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道学•国学•养生哲思诸子百家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简洁柔和 与道同行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简洁柔和 与道同行

作者: 李姐有解药 | 来源:发表于2017-04-03 08:49 被阅读684次

    原文

    二十三章

    希言【1】自然。

    故飘风【2】不终朝,骤雨【3】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4】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5】。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6】。

    【注释】

    1.希言:直译为“少说话”,这里有“不频繁施加政令”的隐喻。

    2.飘风:狂风、大风。

    3.骤雨:急雨、暴雨。

    4.失:指失道,失德。

    5.同于道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此句陈鼓应教授第二版校诂为“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此句版本各异,陈教授第三版校诂认为以帛书乙本为优,据改。

    6.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这两句见于十七章,有人疑为错简重出。但老子一书,有些句子重复在不同章节出现也是有的,而此句与第一句相呼应,也能解释得通。供参考。

    今译:政令简明才合乎自然。狂风不会刮一早上,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谁制造了这样的狂风暴雨呢?是天地。天地制造的狂风暴雨尚且不能持久,何况人的狂妄行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就会与道相合;从事于德的人,就与德相合;表现失道失德的人,就会丧失所有。同于德的行为,道会得到它;行为失德的,道也会抛弃它。诚信不足的人,自然不会被人们所信任。

    《道德经》与生活智慧

    《道德经》虽然语言简洁精练,但老子对于重要的原则,也是反复强调不惜笔墨。本章的主旨跟第十七章遥相呼应,“悠兮其贵言”与本章的“希言自然”,都是在说作为管理者应该少干涉,无为而治,随顺自然。

    “希言自然”,不仅可以作为组织的管理举措,也可以是个人的修为指南。

    孔夫子曰: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真正的高人总是低调、内敛、重视实践,不喜欢夸夸其谈。商业圈的教父级人物查理.芒格,便是拥有智慧而希言的典范。查理.芒格的名气听起来没有巴菲特大,他为人低调不张扬,人称股神巴菲特“背后的男人”,巴菲特在给查理.芒格的书《穷查理宝典》所写序言中,由衷称赞这位合伙人比自己更聪明更有智慧,并说芒格的思想扩大了他的视野。逻辑思维的罗振宇曾经讲过查理.芒格和他的中国合伙人李录一段趣闻:

    李录和查理.芒格认识的时候,芒格已经是一个快八十岁的老头了,按理说经历和体力都大不如前。两个人经常约在早上7点半见面,也就是吃早餐的时候。第一次,李录几乎是踏着点来的,结果发现老头已经把早餐吃完了,而且看完了当天的报纸。李录就感觉很不好意思,虽然没有迟到,但是毕竟让老爷子等了那么长时间。于是,第二次见面,李录提前了15分钟,还是发现老头坐在那看报纸。第三次,李录提早了半小时,走进去依然看到老爷子在看报纸。第四次,李录干脆早到了一个小时,终于赶在查理.芒格之前。十五分钟后,老头拿着一摞报纸晃晃悠悠坐下,自顾自的看报纸、吃早餐,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看完报纸才抬头看李录,开始今天的谈话。

    罗胖钦佩之余,不免感慨:

    如果你生活中遇到这样一位老人家,你会作何感想?你看,人家没有吹嘘自己什么,人家就是这么生活的,他常年如此,向整个世界呈现自己的靠谱,不需要多余的话,他就让合作者肃然起敬

    当年钱钟书先生写《围城》,书一出版好评如潮,常有人慕名而来想要登门拜访,钱先生一概谢绝,还幽默地对来访者说: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认识下蛋的母鸡呢?钱先生这般谦虚低调、讷言敏行,是真正潜心做学问的大家,令人敬仰。

    老子说的“希言”,除了“少”的意思,还含有简朴单纯守静之意。

    说完“希言自然”,老子紧跟着用急风骤雨的例证让我们看到猛烈的东西是不能长久的,所以也是“不自然”的。

    老子主张柔和平衡的治世主张,对于强力强权非常反感。他认为激烈的东西都不能持久,连天地都无法让狂风暴雨持久,天地间渺小的人类更不能恣意妄为。强制手段短期看来好像有立竿见影的威慑作用,所以统治者乐于采用,但“苛政猛于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纵观中外历史,凡施行暴政的朝代皆无法长治久安,统治者往往短命而亡难得善终。现今的企业家若想基业长青,也要以史为鉴尊重规律,以人为本,少说多做,行胜于言。

    平衡和谐发展的理念不仅适用于社会和组织,老子的哲学智慧也带给世人莫大的助益,仅从养生层面,激烈的情绪会对身体带来极大损伤,常有人因为突然经历大悲或大喜而一命呜呼,性情平和处变不惊者往往长寿。

    将希言自然、清静无为用于日常生活,特别是家庭教育中,可以成就更多孩子。

    权威型父母喜欢对孩子施加威压甚至拳脚相加,民间还有“不打不成器”、“黄金棍下出好人”之类的教育“名言”。孩子小的时候还可以控制局面,但等到了青春期,再用简单粗暴的管教方式,很可能遭到激烈的反抗,如果此时父母还想赢的话,要么孩子一败涂地,要么双方都伤痕累累。《正面管教》中有一句话很值得家长沉思“作为父母,你需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信任才会赢得,如果你只是追求控制权,你赢了,你的孩子就输了,你赢得越多,孩子输得越惨!我们老是强调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强势的父母,输掉的也许不是孩子的起跑线,而是孩子的未来!

    父母的独断专行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巨大的创伤,更极端的是有些孩子不堪忍受暴行而自杀,父母往往等到惨剧发生才痛不欲生追悔莫及。有人抱怨说现在的孩子脆弱,打不得骂不得,自己被父母各种打骂,不也健康长大了么?殊不知,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人口增加城市膨胀,人们的外在和内在空间都被挤压,人在狭窄的空间容易心浮气躁紧张焦虑,有更多自由度和成熟度的成人都很难释放自己的压力,更何况是孩子?外在空间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唯有回到内在,建构扩充内在空间,人才会重获自由。所以父母的放手,可以说是对孩子最大的慈悲!

    在很多父母看来,自家孩子简直是个不省心的熊孩子,如果不管教,那是要逆天了。恰当的教化当然是必要的,放手不等于放任,父母需要为孩子设定边界,也就是告诉孩子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合理的边界是对孩子的保护,但前提是父母自己必须知道正确的边界是什么。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印件,质量好坏取决于原件。所以,最好的教化是管教者的以身作则。你希望孩子是什么样子,请首先身体力行,如果你做不到,不要强求你的孩子必须做到,因为“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你肯接受自己的平凡,不将你完不成的梦想转嫁给孩子,尊重他的自然天性,你的孩子,才会长成最好的他自己。

    老子说,与道相合才能有所成就,失道失德的人,就会丧失所有。不尊重道,行为失德之人,道也会抛弃他。

    圣人的智慧,带给人以巨大的力量。常读《道德经》,心灵被涵容被滋养,你会获得更大的自由!

    注:1、原文部分参考书目: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2、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简洁柔和 与道同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mn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