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伶泪(15)

作者: 梦谷 | 来源:发表于2016-12-04 16:01 被阅读18次

村里在这场暴雨中丧生的一共有五人,八婆婆是在自家窑洞里的土炕上被塌死的,同炕而眠的小孙子命大,塌方只压住了他的双脚,命虽保住了,却落下个终身瘫痪。其余四个死者都是被淹死的,最大的十六岁,最小的只有三岁。

暴雨过后,队里立即给几个知青换了平天平地的新住所。但就是从那时起,三个女知青都与莲子成了莫逆之交,尤其李丹,更是从心里将莲子当成亲妹妹。

用李丹后来教训儿子时的话说,她们的感情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特定环境中的特殊阶级情感的产物,是根深蒂固的阿姨冒着生命危险捍卫的别人无法意会的生死之盟。

丹还带莲子去过两趟自己的家。回城后,她每年都要回来看望莲子,看望这个差点让她永远留下来的土地。

投奔李丹后的十几年里,莲子一次家也没回过,最初是抠气,而丹也因那个当初话里话外埋怨莲子救自己的女人竟将自己的小恩人赶出了家门,越发憎恨起这个并非莲子生母的女人了。

后来,当做了妈妈的李丹终于体会到,一个母亲对自家孩子那种恨不得献出生命的掏心掏肺,那种勿容置疑的护犊子,她对那位苦命的妈妈便再也生不出恨意来。

当丹边逗弄孩子边劝莲子回家去看看妈时,莲子早已对妈没有了怨气,只是,另外一种尴尬使得她没有了回家的底气。

在莲子的心里,那个家早已不再属于她,也不会再接纳她,因为出走的举动已彻底断了她的后路,妈哪能原谅她?那个家,她是回不去了!

况且,她还要证明给另一个人:没上过学的人也能有所作为!

这不,谁能料想,当初那个只会剪窗花纳花鞋的莲子,眼下已注册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司。

她是从做童鞋开始起家的,最初的缘由是同院的年轻妈妈看见了李丹的小侄子脚上穿的虎头鞋,寻上来订购制做的。

那时,她尚在李丹父亲为她安排的一家国营纺织厂上班,这些活都是在工余时间做的,没想到这些额外收入竟超出了她的月工资,但当时,她还没有辞工专营的意识。

那时,她的生意仅限于熟人间的口口相传。后来,她也听从那些孩子穿了她的手艺的妈妈们的建议,闲暇之时摆起了地摊。

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叶,纺织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萧条与低迷,一家家工厂相继破产、倒闭,一个个工人相继下岗、失业,莲子也成了千万下岗工人大军中的一员。

莲子不怕,她那看似不起眼、不体面的地摊生意,十年下来已为她积累了一笔不菲的积蓄,她开始正儿八经地进入了生意人的行列。

相关文章

  • 女伶泪(15)

    村里在这场暴雨中丧生的一共有五人,八婆婆是在自家窑洞里的土炕上被塌死的,同炕而眠的小孙子命大,塌方只压住了他的双脚...

  • 女伶泪(16)

    莲子的经营形式,历经了熟人订购、摆地摊、租门面……直至现在的开公司。而她的经营范围,也从最初单一的童鞋,扩展到老人...

  • 女伶泪(17)

    这么些年了,莲子今天才突然发现,在远离根底的异地他乡,无论事干得有多大,无论你再怎么辉煌夺目,你依然不过是一个呼吸...

  • 女伶泪(8)

    五叔拉着水车刚出了院门,迎面碰上莲子妈从洞坡上面走下来。 “走,再进去歇会吧。” “不,不用了。”五叔艰难地抬起头...

  • 女伶泪(13)

    水已经漫过大半小腿,灶樘里几个烤得半生不熟的苞谷都漂了起来。 丹哪见过这种情形呀?又急又怕,她抓住莲子的双肩,象抓...

  • 女伶泪(18)

    女子一走,郑军社慌忙上前,低声下气地对莲子说:“妹子,哥错了,哥一时糊涂…… 哥求你了,千万别告诉你姐!” 莲子...

  • 女伶泪(6)

    妈原来的意中人,按村里的辈份莲子叫他五叔,在父亲去世后便常常帮助、接济她们母女。 父亲去后不久,莲子有一次无意中听...

  • 女伶泪(14)

    莲子不得不拽住僵绳,喝叱牛:“站住,站住。”也许,真的是牛脾气上来了,牛继续退着。 “快,丹姐,快出来!” 一看见...

  • 女伶泪(11)

    回到家已是掌灯时分,妈依旧在织机上忙碌着,还未等她开口,妈说话了:“莲儿,栓儿今回来了,你见了没?” 莲子现在最不...

  • 女伶泪(7)

    妈,即便不是生身母,却捡回了自己的命,莲子怀着感恩的心情思忖着。作为一个毫不相干的没有血缘的人,将自己视如己出,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女伶泪(1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yz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