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成长励志想法
自我认知与探索:为何你总是会受伤?

自我认知与探索:为何你总是会受伤?

作者: MY麦子 | 来源:发表于2018-12-20 13:25 被阅读12次

文/MY麦子

01

昨日和一个朋友聊天,聊着聊着我们开始讨论一个问题,就问题本身,我从我自己角度很认真的去剖析这个问题,然后一个劲的给他讲了一堆概念,最后来论证我说的都是对的。

而他却说:我明明在和你开玩笑,你干嘛这样认真?

他深究认知心理学,他把整个过程中我的心理状态分析了一遍,最后彼此都有一点不开心。

在我的认知里,我没有觉得他在开玩笑,在他的角度,他认为他就是在和我开玩笑,我为何会如此认真?

我开始思考,明明最开始我们都是在很自然的聊天,为什么聊着聊着我就开始很认真的去把它当做一个问题来解决了呢?

他已经不是第一个给我提出此问题的人。

我开始反思,这应该是我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对别人的开玩笑这样的排斥,还可能导致曲解意思;又是什么原因让我要去认真的解释,说服对方?

02

斯科特.派克在他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就说道::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

自我认知的过程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人们总是习惯性的指责对方,而不愿意去承认自己是有问题的。

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学说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会经历五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发展得顺利与否对以后的人格将有重大影响,特别是童年时代的欲望满足和挫折与人格形成发展的关系密切。

所以我开始回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到底是什么样的经历让自己受到过心理的创伤?

在不断地思考中发现了小时候发生的这样一件事:

在我4岁时候父母就外出工作了,我从小跟着奶奶长大,爷爷过世早,奶奶非常辛苦的把五个孩子拉扯大,六七十年代的生活艰辛可想而知,奶奶在那样的环境背景下一直都很省吃俭用。

父母每次给奶奶寄的钱,她从来舍不得给我们花,反正在我的印象里,奶奶嗜钱如命。

大概10岁的时候,奶奶发现100元钱不见了,我放学回家后就开始打我,她觉得那是我拿的。可是那根本就不是我拿的,我以死抗争,可是她就是认为是我拿的,最后任由她在我身上挥鞭。

用奶奶的话说“从小偷针,长大偷金”,重要的不是钱,而是觉得我偷钱又不承认的行为让她怒不可遏。

即使我以死抗争的向她解释这不是我拿的,可是奶奶根本不相信,她始终认为就是我拿的。

后来奶奶找到了那100元钱,然后对我态度好一点了。但是这件事情让我身受重伤,不仅是身上还有心灵上。

03

这件事在我的整个童年落下了很严重的阴影,我不会再去碰别人的任何东西,在任何时候我都会向别人证明我自己的清白。

那种被冤枉的感觉真的很难受,那种难受似乎已经蔓延了我的整个人生。

我害怕被冤枉,我害怕别人曲解我的意思,我害怕那种得不到别人信任的感觉……

所以,现在的我,当别人有任何曲解我意思的动向的时候,我就会开始认真的给对方解释这件事情。

我害怕被误会,所以我会很认真的解释,可能我们探讨的就是一个很普通的问题,但是我还是会找各种各种的理由去说服对方,支撑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的模式似乎发生在我生活中的所有方面,而曾经我是没有意识到的。

我曾和一个朋友讨论一个问题,本来我们是在探讨,后来演变成了我极力的向他证明我自己的观点,证明自己是对的,当他反驳我的观点的时候,我会害怕,于是我就开始据理力争,最后导致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我自己也没能吸收更多的意见。

武志红老师说:真正健康的心态是,坦然承认自己的心理问题。

以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这是我自己的问题,我也在一再的指责这是对方的问题,最后导致大家都很不愉快。

当我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开始深思,也开始避免和去改正这样的心态。

用全新的心态去接受所有的观点,去拥抱所有的可能,不给自己设限。


04

武志红老师在他的新书《为何你总是会受伤》中说到:很多心理疾病的诞生,一开始也恰恰是为了保护我们。

一个朋友曾开办了一家公司,雇佣了一位熟人做经理,最初之所以雇佣他,是因为这个人看上去很有行业经验,也有能力去把这件事情做好。半年后,朋友的公司不但损失了很多钱,还负债累累,这位经理临走的时候还偷窃了公司的财产,最后公司倒闭了。

这个事情给了朋友深深的教训,纵观整个过程。我们最开始找一位熟人来担任这个职位,是因为基于基本的信任和了解,是相信熟人能够给我们带来的利益,而最后事情却往相反的方向发展了。

最后导致自己在羞辱与责备中煎熬。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情况呢?

因为有时候我们自己给了别人伤害我们的权力,我们本根不知道最初的动机是什么。你需要明白自己最初的动机是什么?

比如这个朋友的动机就是,熟人经理可以帮助公司盈利,更有可能做成事情,而事实恰恰不是如此。

我深刻发现,我在与人讨论问题的时候,喜欢用道理去说服别人,解释自己,证明自己的意图就是,不想被误会,这样的态度最后导致彼此很不舒服。

事后又异常的痛苦与懊恼,最后总觉得自己受了伤,其实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的认识到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如果想要的是爱与关注,换一个思维去解决问题就会带来美好的结果。

05

为什么我们会受伤?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疯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神经质、本末倒置和不成熟。只是从没有人会真正的鼓励我们,去找到自己这些缺陷的细枝末节。

我们最紧急和首要的任务,其实就是去理解自己身上那些惹人不爽的点。

他们需要了解自己独有的神经质的症结,了解这些问题的起源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明白什么样的人能刺激到这些症结,而什么样的人能缓和它们。

很多时候,我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哪些行为会惹得别人的不爽,而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的是去探索自己和自我认知。

那个朋友给我说:你总是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别人的是错的,不但得不到成长,反而会让人觉得不爽。

华住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季琦认为:

人一辈子,别轻易给自己贴标签,尤其不要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

要想清楚自己是谁,要做什么,学会和自己的未来对话。

我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的时候,总觉得这个世界都在与我为敌,为什么我的观点都会被反驳?为什么我总是不承认别人的观点?

当我看完了武志红老师的《为何你总是会受伤》后,深刻了解到,不轻易的去给任何事情贴标签和下结论,从事情的根本去解决问题。

从爱的角度出发,而不是总是向别人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是让人感觉到,我是心中有爱的。


END-

我是麦子,陪你一起成长,爱你们~

推荐武志红老师的书籍《为何你总是会受伤》,从内心深处去探索最真实的自己。

相关文章

  • 自我认知与探索:为何你总是会受伤?

    文/MY麦子 01 昨日和一个朋友聊天,聊着聊着我们开始讨论一个问题,就问题本身,我从我自己角度很认真的去剖析这个...

  • 为何你总是会受伤

    武志红 第1章 序言 看见,就是爱 之所以新生儿都更漂亮了,是因为现在产检比以往发达太多。婆媳之间的恶性争斗少了,...

  • 《为何你总是会受伤》

    我选的书是《为何你总是会受伤》 1. 现代人仿佛都变得脆弱、易感,动辄就是原生家庭伤痕……到底为什么脆弱?为什么会...

  • 《为何你总是会受伤》

    父母给予孩子的爱越多,这个孩子就越有底气,这也意味着,这个孩子越不容易受父母控制。父母给予孩子的爱越少,他对自己那...

  • 为何你总是会受伤

    看见,就是爱。而爱,可以如此有力量。 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的话——最好的治疗是拉近一个人与他的人生真相的距离。 社...

  • 《为何你总是会受伤》笔记

    之前在得到上订了武志红老师的专栏,之后关注了他的微信公众号,看到他出新书了,在亚马逊上有电子版,我毫不犹豫的就下单...

  • 书摘《为何你总是会受伤》

    生能量就是热情、创造力和爱这些能量,而死能量就是冷漠、毁灭和恨这些能量。 “理性情绪疗法”:不是事件导致了你的感受...

  • 读《为何你总是会受伤》

    这是一本武志红心理学系列的书籍,为了这个读书笔记第二次打开,翻开暴怒是因为全能自恋这一章,发现有些事例里面的人沉浸...

  • 读《为何你总是会受伤》

    今天时间有点紧,晚饭后我在想要写什么,最终决定,就总结一下之前的读书笔记吧。 《为何你总是会受伤》这本书我读完有一...

  • 读书笔记️2019.2.10

    思考:自我认知的探索 从以下维度对自我进行分析与探索 1.兴趣 你会对什么样的事情感兴趣? 你喜欢做的事情具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我认知与探索:为何你总是会受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br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