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班回家,看着儿子的毛衣好久没有动手了,拿针织起来。手工编织活干起来也是有瘾的,针在手上和线缠缠绕绕,钻进钻出,就不舍得放手了。再看时间,已是十一点四十,儿子很快要回来了,想着得赶紧做饭。此时先生也发来信息,说他在乡下。索性继续坐下织毛衣,想着冰箱里有些剩饭,中午跟儿子来一份蛋炒饭凑合一下。
几近十二点,冰箱里取了三个土鸡蛋,绝对正宗哟,姐姐养的鸡下的蛋,敲破入碗,用力打散成蛋液。嫩嫩的青椒洗净切丁,豆干切丁,香菜切成末。
锅内热油,蛋液入锅,大厨多半用炒勺滑炒成桂花蛋,我这个民间女子则用一双筷子迅速滑炒,因筷子细长,省时省力。因为是土鸡蛋,炒出来的桂花蛋色泽黄亮,香味扑鼻。
加入青椒丁、豆干丁翻炒,同时加入细盐调味。剩饭入锅,翻炒的同时用锅铲把结成块的饭团捣碎。如此四五分钟,锅内已是热气腾腾,发出轻微的“噼啪”声,撒上香菜末大功告成。
饭炒好了,儿子也到家了。盛在白瓷盘里,白色的米饭,每一粒裹上了油脂晶莹透亮,黄亮亮的桂花蛋,绿色的青椒、香菜,浅褐色的豆干丁,色泽诱人,看着就胃口大增。最后撒上些花生碎,香得不要不要。儿子吃完了一大盘,还问我锅里有没有,敢情这小子还没吃饱,得到否定的答案,一声叹息。
“汪氏蛋炒饭”没有固定的配料,通常家里有什么放什么,有时候放青菜、香菇,有时候放火腿肠、毛豆,有时候放腌菜、胡萝卜、豌豆,就连黄瓜、丝瓜都入过蛋炒饭。

长大的我给儿子做蛋炒饭,小时的我也经常吃妈妈做的蛋炒饭,只不过母亲称之为油炒饭。
儿时,母亲通常在早上煮一大钢精锅的米饭,一日三餐食之。尽管每天同样多的米,偶尔有时候饭还是不够,母亲就会炒蛋炒饭。平时不舍得吃的鸡蛋,拿上六七个,也打成蛋液。不同的是,母亲的蛋炒饭不用炒菜的菜籽油,会切一大块冬天腌制的腊猪油,锅内熬出油,逼出香味。一样的炒鸡蛋,一样的炒饭,最后放些冬天自己家腌制的酸菜,撒上些香葱末。一屋子的香味儿,饭吃完了,碗都得舔舔。
毕业上班后,去学校的早上,母亲总会为我炒一碗油炒饭,说是管饱经饿。早上起来洗漱完毕,母亲的油炒饭就放在桌子上,吃上一碗热乎乎香喷喷的油炒饭,打着饱嗝,蹬着自行车在山路上骑行也不觉得劳累。只是这样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母亲就病了。一病就是数十年,最终撒手人寰。
母亲病后的两三年,我就公招至县城上班。偶尔回家,总能看见母亲蓬乱着头发,疼痛的右手瑟缩在怀里,站在院子角落里,看着公路的尽头。我知道,母亲是在等候我的归来。只是,结婚、生子、工作,世事纷扰,回老家的次数少,不知让母亲空望多少回。
如今,母亲已驾鹤西去,我只能怀念那一碗属于母亲的油炒饭,并为儿子做一碗色彩斑斓、口味多样的蛋炒饭,多年以后,儿子势必也会怀念独属于我的蛋炒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