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及其父祖都算得上是悲剧人物,其祖李广,《滕王阁序》中有叹“李广难封”。而其父李当户呢,死得比其祖李广还早,李陵当时还在其母腹中。
李陵长大后,也是一员骁将,征战匈奴很是卖力。不料浚稽山八天八夜苦战不敌,被迫投降匈奴。
也许李陵出于保存实力的考虑,暂时投降了匈奴。谁知汉武帝得信大怒,立马将李陵的母亲和妻小拘禁起来。太史令司马迁为李陵辩解,道是李陵一定有苦衷,是想留得青山在。
然则汉武帝听后更为愠怒,施司马迁以腐刑。
过了一段时间,汉武帝似有所悟,于是派公孙敖去救应李陵。谁知公孙敖着实不靠谱,把俘虏传说李陵在帮单于练兵的事当作事实禀告了皇帝。
武帝震怒,将李陵一家全部处死。
李陵此后,终身再未回汉。即使司马迁曾赞他有国士之风,此时的他,也已经没了归志。为什么呢?我认为李陵有三点考虑。
一、汉朝已无家小,归去何乐?
李陵的家人全死了,他孤身一人回去,有什么乐趣呢?家已不家,回去干什么?他与君王之间,用何面目相对?
二、匈奴待他甚好,此处为家。
匈奴单于待李陵甚厚,礼遇有加,且嫁了个女儿给他,李陵已在此重新开枝散叶。故武帝死后,汉使来劝他回去,他只能无奈地说:“我已经是个匈奴人了。”
三、若又反覆,岂非更无信义。
如果李陵抛下匈奴而去,那他算起来就叛了两次,如此反覆,如何面对悠悠之口。当初他降匈奴,其故地陇西一带皆以他为耻。如果此时回汉,人们又将如何看他,又不比当初被解救了。
所以,李陵当时未能死节,此时干什么都两面不是人了。但话说回来了,李陵当时未必没有抱着靜待时机的想法,只可惜时不利他。
后来,李陵也曾代表匈奴与汉浚稽山开战,但这次战斗中,李陵意外败北。细究起来,也有李陵思故国,故意放水的成份在内。
所以,司马迁当日为李陵辩解,的确还是看准了李陵的忠贞之处的。只不过各种情势下,李陵成了一个悲剧人物。
欢迎关注头条号钱多多读文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