔老夫子一直在讲一个有贤德、有才能的亲王该有的品性和该做的事项:贤亲王要不卑不亢,要能屈能伸,同时要在民间传播仁德,还要顺带着为上位者发现并举荐可出仕为官的人才。
你想,这么一个理想化的贤亲王,若干年后,国内民众感恩其仁德;朝内官员又多数为其弟子门生,受其推荐,感其伯乐之恩;贤亲王自己又有贤名与才能;说起来亲王自己本身亦是继承大位的候选人之一。
这样如果遇上一个牛叉的继位者则还好,碰上个一般般的宗主王者,谋其政、篡其位,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于是孔老夫子就站出来警示我们的贤亲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既然你没有继位,就不要也不能有谋政篡位的心思。
一切以和为贵。虽然有可能让你这个贤亲王来执政,会把社会管理得更好。但是相较于可能引起的兄弟相争,朝庭混乱,社会不宁。一切还当以和为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