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周写作这个“三十四”,两条。
只是刚才打开时,我全都删掉了。
因为写的都是负面的。那些文字,自己一个人看看即可,不用公开,还当做纪念。
所以,必须全部删掉。
文字如此。平日里做人也如此。
不愿成为一个浑身充满负能量的人。
不抱怨,分清对象吐吐槽。
如果还有吐不出的,那就去运动,跑步是最好的方式。
只是自己好久都没有去跑步了。
2)
看多了好些网络文章,在标题后面总会加一个——深度好文。
呵呵,我就想,要是我也在我的文章后面加一个“深度好文”是什么样的效果呢?
至少肯定有一样效果:搞笑。
因为从来就不觉得自己的文字可以“深度”,也不敢妄自菲薄,自己会写什么“好文”。
我写的就是我的一些实话而已。
我终究写不出那些“爆款”文章。
可也心安。
3)
窗外的那棵大树,在去年春天被放倒了。因为长虫了。
可我却很怀念那棵大树。
现今它只剩两米多高的木桩,可这木桩上已经有好些嫩绿的枝条。
每次经过,我都会觉得现在的这棵树是那棵大树的儿子,正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枯木逢春。
这是自然规律,并非人为。
4)
太阳在下午5点后出来。斜照着面前的窗户。
泡了一杯红茶,看叶片在水杯里翻腾,漂浮,上下,左右,慢慢舒展。
水呈褐色,那是茶的本色。
喝到肠胃里,变成啥色了呢?
春天,是最适宜发呆的季节。
所以,我会在阳台上,看会儿书,发会儿呆。
会想起学校操场上的麻雀,现在正在操场上“欢呼雀跃”吧。
5)
上周手指上的伤,现在已经结疤。
痛已经远去,只是那疤还在提醒我。
好了伤疤忘了痛。现在疤还在,痛也不在。
所有的疼痛都是短暂的。相比时间长河而言。
6)
这段时间,迷上这道菜:蚕豆炒鸡蛋。
好像是去年春天,从美文妈的朋友圈看见过。从此,那绿色的蚕豆和黄色的鸡蛋就留在了脑海里。
买回蚕豆,一颗一颗地将蚕豆皮剥开,露出扁圆的蚕豆瓣,还带着小小的牙尖,再一分为二,放在篓里,让竹篓都有了春的气息。
只是,一颗一颗地剥,有些费时。一斤蚕豆花上半个小时,这也是一个磨性子的活儿,只是因为喜欢,所以也就很享受这个过程。
待到这道菜完工,蚕豆的脆面,鸡蛋的绵软,绿的更绿,黄的更黄,色香俱在。
7)
“过好随机的每一天”,这是一篇文章的题目。
每天都是随机的,就像打麻将时摸出的下一张牌。
既然是随机的,那就没有那么多“必须”要做的事儿。
文里说“成家立业,结婚生子,这些都是人生的内容,而不是人生的目的。”那么什么是人生的目的呢?
“不为一个标准活着。”这也是活着的最佳选择。
由此,我推理一下——“听讲,写作业,考试,这都是学习的途径,而不是学习的目的。”那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
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得体的谈吐,豁达的胸怀,周全的思考等,这都是我们想要的。
而更想要的是——做自己。
一个不拧巴的自己,一个安稳的自己。
通透的人,都是不会想太多的人。
8)
一周过去,一周来临。
我在春天里继续歌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