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人的第一忠告
文/石岩磊
石岩磊/给青年人的第一忠告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他的《给青年的忠告》里提出六条建议:服从父母,尊重上级,早睡早起,杜绝说谎,不随便摆弄枪支,读好书。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他将“一定要听父母的话”列在了第一位,这似乎与西方人崇尚自由、追求个性张扬的作派格格不入,但读了马克·吐温陈述的理由后,我对他的看法也大加赞同。
他说:“大多数父母认为他们知道的比你们多,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基于自己的判断行事,还不如迎合他们的想法,这样你会收获更多。”由此不难看出,美国作家的观念与我们传统的孝顺理念还是存在一定差距,他强调更多的是“尊重”,而不是简单的顺从,这似乎是我们所欠缺的部分,也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话题,或许将“尊重”分解开来探讨,就能明晰其中的深意。
尊重的起始点在“尊”,即要尊敬。对待父母首先需要有种肃然起敬的心态,这不仅源于他们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孩子拉扯大的含辛茹苦,更是由于他们在生活的历练中总结出了许多启示,会有意识地将其传授给子女,或是言传身教,或是适时点化,而孩子们往往对此多有抵触情绪,尤其是处在叛逆期的年青人,总觉得老人的观念过时了,唠叨的话早已落伍。其实,大道无时,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永远不会过时,只是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还没有切身体验时,不能和父母产生共鸣而已。敬佩的眼神是对老人莫大的安慰,能让他们感到自身的价值,也是孝敬的最高礼遇。
尊重的落脚点在“重”,即是要重视。父母的谆谆教诲除了饱含老牛舐犊的深情外,亦富有曾经沧海的智慧结晶,他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长!”此言不虚,经历永远胜于雄辩,无论是做饭带孩子的小技巧,还是待人接物的大道理,父母都会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和遵循,认真地听取他们的经验之谈,便能汲取许多有益的启发,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虚心的口吻是对老人最好的回报,他们会在看到子女沿着自己手指的方向发展时,感到无比的欣慰。
当然,尊重并非愚孝,不是不越雷池一步的言听计从,而重点在于要让父母感觉到被尊崇、被敬重,感受到养育子女的无上荣光,至于年青人自己脚下的路,还得靠个人不断地去试错去探索,世上哪有不重样的覆辙?然而,身边最疼爱自己的亲人必将是前进路上的明灯,他们即使看到孩子忤逆自己,也不会心生悔意,还是要殚精竭虑地替子女着想,尽管有时会越俎代庖,有时会好心办坏事,但其良苦用心日月可鉴,晚辈焉能叫他们痛心疾首地失望呢?
东西方文化的确存在巨大差异,对于孝敬的理解,国人看重的是顺从,欧美更倾向于尊重,然而骨子里又是相通的,都是要将心与上一辈人靠近,扫除横亘在彼此间的代沟,消弭时代飞速发展带来的隔阂,从而顺应人类繁衍生息滚滚向前的大趋势,东方与西方的相互融合互相借鉴也就成为历史必然。我们在发扬光大传统美德的同时,吸收其他文明的可取之处不无裨益:让眼睛充满仰慕,让嘴巴涂满谦恭,父母心中溢满的定然是不枉此生的甜蜜。
2019.11.21
石岩磊/给青年人的第一忠告 石岩磊/给青年人的第一忠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