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11.22 每天800字,今日打卡19/100
#一本正在长起来的书——《为自己松绑》精进篇
中秋回家,满目小孩子跑来跑去,作为一个没有孩子的童鞋不免神伤。察觉到情绪,旋即换用观察的角度,好奇心马上起来了。
孩子的情绪表达比较自然,没有成年人过多的掩饰,又很真实地活在当下,观察他们容易得多。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小侄子爱扯着嗓子嚎叫,声嘶力竭的生气,小胸脯鼓鼓着上下起伏,委屈得泪挤满眼眶,嘴里不断叫“讨厌你”。大人们听来像听重金属似的,纷纷要求“我想静静”。观察到,这些激烈的情绪表达出现在如下场景:
妈妈让他把玩具给亲戚家的小朋友玩,他死抓住不肯(自己占有玩具的需求)
姐姐不愿意让他玩自己的玩具,他争抢甚至上手打。大人一干涉,他必定爆发(自己占有玩具的需求)
奶奶开玩笑地说“呆老家吧,不要跟粑粑麻麻回家了”(跟爸爸妈妈回自己家的需求)
从观察者的角度看,这些都是他需求常常得不到理解、满足的表达方式——《非暴力沟通》一书说,每一种情绪背后都是需求未满足的表达——习惯用尖叫表达后,慢慢发现管用,于是重复多次变成习惯。
前些天目睹小朋友ZZ类似的情形。早上起来甩白眼珠,侧漏眼睛瞪你,我倒抽一口凉气,呀,一股冰冷与嗔恨的负能量,不自主地想起日本黑暗恐怖片《贞子缠身》等。中午玩玩具不尽兴,缠着要买玩具,大人不许开始哭,哭到满头大汗天崩地裂委屈无门……看,这就是“索要玩具的需求”的表达。
观察到孩子的需求,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跟孩子说出来。当一个人的情绪被理解,需求被说出来,激烈的表达就被融解了,就像脚下坚硬的土地化为一汪春水一般,僵硬的肌肉松弛下来,原先咯吱吱响的骨节恢复正常。
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说,有一次孩子生气不高兴,他觉察到然后说出来:是不是刚才爸爸说话声音比较大,动作比较激烈,吓到你了很害怕?孩子哭着说是,过一会儿破涕为笑。
观察大人,需要更有耐心和好奇心,尤其要排除自己情绪的惯性的干扰。一般有朋友说起什么的时候,我们的下意识直接条件反射,跳出来种种评判:
你想多了,你有毛病啊,你事儿多,你能不能放下……
不评判,不损耗自己,再用观察、觉察的角度看,情绪自然愉快起来,何止两倍!
看有关家庭关系调停类的电视节目,一看都是沟通无能,需要提升沟通技能的。而沟通的第一步,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女性。很多专家把肝脏视作人体的第二个情绪出口,通常生病时我们的肝脏问题频频,甚至先出问题。
如何管理情绪
管理情绪的第一步,是观察、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需求。
现实情况中帮助我们观察的方法,推荐如下:
1、写日记
特别能够记录每天做了什么,回顾下对自己是一个梳理
2、记录情绪笔记
记下生起情绪的时间、地点、事件、情绪描述(越详细越好)
3、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一写
4、冥想,每天至少安排10分钟坐一坐
尤其冥想,不仅管理情绪,慢慢的对生命更有深远的影响,谁坐谁知道!
以上不仅适于孩子,更适合年龄大、心智还没有长大的大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