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静
早晨,我走进西点教室,一看还没有上课,就坐下来闲聊道,“今天差点没来成,孩子希望我在家的。”
孙老师和其它学员七嘴八舌地聊开了,这个说“我家孩子就希望我不要在家,只要留下钱就行了,自己点外卖吃,开心得很。”
另一外学员说,“我孩子只要有手机、有网络就行,也不喜欢我在家。”
还有人说,“我孩子觉得我烦人,会唠叨,巴不得我出门。”……
各种声音之下,反应的都是一个主题,青春期的孩子不喜欢和家人呆在一起,希望有自己独立的时间和空间。
曾几何时,我也是跟她们一样的感觉,被孩子抗拒。好在,我意识到 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的前提以后,自己做出相应的改变,才变成在家受孩子欢迎的妈妈。
虽然偶尔也会烦孩子,但是,总体控制得比较好,所以,孩子有时候,还是喜欢和我聊天的,平时也不反感我和他呆在一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尽量不唠叨。
我常劝自己和身边人,如果唠叨孩子有效的话,可以适当地唠叨,如果无效的话,不如不说,烦人又烦己。
如果孩子觉得家长烦的话,就会听不进去家长的教育,还破坏亲子关系,何必呢? 当然,我们做家长也不是仅仅不唠叨就行,还要多欣赏孩子、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试想想,我们做父母的自身就带有一种磁场,孩子能感觉得到的。 如果孩子觉得我们总是欣赏他们,他们会在我们鼓励的眼神和话语中,会表现得更好,自信心也会被唤醒。
墨非定律所言,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我们不能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不能总是担忧这、担忧那,担心太多,就会成真。
与其这样,不如多关注孩子优点,正向教育和引导孩子积极向上,帮助孩子克服和改掉缺点,扬长避短。
批评固然要有,但不能总是批评,一味地抱怨和指责,只会带来更糟糕的结果,事实也证明,在批评和抱怨声中长大的孩子,很多是缺少自信的孩子,对孩子自身的生长发育也不利。
所以,当孩子们不愿意和家长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先从自身找原因,如何能够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多想想办法,如何让孩子接纳我们,而不是统统一句“青春叛逆期”来一概论之。
并不是青春期就意味着叛逆期,这是孩子成长必须经历的独立意识,我们做父母的更应该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与理解。
我身边有一位母亲就说过,她的儿子没有青春叛逆期。她是一个性格非常温和的母亲,遇事不会和孩子随便发脾气,更不会随便发号施令,一般和孩子轻声细语地交流。
她很懂孩子,她用她的耐心、体贴、爱心柔化了青春期孩子会出现的各种状况和问题。
愿我们也努力象这位母亲学习,把和孩子的矛盾如春风细雨般地化解掉,将来也可以说出这样掷地有声的话“我的孩子没有叛逆期,那只是他的成长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