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还是要读用心写的书,不能为读书而读书。读书是深思熟虑的乐趣,是开阔眼界的乐趣。
1.O.F.博尔诺夫/李其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人类学》:
从诠释学中读到博尔诺夫关于生命哲学,关于存在涌现的激情阐述。于是,去找这本书。这是从人的角度,一个更加宽广的视角来观察教育,观察生命,观察成长。诺丁斯在《幸福与课程》一书中引用过相关章节,关于危机与教育,遭遇与教育,时空与教育,童年的安全感与教育的关系。这些内容都打开了一个新世界,非常具有启发性。
2.[瑞典]林西莉/李之义/中信出版社《给孩子的汉字王国》:
是很有意思的书。“攴”代表的是手高举一把斧头,其含义是指轻轻敲击,它一般和其他偏旁组合,比如“敲”“攻”“散”“收”等等。林先生的这本书旁征博引,从字形的图像开始,结合文化、考古、习俗、掌故,插入照片,将枯燥的文字解说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当然,如果结合一些理论和参考文献,提出一些问题,或许会更好。
3.王鼎钧/商务印书馆《桃花流水杳然去》:
王先生的散文眼光独特,值得一读。嬉笑短小皆成文章,当然也有个别差强人意。
4.郭沫若/北京古籍《读随园诗话札记》:
虽然郭的考据论诗,过于用现代人眼光论史、论诗,用非文学角度论诗,有些不伦不类。不过,读一读开开眼界也可以。
5.秋叶/人民邮电出版社《写作7堂课》:
七个写作方法似乎有些类似。不过,这是狭义写作,不是广义写作。文学写作不适合这个套路。主要就是套路,对于核心概念和理论的梳理似乎还很不够。
6.纳塔莉.戈德堡,丁凡/中国友谊出版公司《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
这本书好像是豆油推荐,或者是某个讲座中提到的。不过,真的写得不好。倡导静坐、禅修、冥想,阅读、倾听和书写,不过,作者碎片化的写作,不断闪回,不断穿插,读这本书的体验真不好。为什么呢?明明提倡专注,作者的书写非常不专注,明明提倡宁静,文章的结构层次很乱。或许,作者有个误区,认为随意发挥就会写出好文章。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好的写作必定是苦心孤诣的,必定是反复练习的,必定从刻意为之走向妙手偶得,否则获得的成功只是一种偶然。
7.范雁青/线装书局《王羲之传》:
读到错别字,病句,还有模糊的人物形象,开始有些失望。后面,读到关于书法的历史,还是有些收获的。作者搜集资料,多方求证,孜孜以求。
网友评论