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2018年8月20日),你好!
三进洛邑城
前几天的一个下午,我们本来是冲着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去的,但不巧的是到地方时人家已经闭馆了。一看上面的时间表才知道,下午4点半就关门了。那也不能白来呀,斜对面就是洛邑古城,天色正好,进去看看吧。
虽是第三次来,还是有不一样的感受。许多游客也和我们一样,都在这个时候陆陆续续的往里面进。嗯,这个时候来我认为也有一定的好处,那就是越逛越凉快。
这次我对城里的楹联产生了浓厚兴趣。
那高耸入云的文峰塔,是整个洛邑古城最显眼的建筑,也应该是原汁原味保留下来的古迹吧。在塔身的北面有一副楹联,右边是:楼上风云通北斗;左边是:楹苑桃李接东壁。东壁星据说是掌管文章的星宿,读书人若想写得一手好文章,到文峰塔可与东壁星对话!

在文峰塔的西边是立德苑,因时间匆忙,几次都没有进去看,但大门柱子上两侧的楹联很是醒目。上联是:正心为本继往圣绝学;下联是:修身立命开万世太平。看到这副楹联很熟悉,仔细想了一下,原来是把北宋大儒张载的四句话嵌了进去,这四句话被冯友兰概括为“横渠四句”(张载是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往圣继绝学”,可以理解为,是要接续、继承、复兴、发扬从尧舜周孔到以后的中国文化的主流传统,所以这里的“学”,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儒家文化的发展,而是我们夏商周三代以来整个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主流传统,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努力复兴中华文化。这副楹联放在文峰塔内,也就有了它的现实的意义。

穿过立德桥,左手就是“汝阳刘笔业”的门面。前两次去也都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下,没有细琢磨。这次进去以后,仔细的看了一下对汝阳刘笔业的介绍,真的让我大吃一惊。因为前两次从门面走过的时候,我都以为这是一家汝阳人在这里开笔业商店,今日一看才知道,这个汝阳可不是咱们洛阳的汝阳。这个“汝阳刘”竟指的是项城市的“汝阳刘村”,而且还是皇帝封的!若想更细的了解,你还得进洛邑古城,去这家店里看一看。那门面上的楹联是:武修长城定太平,文治毫毛安天下。真够大气的,文武兼具!

城里还有一处邮局呢!现在我们很多人已经不再写信了,都改为发短信,有这样一个邮局倒是挺吸引人的。不过这个邮局已经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邮局了。在邮局的门前,那楹联是刻在木头上的,上联是:驿寄梅花谁是主;下联是:鱼传尺素不了情。那个“了”字让我辨认了好半天,觉得从上下文顺着应该是“了”字。上大学时读过北宋秦观的一首词《踏莎行·郴州旅舍》,没想到在这里又遇上了,也是旧友相识。在这邮局的门上写上这副对联儿,却也是恰到好处。再来复习一下秦观的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寄上一枝梅花,多浪漫;鱼传书信,烹鱼见书,妙哉!

在“洛邑烟局”里,见卖烟小哥百无聊赖的在屋里坐着,不知是在看手机,还是在盘点一天的收入。我现在已经戒烟了,我是不会进去的。那上面的楹联倒是可以欣赏一番:酪心何用周郎醉,吐气还扬黄金叶。让那些瘾君子看了会抵挡不住诱惑的。店主也是很用心的,这是化用了清代水烟店的对联:酩心何用周郎醉,吐气还扬太白眉。店主只把“太白眉”换成了“黄金叶”。烟酒伤身,这烟还是不吸的为好,不管店主怎么变着招的吸引人。
还有一些门面上的楹联,也都是很讲究的,在吃穿用行上,店主也都是花了一番的功夫。那些楹联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书法的造诣上,都值得去认真的玩味。若去,千万别错过。
当我们往回走时,忽然看见文德桥上走来两个穿着古衣的年轻女子。蓦然感觉到,好像穿越到了古代,那是什么朝代呢?从服饰上我还真是分辨不出。不过在这样的一座古城里,古色古香的,还有身着古衣的女子,也就为这座古城增添了些许的魅力。

一座古城,要想走得更远,千万别丢弃那些传统的东西。
华灯初上,繁星满天。文峰塔高耸入云,上接东壁星,虽然我不知道哪一颗是东壁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